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與1的移動性,建構元宇宙的地方感
- 兩本書的因緣
- 後設宇宙和網際空間
- 地景建構:移動性和地方感
- 日常生活的超時空壓縮
兩本書的因緣
《區塊鏈社會學》是我第一本為了學習區塊鏈而看的書,讀起來有別於平常的書,我一般看書會當作在一場大型的讀書會,作者對很多人說話而我是其中一個,而讀這本書的時候,像是我和作者的對話,還附帶聲音,我想有這種感覺是因為我在網際空間曾與作者相遇。
我從小就不愛看書,只要看到文字密集就會想睡覺,最近兩三年才開始真正閱讀,在一次網路上看節目時與作者相遇,所以之後在閱讀作者的書有種親切感。另外一本《所謂「我不投資」,就是 all in 在法定貨幣》,我本來不知道有這本書,但因為近半年來開始在路途上聽Podcast,剛好節目介紹作者的新書,才知道這本書以NFT出版,節目結束後我立馬購。又再一次與作者在網際空間中相遇。在網際空間我們並不需要知道彼此,0與1的世界把我們從物理世界延伸到形而上的空間會面。
說實話,如果不是有這次徵文,我很可能不會這麼快看完這本書,以及重看《區塊鏈社會學》,網際空間可以無邊界地舉辦活動,讓我可以體驗在區塊鏈世界的參與、創作有價、貢獻回饋(領控投)、圍爐(?)、離開體制等實踐。對我來說這兩本書都有很多被刷新的概念,特別是「交換」,但我不打算深入討論,因為我對另一個概念更有興趣,或更接近我想研究的題目。
後設宇宙和網際空間
{虛擬、數位世界、元宇宙、網際空間⋯⋯}這個集合都是我們摸不到的(未來的電子皮膚或許有一天我們可以摸到),而我們認為摸得到的、有物理形態的,會當做是真實存在,反之則假。當然在數位世界裡也有真的,例如提款機的數字,可以提出「真錢」。數位世界的金錢、衣服、藝術品、土地、角色等大家都經常討論,但「空間」幾乎比較少人討論(雖然土地算是空間,但大部分偏向於討論能做甚麼或如何獲利)。這次我們來討論數位世界裡空間的本質,移動性如何建構地方感。
首先簡單交代元宇宙爆紅的脈絡。元宇宙這個概念很早已經出現,一些文學和電影也描述了元宇宙的景觀,但為甚麼近這一兩年來突然受到熱烈關注,很大原因在於商業上的概念挪用。在2021年3月,Roblox打著元宇宙的概念在美國上市,引發了第一浪元宇宙熱潮,接著第二浪熱潮在同年的10月,Facebook改名Meta,連同自家的Horizon Worlds一同出擊,把元宇宙推到高鋒,在Google Trends 中3月和10月的搜尋量,顯示出大家對元宇宙概念的情緒。在區塊鏈世界,與元宇宙相關的加密貨幣也在同一時間暴漲。這兩波抄作的熱潮,市場普遍共識是遊戲、XR、像素風、穿載裝置等。大部分認為元宇宙是舊瓶換新酒,也有一部分熱愛這個烏托邦的世界。
在《區塊鏈社會學》中,作者提及John Perry Barlow的《賽博空間獨立宣言》(A Declaration of the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網路世界由資訊傳輸、關係互動和思想本身組成,排列而成我們通訊網路中的一個駐波(物理學概念,指原地振盪而不向前傳播的運動狀態)。我們的世界既無所不在,又虛無飄渺,但它絕不是實體所存的世界。我們正在創造一個世界:在那裡,所有人都可加入,不存在因種族、經濟實力、武力或出生地點而有的特權或偏見。
元宇宙兩次的熱潮傾向於游戲,但元宇宙不等於遊戲,只是其中一個在元宇宙中的實踐。元宇宙不會是獨立於物理世界,而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就像現在使用互聯網一樣。例如通透互聯網我們可以無視地域界限,把A地的訊息傳送到B地,也可以透過電腦技術擬造出物理世界無法想像的景象,而在這個非物理的空間稱為「網際空間(cyberspace)」,在網際空間發生的活動為「網際文化(cyberculture)」。
物理世界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世界,網際空間是形上(metaphysics)的世界,是物理以外的世界,元宇宙(Metaverse)的Meta與形上學(Metaphysics)的Meta,都有超越物理之意,如果把元宇宙解讀為超越物理宇宙的一個抽象空間,那麼當我們討論元宇宙的時候,就不會局限於遊戲或XR如何商業化。
元宇宙的概念就像新型的網際空間,基於區塊鏈技術帶來的新文化,與其說元宇宙是未來的趨勢不如說元宇宙一直在我們生活當中,但不同的是,我們慢慢意識到新文化的重要性。
在《所謂「我不投資」,就是 all in 在法定貨幣》中,作者提及:「元」字還有一個意思,是後設(meta),所以 metaverse 一般譯作「元宇宙」。因為 Facebook 的規模與論述能力,很多人被 Mark Zuckerberg 洗腦,覺得元宇宙就是虛擬實境世界,⋯⋯所謂後設,是凌駕、超越於當前,比如 metaphysics,形上學,就是研究凌駕於物理(physics)的學問,如靈魂是否存在,生命的意義等。元宇宙要稱得上「元」,它的存在首先需要超越現有體制,⋯⋯
地景建構:移動性和地方感
移動(movement)表達的是單純物理的位置改變,而移動性(mobility)則強調社會關係,由一系例移動所組成的移動性構成社會。移動性是移動之間的關係,在社會秩序中每一個事物都有自身的移動性。例如手機,單純看手機從A點到B點的移動不會有甚麼感覺,如果把手機的移動性拆開來看,手機的生產是從A國設計,在由B國製造,完成後運送到門市,當中的生產線是由不同的勞動力和不同的社會階級構成,而每一個工作節點的社會關係所連成的移動網路,手機才得以生產成功。
我們日常生活也經常有這種經驗,試想我們首次去到一個陌生的空間,我們會感覺到四周的物件特別明顯,所有的事物都變得非常立體,身體會感受周圍物件的距離和空間位置,你在空間的移動中,組成了一個全新的空間經驗儲存在記憶中,在下一次進入或想像這個空間時,上一次的移動記憶會引導你在空間中穿越,同時你也撑握了空間的節奏,這時第二個我想說的概念也形成了—地方感。在原本一個陌生的空間,你的經驗、記憶、感知和熟悉的感覺會將陌生的空間轉變成地方。總括來說就是,移動性的軌跡承載著記憶,不斷累積的軌跡會建構出地方感。
回到主題,在數位世界也有移動性和地方感,我們在網際空間所發生的活動或實踐,例如是DEX和CEX之間的資產互換、參與DAO的治理、社交媒體的互動等,都可以視為在網際空間的移動性。我們正在不斷建構區塊鏈的地方感。馬特市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使用地址確認身分,甚至多個like1的身分,使用LIKE交換價值和投票治理,在不同的空間切換,如Discaord和Matters,有些人也會在Liker Social發文,甚至在個人網站加上LikeCoin button,這一系例的移動性,我們不知不覺已經建構了LIKE的文化,使用LIKE的地方感。我們每一個人使用的LIKE都記錄在區塊鏈上,每個地址和LIKE的關聯軌跡描繪了LIKE的想像地圖。我們創造了馬持市的文化,創造了LIKEscape(讚嘗地景?)。
日常生活的超時空壓縮
David Harvey 的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 )概念:「時空壓縮」是指隨著交通運輸及通訊科技的進步,令我們對時間和空間的體驗產生變化的一個過程–在生活中經歷跨越空間所需的時間越來越短,而空間距離對我們所造成的阻隔亦越來越少。(來源:東粉的研究生筆記)
我試著用Harvey的概念放到網際空間中,空間距離的感知已超越物理界限,但並沒有脫離物理世界,反而與我們社會有高度的緊密關係,是一種心理反射的抽象空間,具有真實的體驗。我們透過瀏覽器在網際空間與世界各地連接,在哪裡我們離開了物理世界的束縛和社會限制,可以自由探索各種知識,尋找共識。
我們想像一下新型網際空間與生活中應用的場景。在物理世界中的書店和咖啡館,各自都有會員制、產品和服務,因應他們的營運系統而無法互相溝通,書店的會員只能用在書店,咖啡館的會員只能買咖啡,而所有會員的條款都隨時由書店和咖啡館修改而不需要會員同意。如果他們的系統建立在元宇宙中,我們可以透過地址辦認出會員身分,同時在書店和咖啡館互通和交換,享受他們的產品,當書店或咖啡館倒閉,地址也依然在擁有者手中,只要其他新開的店建立在元宇宙,這個會員身分就可以繼續使用,甚至我們現在手中十多種的身分卡也變成地址,自由自在跨越其他城市,乘撘交通工具、買咖啡、在飯店住一個晚上⋯⋯
網際空間壓縮了我們對時間和空間的經驗,我們可以即時把訊息傳送給其他人,不需要身體移動到特定位置就可以獲得需求(透過網路叫外賣),在元宇宙中,時空的概念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我們不但在壓縮的時空中互動,還使用「地址」自由進入不同的時空,而這個時空將會有屬於他們共識的一群人,建構他們所認同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