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Morve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書】환율의 미래 《匯率的真相》

Morven
·
·

匯率如何影響全球經濟與我們的生活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難看到「台幣創新高,國內工商業大老出面喊話。」、「日幣貶破新低,精打細算的民眾可以考慮分批進場。」、「震驚!一百兆辛巴威幣只購買兩顆蛋!」這些與貨幣有關的新聞報導。

貨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國家之間的匯率更是影響國內外經濟甚鉅。本書從匯率的定義開始說明,介紹匯率對於經濟活動的影響,並且剖析了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及 2010 年歐洲財政危機等重大的國際事件,並且對於未來全球主要貨幣的趨勢做出預測,以下便節錄幾個議題作介紹。


什麼是匯率 ( exchange rate )

世界上主要國家皆有發行該國所流通的貨幣,而貨幣是價值儲存的工具,從過去金本位轉變到信用本位後,貨幣本身便並不具有任何價值,其價值來自於人類的信任。而所謂的匯率便是不同國家貨幣之間的比值,其中美國所發行的美元是全世界流動性最高的貨幣。

有關美國如何透過其貨幣的霸權地位,利用美元來綁架全世界,可參考先前的文章:

https://matters.news/@hcn831/%E6%9B%B8-the-dollar-trap-%E7%BE%8E%E5%85%83-%E4%B8%8D%E5%BE%97%E5%B7%B2%E7%9A%84%E9%81%BF%E9%9A%AA%E5%A4%A9%E5%A0%82-bafyreifanmoclur53rvtkdxxfm4fe2qpzaygfymktvlfqscu7mysfxs2fe


而匯率的穩定性與貨幣政策影響國家經濟甚鉅,其中貨幣貶值能夠提高國內產業出口的競爭力,因為以外幣結算貨品的價格後、再將外幣匯回國內能夠換取更多的本國貨幣、以支付貨款以及員工的薪資,換言之,即使調降出口的貨品價格,仍可換取等同的本國貨幣,如此便增加了價格上的競爭力。

貨幣增值則比較有利於國內進口,因為用等量的本國貨幣能夠換取更多的外幣,如此便能購買更多以外幣結算的貨品或是服務。

而不同國家的匯率與利率政策不盡相同,其中固定匯率會讓國家沒有靈活的財政工具來為國內的經濟使用,因為當匯率固定,國內若想透過利率的調整來達到刺激消費、降低市場熱度等目的時,都有可能因為固定匯率的關係讓市場上有機會透過利率來做套利,進而讓熱錢湧進或是流出,使得利率政策無法達到其最初的目的。

而浮動利率雖然能夠比較有彈性的應用,但是則會受到國際匯市的波動而影響,此時若國內央行沒有相對應的外匯存底、加上沒有及時的因應國際匯市做適當的操作,便有可能傷害到國內進出口產業的經濟。

無論是固定匯率或是浮動匯率皆有其利弊,簡言之,若某國經濟發展程度低,且金融市場未達開放狀態時,此時則適合使用固定匯率的制度;相對來說當貿易規模逐漸成長、而且資本市場開放時,浮動匯率所帶來的利益則較大


長鞭效應(bullwhip effect)

所謂的長鞭效應,就是取現實中的物理現象為名,當鞭子前端出現幾公分的震動幅度時,鞭子末端就會發生幾公尺的巨大波動

這個現象最初是由寶鹼 ( Procter & Gamble, P&G ) 的物流負責人所發現,寶鹼是全球最大的日用品生產商之一,而其販售中的其中一項商品:嬰幼兒尿布有個特性,就是消費需求量通常維持在固定的數量,但是零售商跟批發商的訂購量卻天差地遠,而這種訂單變動的幅度依序由:

「消費者→零售商→批發商→製造商→配件商→來源」

供應鏈愈上游、距離實際消費的需求量就會差距愈大。

而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差異,就是因為當消費者需求突然增加時,零售商在預期未來需求激增的心理下,會向批發商訂購超過實際需要的數量,而批發商在收到零售商的訂單後,也會接著向上游的製造上訂購更多的數量,這種現象逐漸向上,便使得末端消費者的需求只要稍微提高,供應鏈上游的企業就會有景氣向榮的心理。

有了這種樂觀的心理,才有可能驅使企業做出投資以提高產量、進而擴編組織進而產生更多工作機會,有了更多工作機會才能夠驅使消費者做出更多的消費,這種正向循環才能夠讓經濟發展。

相反的若消費端減少支出,在長鞭效應的影響下會導致企業不願意投資、甚至縮編組織減少工作機會、進而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導致經濟衰退的惡性循換。


世界經濟是由消費驅動的

如長鞭效應所述,經濟的起點源自於消費,只有當消費力道復甦時,才會驅動上游的製造商進行後續的投資、進而增加就業機會,如此一來整體經濟才會邁向正向的循環。

而世界經濟很大程度是由先進國家的消費所驅動,其中七大工業國 ( G7 ) 在 2009 年的全球消費市場中就佔了六成,其中美國這個高消費國家的占比就高達全世界的三成,占了七大工業國的一半。換句話說只要美國消費力道下滑,全球經濟就有可能步入寒冬。

以實務而言,當消費開始增加之後,大約在六個月內企業會開始增加產量,此時產量不足處會先以相同的人力物力作加班以因應,當產量增加六至十二個月、企業業績改善後,才會逐漸進入設備投資與擴充人力的階段。

畢竟投資風險極高,若在需求端可能隨時減少的情況下,投資很有可能造成虧損、甚至血本無歸。


小結

韓國與台灣在半導體以及相關產業有高度的相似性,書中提到許多案例與觀點,很大程度能夠讓台灣借鏡,了解匯率對於個人資產的配置以及了解產業經濟的動向有著不小的幫助,書中同時提供了數個查詢相關數據的管道,像是美國的採購經理人指數 (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PMI ) 等等,若對這領域有興趣的讀者很建議一讀。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