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你想唔想繼續做香港人?

Gear噏
·
·
IPFS
·

成日話香港係「文化沙漠」,其實唔係話香港冇文化,而係冇俾文化保存、發展嘅養份。我哋抗爭係為咗守護香港嘅獨特性,咁點解我哋要睇住香港文化喺沙漠中慢慢枯死呢?

文化決定身份認同

民族建構除咗需要「想像共同體」嘅主觀想像,仲需要共同語言、共同歷史、共同生活方式等客觀條件,即係共同文化。文化幫我哋搵到自己嘅定位,例如去旅行嗰陣聽到一句周星馳嘅電影對白或者一句流利嘅港式粗口,你會感受到親切同共鳴。即使喺茫茫人海之中,你都知佢係香港人。文化會引起我哋共鳴,同時為身份認同劃下邊界

香港文化難以界定?

好多人會問「究竟乜嘢係香港文化?」。文化嘅界定好難有一個清晰嘅準則,因為文化係會不斷流動。香港文化係由中西交會而成,香港人將外來文化加入本土元素,透過在地化創造出本土文化。文化嘅產生好多時係由已有文化中再創造,例如鴛鴦就係港式奶茶溝西式咖啡而成,「的士」同「咕哩」係由英文音譯過嚟。我哋冇必要成日去追溯文化嘅根源,然後話嗰樣嘢唔係香港發源,所以唔係本土文化。香港文化嘅核心係再創造力,只要係香港人有份創造,並成為咗我哋約定俗成、有共鳴嘅嘢,就係香港文化

點解要排斥鄰國文化?

納粹德國嘅希特拉講過:「要消滅一個民族,首先瓦解佢嘅文化。」

當「一國兩制」被侵蝕,中共要用殖民方式同化香港人。鄰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嘅文化傳入就唔係文化多元咁簡單,而係帶有政治目的嘅統戰手段。鄰國文化唔係講緊農曆新年呢啲早就被香港內化嘅文化,而係新興而具侵略性嘅劣質文化。例如「抖音」反映嘅係中國人重量不重質嘅創作風氣;「海底撈」承載嘅係中國人財大氣粗嘅生活方式;「簡體字」係對正統中文嘅侮辱;「普通話」嘅入侵消滅緊我哋本土語言嘅文化內涵。就算唔評論文化嘅優劣,當香港文化被完全取代,香港人同中國人用緊同一套文化嘅時候,我哋身份嘅邊界就會變得模糊

由天星皇后碼頭、囍帖街嘅保育運動,到魚蛋革命出嚟拋頭顱,灑熱血。曾經有好多人為咗守護本土文化而奮起抗爭,因為唔想香港失去獨特性,變成一個普通嘅中國城市。要港中區隔就要先捍衛本土文化,同鄰國文化保持距離。

香港文化上唔到大場面?

可能你覺得香港呢個彈丸之地,本土文化都只係民間風俗,難登大雅之堂。但當你回顧香港歷史,就會知道香港文化係揚威海外,舉世無雙。當年香港被譽為「東方荷里活」,港產片作為中文電影嘅先驅者,係華人文化嘅象徵;香港粵語流行音樂風靡東南亞,盛極一時;香港製造Made in Hong Kong嘅聲譽響遍全球,活字印刷、霓虹招牌、手寫小巴牌都代表住香港文化港式粵語博大精深,粵語九聲千變萬化。喺國際眼中,香港不嬲都係文化之都,以上全部都係我哋引以為傲嘅成就。從幾時開始我哋變到咁自卑?

香港文化需要你嘅一票

喺日常生活裡面,我哋每次消費都係「價值公投」。例如你去食黃店,因為你認同抗爭同民主自由,希望出一分力去助長或推崇呢啲價值。消費唔淨係講緊我哋出街買嘢,文化消費都係一種選擇。例如你睇美國超級英雄電影,就係將你嗰票投俾荷里活嘅文化霸權,同時本土電影就會失去咗你嘅支持,有心嘅電影創作就會無以為繼。例如你去食譚仔,就係支持緊充滿化學物質、味覺刺激嘅鄰國飲食文化,吹奏「譚仔話」又係助長緊語言文化入侵,同時車仔麵、雲吞麵呢啲載有歷史價值嘅本土文化會慢慢被取代。

文化係要靠自己人撐

可能你會覺得本土樂壇烏煙瘴氣、香港電影都係警匪片、茶餐廳又貴又難食,根本唔值得支持。正如前文所講,文化界定咗身份認同,所以前人不惜一切去抗爭。你想任由劣幣驅逐良幣,助長中共殖民同化,眼白白睇住失去文化嘅香港變成一座浮城,定係發掘本土文化內涵,身體力行撐自己人,昂首以香港文化為驕傲呢?

我哋要重拾民族自信,昔日我哋嘅文化揚威海外,去到今日都係咁勁揪,過去大半年抗爭展現嘅創意同感染力就證明咗呢一點。「光復香港」就係要復興香港文化嘅輝煌年代,「時代革命 」就係要革除對文化嘅舊有思想。

自己人都唔撐自己文化,香港嘅未來仲會剩返啲咩?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