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約|被叢林吞噬的牧場
周末在和煦普照的陽光下,走過香港島最早期的村落薄扶林,尋找消失的牧場遺跡。餐後再到相傳跟香港開埠有漠大關係的瀑布灣遊覽
薄扶林村舞火龍
從薄扶林村村口下車,就已經被囚禁在竹棚內的龍頭吸引。港人可能以為只有大坑才有舞火龍活動,其實薄扶林村的舞火龍也饒有特色,因為衪最後會被送往瀑布灣下海,龍歸蒼海。薄扶林村舞火龍在2017年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保育薄鳧林村落
薄扶林,原本的寫法為「薄鳧林」,鳧是跟野鴨很相以的鳥類,意指這一帶叢林有很多野鴨定居。港島區居然還有一大片寮屋區域,背靠太平山,面向東博寮海峽,景緻宜人。對面就是南區老牌屋苑置富花園,沿薄扶林道到西環才不過五分鐘車程,地理方便。因此,它被地產商虎視眈眈是理所當然的。多年前幸得一班熱心村民跟香港大學建築系的學生關注,制造手繪地圖,又在村內留下可愛路標,開始保育這條古老村落。
我早前就跟同事在村內閒逛,在錯綜複雜的巷弄中,尋找各個有趣的標誌。途中遇到幾位親切的村民,都會主動停下為我們指示,甚至親自帶領。雖然當時已經知道牧場遺址散落四周,可惜未有完善資訊,所以當年最終敗走西高山。
牛奶公司宿舍
牛奶公司在香港家傳戶曉,薄扶林牧場是香港第一個牧場,由蘇格蘭藉醫生文遜爵士在一百三十多年前創辦。由於牧場雄踞整個山谷,需要極多人手工作,令薄扶林村落更加蓬勃,可惜到了七十年代,隨著置地收購牛奶公司,把大部分地皮用來興建樓宇,後來畜牧業規管越加嚴謹,牧場終在八十年代關閉。
今天先到從前的牛奶公司基層員工宿舍外圍視察一番,它的外牆依舊被上一層綠色紗網,跟多年前並無兩樣。這兩幢建築物,外型像極當年的七層徙置樓宇。從馬路上望向山邊,它們就像兩隻怪獸在監視山谷中的所以牲畜牧草一般,異常突兀。
草蘆
別過宿舍,我們就去尋找草蘆。儘管當時整個山谷都種滿象草,然而冬季生長較慢,所以就建造多個草蘆作儲存之用, 後來甚至要從外地進口禾草,作為飼料之用。整個牧場範圍原本有多個草蘆,而這個據說是現存唯一完整的遺址。這個草蘆樓高三層,像個圓型的堡壘,塔頂是圓錐狀,十分別緻。
生態熱點
拍照一番,我們就沿山路走到一個配水庫天台的公園,從高處眺望這一帶的景色:香港第一個水塘--薄扶林水塘。然後跟隨近來對蟲鳥等生態拍攝得心應手的摯友,追蹤一個又一個的生態熱點,看到生平第一隻龍眼雞。從前都專注於龍眼及荔枝樹上尋找牠們的踪影,原來就是欠缺了緣份。可惜一群龍眼雞,被一群喧鬧的人類嚇得雞飛狗跳。
港府的保育態度
疫情關係,無緣到伯大尼修院參觀,只好匆匆路過。至於由牛奶公司舊高級職員宿舍保育成為的薄鳧林牧場,仍未開幕,又緣慳一面。進入牧場遺址近海灣的區域,一條古蹟石柱就竪立在簡陋的垃圾站旁邊,可見當局對於古物保育的態度,正正就是視而不見。
牧場遺址
走不久又見到一個大型水缸,約高八米,天花倒塌,走在厚度只有兩尺的牆壁上,大家都小心翼翼。
然後就見到幾座牛屎池遺址。大家都對完整無缺那座興趣不大,反而聚焦於天花塌陷但保有橫樑的一座。因為陽光剛好落在那邊,加上那條看似脆弱的石梯,及地面幾束碩大的芋頭葉,令到畫面更加豐富。我亦趁機和小友人做了一個膽量練習。
數十年過去了,當然不會再留下一沫痕跡或一絲氣味,而這裡最終亦回歸大自然,滋養這片土地。叢林中,儘管有著GPS的引領,及前人留下的絲帶記號,也要經歷一輪尋覓,才能到達最為標誌性的牛棚所在。有人覺得牛棚的欄柵像尿盤,我就覺得它像單車停泊區的欄柵,反正各花入各眼。可惜山野的寧靜並非必然,迎來一團五十人的行山大隊,正正是人未到,聲先到。雖然他們有同行提點,既然連踪影也不見就別大聲叫囂,然而個別人士依然固我。加上他們不理會別人拍攝就要强行進入,我們也只好退避三舍,先避其鋒,寧靜多讓歹毒的蚊子多叮幾口。摯友亦順道警惕兒子,切勿做出此等惡行,做個有品的健行者。
雞籠灣瀑布
完成任務,先到風光明媚的華富邨午饍,然後就順路到海邊走走。相傳這一個瀑布,正正是數百年前外國商船的食水補給源頭,加上維多利亞深水港及九龍群山的庇佑,才令到大不列顛覬覦香城,改變我城的歷史。
機槍堡壘
瀑布外面有一個機槍堡壘,正正對著南丫島,保護著進入維多利亞港的水道。香港保衛戰發生時,日軍沒有從此處登陸,所以應該沒有戰鬥痕跡,不過就傳說日軍曾經在附近殘殺軍民。機槍堡上層的樓梯已經不復存在,不過它和天然岩壁成九十度角,加上有樹根盤纏,又成就了一個給年青人試練的好地方。
一整天輕輕鬆鬆的行程,就包含村落,水務,牧場,戰爭遺址及生態欣賞,瀑布,海岸風光。你叫我如何不愛香港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呢?
輕輕拍手五下將會鼓勵我努力去發表更多的圖文!成為貓奴的讚賞公民,贊助主子每月的罐罐,讓貓奴可以更專心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