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书写地方 · 第四天
上野公园
IPFS
在东京,最愿意和家人一起去的地方,是上野公园。这里很特别,四周高耸的楼宇把这里凸显得普通天国一般。在这里,我们也留下了最平常,也最密集的生活痕迹。
多年之前。妻子刚来日本求学,放弃了国内原本安稳的轨道,每天在房间里备考、自学日语、在便利店打工。周末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放松方式,就是陪她去上野公园走走。
夏天的鸽子成群,麻雀甚至会飞到她的掌心讨食。池边祭典的啤酒香味,能越过整片不忍池飘到对岸,烤鱼一排排码立在烤架上,热火朝天。夜里,如果不赶时间,可以走到路边那一带,亭台倒映在池水里,月亮照下来,水面泛着淡淡的金光。
她后来如愿被录取,有了姐姐,随后毕业,再入学,有了弟弟,随后毕业,再入职。这片池水,成了我们家庭地图的坐标:遛娃、划船、动物园、樱花季的野餐,总会计划在这个区域。
再往后一点,姐姐大了,有自己的小伙伴。春天的某个午后,几个小孩手牵着手,从动物园门口走进去,一边讨论火烈鸟吃什么,一边抢着看企鹅喂食。我们坐在长椅上看着,也不说话。就只是看着。

江户时代的这里是寛永寺的寺域,曾经的“东之比叡山”,是德川家的菩提寺。明治维新后战火摧毁了寺院大半,后来改建为公园,成了日本第一批“近代公园”之一。战后的年代,上野也曾是漂泊者聚集的地方,生活艰难的人在这里栖身,如今却再难看见背着全部家当的流浪者。
池名叫“不忍”,一说是因古时这地长满忍草,也有一说是佛门慈悲,不忍众生受苦。无论哪种,都像极了这里的气质——安静、包容、不打扰,悄悄地安慰你,不多说话。
这块地,从神佛、到战火、到市井,接纳的历史一直很多。
而我们的家庭,也是其中一朵池水莲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