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公共領域的交流更困難?

Nick
·
·
IPFS
·

關於這個主題,学科分化是否让交流的距离更远?,最近剛好在看一本關於非暴力溝通的書,就稍微簡單講一下我的看法。

雖然不是那麼確定讓@凌于深渊 有感而發的現象是什麼,但從他發起活動的說明來看,我想像中的提問可能是:我們有沒有可能用一個開放的態度來對話,而不是用攻擊、辱罵、批評、人身攻擊的方式來駁倒對方?我們有沒有可能不因為對方的立場而直接關閉了交流的可能?我們有沒有可能盡量,就算不可能百分之百,用理性的論述來交流?

首先,我認為所謂的學科分化是否讓交流的距離更遠,我個人是打個問號。如果真是如此,那照理說同一個學科以內的交流就會十分順暢,但是顯然並非如此。或者,在早期學科尚未這個精細的分化時,難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會比較順暢?另外,學科分化,專業分化也已經有久遠的歷史,同時也越來越細,那個社會理論上應該就會越來越難有共識?

如果以Matters作為一個範圍,我注意到的爭論,通常是屬於公共領域的。包括了Matters如何發展?如何執法?如何確保一開始成員對於他的期待?另外一大宗就是關於兩岸的,這個部分往往還帶了許多攻擊性甚高的發言,有時候會讓人覺得雙方到最後幾乎不可理喻。光是身為一個旁觀者,閱讀到那些文字也十分不舒服。

以下將只針對公共領域交流的困難,並且我只能以我的經驗回答。

關於這個困難,我覺得確實是存在的。同溫層之間對於同一個事實的認定,以及對於事實的評斷,可以是天差地別。來自不同群體的個體在交流時,也會特別困難。可是這個困難也顯然也不是來自於學科的差異。

是什麼讓公共領域的交流越來越困難?我覺得有比較系統性的因素,也有比較個人的因素。

系統性的因素:

  1. 媒體的多元性:現在能夠上網交流評論的人,大多具備自由選擇資料來源的能力。因此,對於一件公共事件的事實認定,並沒有辦法像過去一樣,有所謂統一的一家之言。即使是事實,不同媒體報導的角度就已經不同。在事實認定的基礎層次,就已經有所歧異。
  2. 演算法:在媒體的多元性底下,雖然我們具備了選擇資料的自由,但是人性偏好吸收符合自己原本價值觀的資訊。加上許多網站的演算法會主動餵給你它認定你會有興趣的資訊,再加上團體極化的效果,這個架構讓同溫層會越來越厚,反過來說就是不同團體之間的差異會越來越大。
  3. 社會間差異:這一點讓我特別猶豫,因為身為一個台灣人,我會有我自己的偏頗,同時間我的思考並不完整。基本上我想講的是,我有注意到,在公共議題上的著眼點跟表達方式,我發現兩岸網友之間的論述是很不一樣的。如果要簡單區分,或者是台灣的網友更少一些宏觀的論述,而更著重在個人層次上的感受。當然,對我來講這個差異最終還是會回到個人的溝通觀念的策略上。

個人性的因素:

  1. 溝通的意圖:在談我們所受的訓練造成語言系統的差異之前,我覺得溝通的意圖是更為重要的。兩個人並不需要複雜的語言,也能有溝通的效果。我們日常交流中,非語言訊息的影響也遠比語言的內容來的重要。意圖決定了我們言論的動機跟品質,無論言語修飾的多好,他人其實可以感受到我們內在的出發點。如果你說話的意圖是為了防衛,為了責備,為了控制對方,那麼這個交流一開始就是封閉的。
  2. 無意識的溝通:我們對於世界的看法跟價值觀,對於「交流」是什麼一回事的認識,以及對於「交流」的感受,都在我們的無意識中影響著我們。如果你對於交流本身是懼怕的,是覺得需要保護好自己的,那麼你就會被這個恐懼感支配,而處處針峰相對,或是用被動攻擊/嘲諷的方式來發言。
  3. 語言的使用:這件事情或多或少也牽涉到意圖,但我想強調的是,如果你想要說服一個跟你立場很不同的人,或是想引起多數的共鳴,但是你卻使用的是艱澀的專業語彙,那麼會有挫折感就是必然的。交流的目的如果是為了互相理解,那我們就該負起讓對方理解我們的責任,適切的選擇你的語言。

大概目前想到這樣,簡單地說一下我的看法。一定還有很多有趣的觀點,期待可以聽到。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