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數位弱勢的社群參與者一點點資料保存的策略建議

王文岳
·
·
IPFS
·
寫在【資料庫在數位?資料在雲端?我們怎麼收好我們的資料|微型論壇】活動之後,如果你有資料保存上的需求可以參考看看

如果你希望你所累積的數位資料基於典藏、留存的概念繼續的保存下來
那你或許可以參考我的建議:
「從現在開始你的每一篇文,都同時上傳在不只一個社群平台」

你可能覺得這個建議沒什麼
事實上現在許多創作者基於多元流量觸及、掌握流量風口等動機
自然就會同時經營數個不同的社群平台
像是拍攝短影音的創作者可能同時經營有 Tiktok 、 Reels 還有 Shorts 等等(最近 Line 也搶進叫做 Line Voom)
而不少的社群創作者也同時經營有 X 、IG、Threads等等
但他們的經營都以「流量、觸及最大化」為前提下
將內容調整為各平台最適合的內容格式

說了這麼多所以我建議比照這些創作者的做法辦理嗎?
不是這樣子的
以資料累積者有限的時間下
能夠經營這些社群平台的時間與精力並不多
因此要去依照各個平台調整內容格式並最佳化
這在執行上面有點不太實際
我的建議是:「以最小成本直接備份資料至各平台」
沒錯我直接使用「備份」的概念

在最理想的狀態下由本人直接第一方經營網站或是資料庫系統會是最好的方法
這個方法能夠讓資料在最符合自己的想法下持續留下與公開到網路上
然而要經營一個網站或資料庫的成本相當高昂
因此許多社群團體都會以社群網站為最主要的資訊提供場域
可是使用社群網站風險是極大的
從近期的 Facebook 砍文、 X (前身為推特) 的砍觸及
對於真心努力產出內容的社群夥伴來說
近年的社群網站經營是舉步維艱
尤其是砍文、砍帳號等突發情形
更是一刀刀砍在作者的身上

社群媒體風險可參考:哈薩克人權組織「阿塔珠爾特志願者組織」(Atajurt Kazakh Human Rights)被Facebook封號 資料庫清空

所以我從 中國短影音 、 內容農場中取經
以最小成本、最大散佈的邏輯來看
「產出一篇文章,並第一方的主動張貼到各社群平台」
除了分散被單一個平台封鎖就心血全無的風險
同時還能被動的享有各社群平台自己所營造的生態系

在[寫在「臺灣哲學史料資源調查研究」諮詢會議之後,我對資料庫回應與想像]一文中
我就曾明確指出:要誘發用戶進行「使用行為」遷移是困難的
對於文化工作者來講要去研究如何遷移利害關係社群的使用行為會需要大量的成本
因此縱然常有行銷帳號說:IG 用戶幾億、FB 用戶幾億
但我相信用心耕耘內容的人都明白自己的主力受眾
不會是那幾億人
而是真心有興趣的那群人(也就是主力受眾)
而那群人會用什麼平台?不知道
只是剛好用 IG 跟 FB 的可能性高一點點而已
但你也不能說其他的平台上面就沒有觸及的可能性

目前我自己也在親身實踐
我的文章同時上傳 Mastodon 、Matters 等不同平台
現在很確定的是:我不會因為單一平台的風險而導致資料不見
但還有什麼其他好處我也還在探索中
歡迎你跟我一起嘗試

資料庫在數位?資料在雲端?我們怎麼收好我們的資料|微型論壇
📍活動資訊📍
日期:2024/9/16 晚上七點
地點: 不存在劇場 (台南市北區正覺街33巷14號)
主持人: 王柏元主講人: 王文岳、 黃英嘉
活動錄影:youtu.be/pZgYUH3AcTw...


QA 與補充
IG 上有人提及:自己架設部落格等方式是否能解套?維持自有流量或 SEO 也許很困難,如果從社群導流呢?
我的回覆:
自己架設部落格的條件我認為已經跟自己假設網站、資料庫相仿;目前文史工作者相對常見的做法可能是使用 blogger 或是痞客邦等平台(過去或許無名小站也是一個選擇):即便現在架設這類型網站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學習成本還是比起社群網站高出不少;再者有沒有能力持續支付維運費用也是一個問題。而從社群導流的部分,導流很難吃到各平台自身的演算法紅利,同時許多平台都已經對於植入外部連結的內容相對不友善;基於後者這點,直接在平台上耕耘內容可能效果會好一些。但是這個部分都不是一定,更重要的還是權衡投入成本跟效益,如果你覺得自己架設平台跟維護的成本是可負擔的,那也是可採取的策略;本建議只是提出一個「更低成本」的方式來提供一個實踐指南與建議。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王文岳王文岳 Allen Wang 「紀錄、分享與挖掘更多小角落」 主要同步 Mastodon 、 Instagram 所發布的長文內容與紀錄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小聊一下新開幕的日落大道休憩站

冰島旅遊攻略:熔岩瀑布 Hraunfossar 體驗瀑布群的壯闊

小聊一下 2024 維基數據跨領域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