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祁賓鴻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专访王立本|俄乌冲突战线大解析:开战计划或始于2014年

祁賓鴻
·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世界时刻关心战况进展。开战第一天,俄军攻势闪电行进,予人现代化军事冲突之感,胜负揭晓或将以“小时”计;然而伴随乌克兰拒不屈服,俄军推进缓慢,人们对冲突的结束预期回落至以“日”计算;此后战况未有显著突破,“谈打交织”成为常态,外界对结果的预期又回归传统战争模式:以“周”计算。但即便如此,由于北约各方不愿正式派兵协助,乌克兰眼下丧失了战场主动,虽能固守,却极难长期抗阻俄军。
而在正规军事冲突外,诸如“亚速营”(Azov Battalion)等极端组织也进入人们视野,其在乌东的长年暴行,成为普京(Vladimir Putin)发兵乌克兰的两大口号之一:“去军事化”与“去纳粹化”。而今次冲突上演的“民防”与“巷战”场景,亦在台湾引发热议。针对俄乌冲突的军事议题,《多维新闻》采访到任职于湖北黄冈师范外国语学院,专研抗日战争、近代中外军事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王立本教授,剖析战况发展与前景,此为系列专访第一篇(共二篇)。

系列专访第二篇:专访王立本|乌克兰人英勇牺牲难挽家园破碎 台湾应看到两大启示

多维: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前,俄军已在乌克兰边境两次陈兵,但当时各界普遍判断俄罗斯不会发兵入侵,故普京正式宣布行动后,全球震惊不已。您认为促成俄罗斯动武的关键为何?此次军事行动计划,最早可能在何时成形?

王立本:这一次俄罗斯出兵乌克兰,确实出乎全世界大多数专家的预期。大家预期俄罗斯主动开战的可能性不高的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对俄罗斯本身整体国力的认知。人们认为这个国家经过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经济制裁,近5、6年来状况不佳,故应不会在还需与欧洲维持油气交易、维持本身经济需求的当下,大胆开战,因为这势必会招致西方世界更大规模的制裁予抵制。

我个人认为,会让普京选在这时动用武力的主要原因,是他看不到乌克兰有放弃加入北约的迹象;拜登(Joe Biden)上台后,布林肯(Antony Blinken)甚至出访基辅,这加大了俄罗斯的焦虑。或许是因为上述原因,让普京研判不在这个时候出手,万一未来乌克兰真的加入北约,俄罗斯将更陷被动。

如果由比较长远的视角来看,很可能2014年顺利占领克里米亚以及支持乌克兰东部亲俄民兵势力逐渐壮大之后,莫斯科就已经做好了全面开战的计划。

多维:冲突持续至今已将近1个月,不知现在战况如何?您认为俄军与乌军谁较占优势?

王立本:以台湾现在主流媒体的报道来看,似乎乌克兰屡屡挫败了俄罗斯的进攻。但实际上开战到今天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俄罗斯已经成功光顾了在乌克兰东部的占领区,而且也几乎将乌东与乌南两块连成一片。对于基辅周围也形成半包围圈,所以俄罗斯在军事上还是有明显的优势。然而乌克兰的军人至今还能顽强抵抗,也是很让人敬佩。

目前主要的作战,是集中在马里乌波尔(Mariupol)以及哈尔科夫(Kharkiv)这两座城市的争夺。前者是要将乌南、东彻底打通,形成一个完整的占领区,看起来也快要做到;后者是东部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一作有象征性的历史城市,如果拿下基本上东部的作战可以说宣告完成。我个人判断,俄罗斯将会在这两个战场取得完全胜利后,才会开始真正进攻首都基辅。

多维:此次军事行动,亦是对俄军多年军改的成效检验。单就军事的战略与战术层次来看,不知您认为俄军此次表现如何?

王立本:首先以战略层次来看。这一次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之所以进展比一般预期要缓慢,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因为投入在广大东部、南部战场上的俄军,总共只有19余万左右,另外大约还有4万东部民兵。总体来说,在乌克兰这般广大辽阔的战场上,前述作战人员的数额并不算多,而且又分散在三个战场之中,两种原因相叠加,使得俄军的进攻比较没有重点。

第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以过去俄罗斯军队所擅长的装甲部队大纵深突破来看,如果开战之初,装甲部队就直接从白俄罗斯切入乌克兰西部的战略城市利沃夫(Lviv),砍断乌克兰与西欧地区的联络,对首都基辅形成一个大包围圈,那么今天的战局可能就会是完全不同的景况。而俄罗斯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我个人研判,恐怕还是出于政治原因,因为如果这样做虽然可以围起大包围圈、取得战场优势,但也会切断来自西欧的人道物资供应,也会有大量难民无法逃走,平民的伤亡会非常大,可能会对莫斯科形成非常巨大的政治压力。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在这场战争当中还是动用了不少精密武器,包括小型的战术弹道导弹,与一部分的巡航导弹,以精密制导的方式对乌克兰重要的军事以及城市内目标进行打击。但是总的来说,俄罗斯在使用的数量以及精准度上还是不如美国,无人机的数量也不多。此次俄军还是比较偏重于过去的传统作战方式,以武装直升机以及装甲部队立体掩护向前突进。


原文发表于2022/3/21《多维新闻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