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0~100歲都需要的咀嚼力:牙齒健康、咬合好,遠離腰痛、肥胖、失智、心臟病

張蘊心
·
·
IPFS
·

好書推薦,口腔保健真的太太太太太重要了。

在日本研習的時候,深刻感受到日本對牙齒口腔照顧的細心照護(超龜毛),但也因為口腔很重要(畢竟吸入性肺炎是前三死因),所以日本才會如此重視。

在自立支援研討會時,看到日本齒科照護的影片,缺牙沒關係,但一個好的假牙非常重要,除了可以咀嚼進食,攝取營養外,很多長者恢復身體的平衡,搭配復健,恢復行走能力,甚至是面部表情開始變得柔和,心情愉悅。牙口健康非常重要~大家一起把口腔照護好,絕對是幸福的來源。

以下摘錄書中內容:

1.需要口腔特殊照顧者都有接受醫療的困難,主要原因大致如下:

*身體狀況不佳、罹患全身系統性疾病,增加口腔醫療的困難。尤其高齡者由於老化及身體反應及防護能力皆不佳,治療更是困難。

*智能障礙者或失智者,溝通表達能力差,配合度也不佳。對於口腔照顧認識不足,以致口腔狀況不佳,口腔疾病嚴重,使治療更困難。

*特照者常常因為身體因素(移動不易),距離太遠、醫療資源不足或者經濟因素,常造成就醫困難。

2.牙齒數目與平均壽命、吸入性肺炎、心血管疾病相關。

3.口腔健康狀況和全身系統性疾病相關,口咽是細菌容易聚集與繁殖的地方,也是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

4.牙齒不僅只是咬合、咀嚼的工具,也跟內在器官健康有關,愈來愈多案例發現牙周病可能引起心臟病、肺炎、免疫系統失調,咬合不正也和耳鳴有關,假牙是重要的人工臟器,無法咀嚼的假牙會造成健康快速退化,失智的問題也會急速惡化。

5.瑞典與日本都有研究發現。缺牙數多的人,記憶力明顯比牙齒健全的人差,全口自然牙不滿二十顆且沒做假牙或植牙者,咀嚼能力明顯較差,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是咀嚼功能正常者的兩倍,很明顯應為失智的原因之一。

6.全世界牙科醫療的思考和定位,在1990年代起了很大的改變。所有細菌培養的證據,均證實了心臟疾患、吸入性肺炎、類風濕性症候群、自體免疫的疾病、糖尿病、甚至胰臟炎、肝功能異常、流行性感冒等,都與口腔衛生不良以及牙周病原菌有絕對的關聯。

7.重建口腔肌肉的機能以及咀嚼訓練,加上復健師的努力,超過65%的病患後來都能坐起來,拔除鼻胃管、氧氣管和胃造瘻管自行進食、刷牙,走著離開醫院診所並參與社交,回歸原生家庭。記憶力、平衡感、走路也漸次恢復,呼吸吞嚥和語言也大幅改善。

8.代謝症候群:腹部肥胖、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異常的群聚現象。有代謝症候群者較易得到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以及腎臟疾病。

9.直到人生最後一刻,進食的喜悅都不應該被剝奪。

10.「咬合咀嚼」始於嬰幼兒時期,因此這時期的學習和訓練非常重要。無論是正職身心發育的青春期或是壯年期,若想過健康並充滿活力的生活,就必須維持好「咬合咀嚼」的功能。

11.與牙周病關係密切的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臟病、動脈硬化、吸入性肺炎、早產、癌症、關節炎、骨質疏鬆症和過敏。其中,糖尿病和牙周病關係從以前就為人所知。病患接受牙周病治療之後,血糖值下降;反之亦然,當糖尿病惡化時,牙周病也會惡化。

12.需要照護的高齡者會有某些狀況,導致他們特別容易罹患吸入性肺炎,例如免疫力較差且無法自己刷牙、需透過鼻胃管灌食攝取營養以及吞嚥障礙等。若口腔保健不徹底,口腔的細菌數目不減,又或者有細菌附著在鼻胃管上,患者會重複感染肺炎且頻繁出入醫院。

13.為高齡者或需要照護的人進行口腔照護時,參考口腔保健手冊:

*以各種方式清潔口腔:漱口、刷牙、使用牙線(清理牙縫)、以棉花棒、紗布、海綿等清理、吸引、移除牙菌斑與牙結石。

*塗氟(預防蛀牙)

*保養並裝上假牙、刷洗假牙、指導如何使用假牙專用的穩定劑和黏著劑。

*咀嚼訓練

*進食、吞嚥訓練

*治療並預防口舌乾燥

*治療並預防口腔炎症等疾病

*預防嘴唇龜裂或出血

*刷洗舌頭已清除舌苔

*按摩牙齦及口腔內部

*語言訓練

*營養和飲食諮詢

14.即便是完全沒有牙齒的人、上半身無法起來的人、頭部不能動的人、依靠鼻胃管灌食的人、裝氣切管(氣管被切開並插入管子)的人,也要儘可能為他們做口腔照護。

15.即便沒有牙齒,也要用牙刷按摩牙齦。光是按摩,口腔黏膜就會受到刺激,會活化大腦,口腔的血液循環也會變好。

16.鼓勵就寢時戴著假牙比較好,讓半夜起床如廁時,配戴假牙能保持身體平衡,避免跌倒,並提高睡眠品質。

17.必須讓牙齦的黏膜休息,起床之後或早餐和午餐之間的四到五個小時不要戴假牙,也可趁此時進行假牙的清潔。

18.有吞嚥障礙的人、以鼻胃管灌食代替口腔進食的人、甚至是氣切的人,也需要口腔照護。即便沒有經由口腔攝取食物,口腔內細菌也會繁殖。細菌會附著在鼻胃管灌食用的管子上,繁殖後可能引發吸入性肺炎。由於不用咀嚼食物,唾液量會減少,口腔內會呈現乾燥的狀態,如乾口症。如此一來,不僅更容易繁殖細菌,口腔也變得很容易受傷。

19.營養障礙或免疫力低下會引發口腔念珠菌病:這種真菌感染很少發生在健康的人身上。許多人舌頭上有白色的污垢(舌苔),需要謹慎照護,像是使用棉棒等物品沾濕口腔內部、或使用含有抗菌劑的漱口水,以及抽吸器等。若氣管有插管,更須謹慎。

20.蛀牙是咀嚼功能不佳的首要原因。許多家長認為孩童反正會換牙,就沒有處理蛀牙問題,但是,即使只少了一顆乳牙,咬合方式也會偏向一邊。咀嚼肌的發展會左右不均,嘴角也會無法好好閉合。通常要咀嚼三十下,但若用水或果汁將食物沖下肚,或未經咀嚼就囫圇吞下,咀嚼次數就會減少。又或者,因為無法確實咀嚼,只能像松鼠般小口地咬,或在口中堆滿食物。重要的是,要使用口腔周圍的肌肉和舌頭、確實閉上嘴唇並有節奏地咀嚼。

21.咀嚼不佳,會增加失智風險。沒有牙齒而無法咀嚼時,控制咀嚼的神經或主宰感覺等部分的腦神經會萎縮,也就是出現無機能症候群。

22.無機能症候群也會發生在咀嚼上。咀嚼看似簡單的行為,其實會以複雜的方式用到多種器官,算是高階的腦部運作。失智症會導致腦部的高階機能變差,因此,失智症患者即使有牙齒也變得無法咀嚼,這正是因為大腦和咀嚼的關係很密切。重要的咀嚼功能衰退,也意味著腦部、腦部延伸出來的神經和運動機能也會變差。之所以強調要維持咀嚼能力,正是因為「咀嚼」提供了人類活下去的基礎。

23.日本口腔衛生師會發表「確實咀嚼十項目」

*每一口都咀嚼三十次才吃下去。

*想要吞下去時,再咀嚼十次。

*要咬到食物的形狀消失。

*混合著唾液品嚐美味,然後才吞下去。

*不要用水幫助吞嚥。

*減少每一口的份量。

*吞下口中的食物之後,才將下一個食物放入口中。

*選擇有嚼勁的食材。

*每吃一口就把筷子放下來。

*一邊享受對話,一邊吃。

24.咬合不正導致肩膀痠痛、腰痛、失眠和憂鬱症。

25.夜間磨牙症容易引發自律神經失調症、睡眠障礙憂鬱和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等狀況。夜間磨牙症在睡眠時無意識的發生,其力道是吃飯時的數倍,甚或十幾倍,於是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症狀會越來越嚴重。咬合不正不單只是顎部或臉部的問題。有時候,也可能演變成危及性命的嚴重情況。

26.厚生勞動省研究小組的調查顯示,幾乎無牙也不使用假牙的人,失智症風險大約是剩二十顆牙齒以上的人的兩倍。

27.當專家用MRI替失去牙齒的阿茲海默失智症患者攝影腦部後,觀察到大腦容量減少,且跟學習和記憶有關的海馬迴附近的神經纖維也減少。據說,失去臼齒,記憶或學習功能會變差。

28.有裝假牙,跌倒風險會降低許多。因為不使用假牙,下顎在不安定的狀態,身體會失去平衡。如果失去了臼齒咬合支撐點,也就是支持咬合的點,那麼咬合力和全身的力量就會減弱。

29.即使失去牙齒,若能藉由假牙,重新建構咬合,就能重新找回身體的平衡或全身的力量。

30.跌倒可說是高齡者就此臥床不起的原因。因此,一定要儘量預防跌倒。無法咀嚼也是通往臥床不起的入口。

31.跟咀嚼有關的神經或肌肉衰退,這種情形稱為「運動障礙性咀嚼障礙」。一旦放棄咀嚼,吞嚥肌、呼吸肌和咀嚼肌就會衰退,肌肉量和肌力就會下降,導致肌少症。軀幹肌肉衰退會導致臥床不起;腳部肌肉衰退會導致行走困難;同樣地,咀嚼肌衰退會造成咀嚼障礙。

32.吸入性肺炎是常見的高齡者死因,其特徵是反覆發作。每次發作時,需使用抗生素等藥物進行藥物治療或吸氧,若發展成重症,呼吸功能不全,就必須使用呼吸器進行治療。

33.由於速食等食品的普及,現代人的咀嚼次數連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一半都不到。咀嚼功能沒有充分發展就長大成人的人變多了。當一個人的咀嚼功能不彰時,容易罹患代謝症候群、生活習慣病或失智症,同時活力或智能也會受到影響。

34.一個人越是能咬,他的平衡感和肌力也越好。

35.咀嚼能力低的人和家人、朋友的關係也不好。受到影響的很可能不只是運動幾能,還包括積極度或溝通能力。

36.找回進食的喜悅和進食的樂趣,能激發一個人生存下去的慾望。

37.咀嚼好比是腦的復健。咀嚼時,牙齒的牙周膜會把刺激傳向三叉神經,活化大腦的感覺區、運動區、額前區和海馬迴運動、感覺、情緒、記憶會覺醒。

38.咬口香糖可增加腦部血液量,腦部活動會比較活潑,會給記憶力和認知功能帶來正面影響。咀嚼會增加腦部血液量。

39.三歲為止零蛀牙,六歲臼齒不要蛀,十二歲維持零蛀牙。

40.不要讓三歲前長齊的二十顆乳牙蛀牙;再來,不要讓六歲臼齒變成蛀牙。六歲臼齒的完整健康至少要保持三年。然後,十二歲長齊的恆牙要保持零蛀牙。若乳牙沒有蛀蝕,而且咬合沒有問題,能正確咀嚼吞嚥,那麼,恆牙也會順利長齊。

42.十二歲前的口腔狀態,跟人格形成、智能和運動能力皆有密切關係。好好咀嚼進食的孩童,身體的能力和學習力會變好。

43.在斷奶期,重要的是嘴唇,尤其是上唇。幼兒的『咬』,並不是在口中咬,而是用嘴唇捉著咬。然後,利用前牙和後牙咬到軟之後,再吞下去。

44.餵離乳食品時,很重要的是要一邊注意上唇一邊餵。要促使幼兒用上唇去捕捉食物。重點是,給食物時不可放入口腔深處。

45.餵離乳食品時,要意識到『咬』和『吃』始於嘴唇。用湯匙餵離乳食品時,要從下方拿到嘴邊,放在下唇上。讓幼兒用上唇捕捉含住,然後慢慢抽走湯匙。

46.幼兒藉由咬和吸吮,將感覺傳遞到腦部來學習。

47.咀嚼力差的兒童「嘴巴會開開的」,容易罹患牙周病。

48.「牙齒是自零歲起日積月累的結果」,一顆牙齒據說價值一百萬元。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張蘊心自由工作者/社工師/薩提爾溝通模式認證治療師/和諧粉彩正指導師/生涯設計師/長照諮詢師/A.PLUS優卓 & Wiley Everything DiSC®國際認證顧問/芳療保健師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電影看人生】在車上與凡尼亞舅舅

近況報告!!

日更365-20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