攀岩很多種,你喜歡哪一種?(攀爬類型篇)
前幾天根據確保方式的不同,跟大家分享了幾種常見的攀岩類型,今天就根據攀爬方式的不同,再跟大家分享另一種攀岩分類的方法。
雖然透過攀爬方式來分類,會比透過確保方式分類更加直觀,大家更容易明白。但是我在介紹的過程中,還是會涉及一些確保知識。如果能先認識一些簡單的確保方式,會更簡單地看懂今天的介紹。
我會盡量寫得簡單和淺白一點,如果大家對攀岩的確保方式有興趣,可以點擊以下鏈接看看。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根據攀爬方式,可以把攀岩分成那幾種:
1. 上攀
顧名思義,路線往上延伸,需要向上攀爬的便是上攀。
一般來說,攀岩咖很少會稱呼自己在玩“上攀”,大家都直接用確保方式:top rope (上方確保)或leading(先鋒攀登)來稱呼。上攀這個歸類只是我為了更清楚地向大家區別攀爬方式而自己歸類出來的分類。
上攀的路線一般在10米到15米之間,雖說是往上爬的路線,但是其中也有許多不同的地形出現,包括天花板。
因高度的關係,進行上攀的時候一定要有繩子和確保員進行確保,因此,掛繩技巧和簡單的繩索技術,都是上攀的必備技術,同時也是競技方式之一。(根據競技方式分類的攀岩類型會另外再寫一篇介紹。)
所以,高度和繩子,就成了這種攀爬類型的最大特色。(如果是沿著路線往下爬,也算在上攀類型裡面,因為需要用到的攀爬技巧和繩子技術大同小異。)
許多新手在剛接觸攀岩,或者只是抱著體驗心態參與活動的朋友,都會從上攀開始接觸。
因為高度所帶來的刺激感更能吸引住一般人,就連沒有進行攀爬,在周圍圍觀的群眾也會因為高度而受到吸引,進而引來人潮。
大家還是要切記,一定要在有安全教練以及合格裝備的情況下,才由教練指導進行上攀。
2. 抱石
在高度不超過5米的岩牆/石頭上攀爬,便稱為抱石。
抱石不需要繩子確保,大部分情況下也不需要確保員(除非碰到高度和地面環境太過惡劣的情況,通常出現在戶外。)
在地上鋪好合適的軟墊,就是抱石的唯一確保方式。
抱石路線雖然只有5米,比上攀路線矮,但這不代表抱石路線就會比較短或者比較簡單。
在抱石中,左右移動成了最主要的攀爬方式,這對攀爬者的平衡、核心肌群有更大的要求。且路線向左右延伸以後,變化就更多。許多匪夷所思、意想不到的攀爬動作都會在抱石中出現。
這就使得攀岩咖在抱石中能夠訓練到的肌肉更多,像瑜伽一樣,許多平時鍛煉不到的小肌群都有機會在抱石中得到訓練(台灣曾有攀岩教練引入瑜伽動作進行訓練)。對很多攀岩咖來說,抱石是必備的訓練項目;對普通人來說,抱石是安全性高、入門門檻低,但運動量不輸瑜伽的有氧運動。
目前,抱石正漸漸取代上攀成為最多人參與的攀岩類型,也是攀岩逐漸大眾化的最主要原因。
但是同樣的,大家也要注意各個岩館的安全守則,遵守場地教練的指示進行攀爬。
3. 傳統攀登
傳統攀登的路線大多數也是上攀路線,但是由於需要在天然岩壁上自行架設確保點,所以攀爬過程會變得複雜許多。
傳統攀登尤其適合長路線,尤其是幾百米高的岩壁,因此對工具的使用熟練度,還有超常路線的攀登過程,就成了傳統攀登的最大特色。
傳統攀登的簡單介紹已經在攀岩很多種,你喜歡哪一種?(確保類型篇)介紹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上一篇文章
4. 深水攀登
攀岩鞋、粉袋、短褲/比基尼,一樣10米以上,不再需要任何安全確保。
墜落的時候直接跳進深水潭,同時享受攀岩和跳水的樂趣,這就是深水攀登。
深水攀登雖然不需要其他安全確保裝置,但是需要注意落水的姿勢和水潭狀況。事先需要經過簡單的落水姿勢訓練,並且了解深水潭的危險程度。
目前人們給深水攀登設定了S0、S1、S2、S3四個等級,以更加精確地分辨路線的危險程度:
S0:有落水的深水區,在任何潮汐情況下都能攀登。 S1: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可以安全落水,但仍需注意潮汐、水底岩石的情況。也能用來表示在某些路線上墜落的時候不容易控制落水姿勢。 S2:這個等級的路線沒有一條是完全安全的,就算只在漲潮的時候攀登,在路線中墜落仍然有較高的危險性。強烈建議大家只在自己自己能力範圍內攀登此等級路線,並提早找好撤退路線和安全的落水點。 S3:從這個等級的路線墜落將有非常大的風險導致受傷或死亡,就算在漲潮時期攀登,也難以找到足夠深的落水點。攀爬的時候需格外小心。
原本深水攀登只在一些海邊、海中央的岩石進行,少部分會在河流、瀑布邊的水潭進行。後來有人在泳池中搭建了人工的深水攀登岩牆,這項運動才終於移到更加安全的泳池當中。
5. 冰攀
冰攀其實就是冰上攀登的簡稱,專指在冰架上進行的攀岩活動。
冰攀的裝備與技巧都跟一般攀岩有很大區別,攀爬者會穿上較厚的保暖衣物,並且使用冰爪和冰斧進行攀登。
冰爪,是套在鞋子上的金屬裝備,協助攀岩者直接把爪上的尖刺直接刺進冰岩中。因為在充滿冰雪的環境中,岩鞋的摩擦力根本無法確保選手能夠再岩壁上站穩腳點,所以冰爪就成了冰攀的標準裝備。
冰斧,是一種專門為雪地攀爬而設計的裝備,可以勾、掛、刺,代替攀岩者的雙手,在充滿冰塊與岩石的岩壁上進行攀爬。
冰攀者很少會把冰斧刺進冰塊裡面,因為在向上攀登的過程中,冰斧常常會往上刺,如果不小心把冰塊刺壞,會導致落冰和落雪都砸在攀岩者臉上。
所以大部分時候,冰攀者不會一路揮著斧頭一路刺牆而上,他們多數會把冰斧的尖端掛在石塊上,好像衣架子一般掛在牆上把自己的身體提起來。
因為使用工具和攀爬方式的不同,冰攀也有一群忠實粉絲。而且現在冰攀也有了專門的人工場地,導致路線和地形又有了更多變化,趣味無窮。
總結
以上的介紹只是比較常見的攀岩類型,以攀岩咖看到什麼都想爬的特性,還有許多比較小眾的攀岩種類會不斷出現,只是這些小種類,必定會需要一段時間去完善它的安全措施,才能夠推廣給廣大群眾。
如果以後又有新的攀岩類型是適合大眾參與的,我再給大家介紹。
下一篇將會根據競技元素跟大家解釋一些攀岩的比賽方式和比賽種類,請大家敬請期待,最熱血的那一個部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