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學是科學的盡頭還是貽笑大方?
多年前拜訪朋友時,記不得什麼原因,在與朋友敘舊前,先去與朋友禪修的同修碰了面。
一同坐下品嚐咖啡的時候,朋友的同修便向我分享關於禪修及道院的事。具體說了什麼我已記不得,但卻對他舉了 ”這世界存在玄學所以需要修行” 的案例,印象深刻。
”你可以想像嗎?沙漠中的大石頭可以自行移動,且還留下移動的痕跡!這不是人去搬的哦,如果有人搬的話旁邊應該會有腳印吧!”對方講的同時順手把照片拿給我看,證明他的說法是真的。
”是不是很玄?這世上充滿了許多神祕的力量及未知的事情,無法解釋的事也很多....(以下省略幾百個字),所以人真的要修行,如果不修行的話....”。 我與人的處事之道多以和為貴,即便知道對方在胡說八道也會給對方留面子,所以原本打算等他發表完論述後,找個理由與朋友離開就好。但十幾分鐘過去了,他卻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面對持續沒有邏輯的長篇大論,個人著實難以接受,看來得想辦法阻止了。
”這顆石頭能在沙漠中移動,是因為水的關係,不是什麼玄學啦。”找到個契機,我直接回應了對方。也因此對話很快就結束,我們終於可以離開。
現在回想起來頗爲汗顏,當年太年輕,沒有好好為對方留下面子,真是修為不夠。
補充說明一下:這顆位在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的石頭會在沙漠中留下移動的痕跡,早在十年前科學家就已找到原因。由於沙漠氣溫變化很大,尤其夜間溫度更是急轉而下,也因急凍關係會在沙漠裡形成薄冰,而白天太陽升起後便會讓薄冰慢慢融化成水,而水便是讓石頭在沙漠上滑行並留下痕跡的原因。詳見The Sailing Stones of Death Valley文章說明。
愛因斯坦曾說過:「科學的盡頭是玄學」
這句話若用在說明主機上要放幾包乖乖這件事,我認為很幽默;若用於解釋理論與實務不一致,並保持開放心態再接再勵的話,我也覺得很棒!但把它當做找不到原因或怪力亂神的理由,就說不過去了。
順帶一提,我認為「科學的盡頭是玄學」不是愛因斯坦說的,雖有人提出”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 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即是這句話的原文,但意思完全不同,所以我才會認定這句話出於愛因斯坦只是網路謠傳而已。
網路發達讓我們可以輕易找到想要的資訊,另一方面也很容易找到刻意被創造出來的訊息。因此對任何訊息抱持開放但仔細求證的態度,不是壞事。
讓人最舒服的「修行」解釋
再談回「修行」這件事。其實我身邊有不少朋友皆有參與”修行”這個活動,有些朋友的修行像在參加玄學大會;也有些朋友修行了很久,但方方面面依然是我認識的那個他,從沒改變;然有些朋友的修行,會讓我明顯感受到他在待人處事上的正向改變,也不斷感受到他蛻變的喜悅。
所以修行到底是什麼?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而在各方面都有著麻瓜傾向的我認為,修行是個名詞,也可以稱為調適心態、調整態度。總的來說是一種修正過程,包含自我修正與被他人或環境修正,與任何人的相處關係或環境都是修行的機會,例如面對工作的態度、面對親人的態度、面對不如己意時的心態與處理方式等...都是。而我看過最令人舒服的解釋是:
「修」是修治、調整,例如磨練、經驗;
「行」是行持,例如作為、實踐。
「修行」便是透過各種方式來修正自己的言行舉止、行為偏差,達到自己想要調整的目標。
可以理解的事才有辦法執行,我是這樣認為的。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