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众的自由职业者,都在做什么?
大家好,我是林安。
这篇文章是「自由会客厅」杭州场活动的部分参与者发言。
第一篇,我挑选了3位比较小众的自由职业者,分享他们如何从0到1走上自由职业,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的经验。
关于人生目标、精力管理、转行契机等等。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人,在用你意想不到的方式生活着。
希望他们的人生经历,能给你带去一些思考和启发。
金小鑫
科学发声教练
我是播音专业毕业的,本身就对声音这块比较擅长,也热爱声音的表达,毕业前后我在杭州之声和内蒙古新闻广播做了主播,但是因为不喜欢体制内重复性的工作,2016年的时候辞职开始自由职业。
其实在大学期间我就已经在自学新媒体的知识接触了这个圈子,当时也和一些平台合作做了几档网络节目,数据不错,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经历和积累的资源,我决定做自由职业后的第一个方向:
开始做自媒体播客孵化平台,招募和培养了几十名播客主播,将产出的节目分发各大平台,来获得流量。
做了一年多节目全网快一亿播放量,那会觉得我好牛逼啊,陷入到一种数据陷阱,一顿操作猛如虎,一年赚了两千五。
我想我面临了一个差不多所有自由职业者都会犯的问题:你热爱的事情不能让你赚钱怎么办?
我给自己的答案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我在培养主播的时候,帮助很多人面试成功和成为职业声优,恰好那个时候知识付费非常火,所以我制作了一套零基础声音美化课在荔枝微课发布,没想到被荔枝微课官方推荐,一个月赚了2万。
后续这套课又受邀发布在网易云、懒人听书等音频平台,都给了我首页推荐,三个月课程的销售额差不多有10万,那个时候我就决定我应该把自己的职业方向定为声音教练,专门教初学者改善发声。
但是我明白这套爆款课依靠的是平台流量,不具备持续性。但我自己一个人做流量也不现实,所以我决定采取线上小班课形式:针对性更强,单价也更高。
在招生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有声音训练需求的学员中,一大部分是教师职业,他们用声强度大,缺乏护嗓,导致喉咙发痛甚至患有声带小结。
根据这个情况,我把小班课主要分成两个方向,一个科学发声基础班,一个声表达进阶班,满足了绝大部分学员的需求,招生方面我主要依靠更有经验的有声教学内容分发传播。
由于内容垂直专业,各个平台粉丝量和粘性都在逐步上升,截止目前,已经成功开设了72个基础班和15个进阶班,每月学员在50人左右。
目前我的教学模式比较成型,会根据学员需求继续拓展和优化发声班,比如新增普通话班、配音班等,让参与学习等新老学员可以感受更明显的进步,增加对我的信赖和认可,可以有效提升课程的二次转化。
另一方面,在内容传播上保持更新,优化视频质量,根据不同的传播平台制作不同方向的内容,以便获得更多流量,吸引粉丝关注,引导至私域流量,促进转化。
我是一个相对比较自律的人,对生活有自己的规划。很多人说自由职业者很难将生活与职业分开,但是我喜欢把两者结合在一起。
声音是和人的情绪息息相关的,只有我保持一颗积极的平和的心,才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声音的能量。
能保持下去的生活方式,一定是可以不断给你提供正向反馈的,我可以做到每天保持运动,投入工作,沉浸学习,专注上课,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我不怎么考虑怎么保持下去,只想保留一颗赤子之心,做好自己该做的,接纳每一种状态的自己,就像我微信从来没改过的个性签名:要永远是少年啊魂淡!
梁丹丹
人生教练
我叫梁丹丹,目前是一名人生教练。
做自由职业以前,我在一家上市互联网公司做商务,每天打交道最多的人就是产品经理和开发总监。这段经历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也行青年”的苦恼:可以做,但是就差点意思。
说实话,这份工作算是我职场生涯的巅峰了,行业、公司、领导、同事、待遇都没问题,但就是特别不舒服,感觉像坐在宝马里哭。
而业余时间做些自己热爱的事情却让我感到心流体验和成就感,这些在本职工作中是没办法满足我的,所以选择在自行车上笑。
可能正是因为体验了一份完美的工作,才促使我向更高的精神需求去探索了。
于是我践行《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中的内容,深度采访了10个领域的人,他们是我向往的榜样——把热爱和兴趣变成了每天在做的事业。
在这过程中,我也不断从横向和纵向去了解发现自己的天赋,深度和自己沟通,走进自己的内心去认识自己。
体验100件新鲜事,去认识有趣生动的人。逐渐发现自己对于为他人赋能、深度沟通、提问、直觉、疗愈、预测等方面有自己的天赋,而且和自己的使命方向深度融合。
疫情期间,我还师从哈佛商学院创业家学习了精力管理,3个月时间养成了精力管理的好习惯,所以自由职业后,平衡工作生活的关键在我看来在于精力。
我一般会给自己锁定圆圈日,这一天是用来独处,不做任何和工作相关的事情的。
通过长期的精力波点图记录,我已经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段是高峰时段,于是就在这个时间段安排工作。
铂金时间安排自己的思考和输入以及输出,社交时间我放在生活和工作的临界点,做为中间的平衡。
裸辞前是我最焦虑的一段时间,那时候每天后半夜才睡,各种纠结和徘徊。裸辞后反而像出狱了一样完全放飞自我,目前没有任何焦虑的时候。
我给自己一段GAP的时间做自己想尝试的任何事情,去见自己想见的人,体验自己想体验的新鲜事和多彩的人生。
根据以前焦虑的经验,我会写日记,找价值观相近视野高于我的人聊天,采访我想成为的榜样,以及我会请我的人生焦虑帮我解决问题。
于是,我的社交圈大大的扩大了范围和种类以及圈层。
以前工作忙,圈子都是互联网公司的产品、技术、运营从业人员。自由职业后,我开始随心所欲的去链接有趣的互动和有趣的人,这中间又衍生出更多在我曾经视野和眼界以外的人冒出来,让我看到更多的活法和更生动的人生。
即兴戏剧、身心灵领域、摇摆舞、自由潜水创业者、投资人、互联网大厂出来的创业者、小而美细分领域的主理人等等。我社交圈的物种更多样了!而这当中竟然主动找上来很多想一起做事情的机会。
人生教练的客户群体是积极主动的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我拓展客户的方式就是做好自己。
我没有进攻式地去开拓客户,可能正因为没有目标,反而在很多新环境新场合认识的朋友,居然都主动找到我要体验教练咨询。
可能人生教练的状态本来就是自己的招牌菜和个人品牌。日后我打算从一些公益咨询和社群的建立做起,以及和同频的人共同发起些定向主题的活动去给他人赋能。
虽然我目前是GAP的状态,但是使命和原则方向大概心里有数。
我认为个人的使命远景值得花很长时间去规划,因为后续的时间精力以及目标都要围绕着它。
目前我的使命方向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自己。
可能是自己的特殊经历,尤其今年裸辞后,我发现我这么多年才做自己,虽然有些任性吧,有些没有让身边的家人满意,但是我真的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淋漓的感觉。
做自己太爽了,哪怕按照自己的想法过一生也没有活成世俗意义的成功,但是至少从心理到行动上都忠于自己的内心,不负自己!
当人们做自己的时候,是最有天赋最有行动力,心情和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不再为他人和条条框框而活,这是我非常希望看到的。
至于商业模式,我遵循《能断金刚》里极致利他的种子法则,想要的先给予,商业可以是赚钱的,也可以是安心享受财富,获得精神的充实和满足。
冼小红
独立旅行设计师
过去十几年我常常一个人出门,有出差也有个人旅行。
我在旅途中很专注,喜欢观察周围的环境,记录日出日落时间。早期智能手机还没出的时候,就自己画地图、设计线路。
到了当地,因为对酒店和特色民宿感兴趣,会一家家看过去,回来再记笔记画图。有时同一个目的地,我会反复前往,优化出最佳路线。
我不介意同一个地方一去再去,相反我很喜欢这样的方式,深度带来更宽阔的认知边界。
长期以往,就锻炼出了我收集分析信息、快速适应陌生环境和临时应变的能力。
2017年我去了埃及,在卢克索,我想坐尼罗河游轮到阿斯旺,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准确信息。
我想到五星酒店门口应该有旅行社,五星酒店客人也是游轮客群。果然, 在索菲特传奇酒店外有一家旅行社,员工给我看Youtube,看各个游轮的房型、甲板风景、餐厅。但行程体验如何,一无所知,我心想就当一回小白鼠吧。
上船后只有我们两个亚洲人,我问一个意大利老人他怎么找到尼罗河游轮,他说在意大利旅行社买的半包式度假产品。先飞开罗游玩,再飞卢克索游玩,有车送到游轮上。
开罗是自由行,因为他之前来过开罗,其它的机票、酒店、卢克索游玩、用车、游轮船票全包含,真省心啊。
我就想到我也需要自由组合的定制产品,需要精准的信息和线路方案。
有需求就有市场。
回国后,我马上去了解定制旅行,我想成为旅行定制师,这是个新行业,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
直到去年夏天,有个旅行定制师社群举办“定制游怎么收咨询费”线上辩论,我第一次听说了指南猫---国内唯一可提供纯行程设计的平台,按天收费。
我马上去报考,通过考试和电话模拟测试后,成为一名独立旅行设计师。
我之所以选择自由工作,是希望可以灵活掌握工作时间,既能通过专业技能谋生,又有更多时间走访目的地。
十多年在路上的经验告诉我,深入了解一个地方,需要呆的足够长,才能看到更多细节。
旅行设计师的工作,就是为客人提供旅行目的地的专业经验和解决方案。
客观的说,眼界和见识的积累,需要很多钱。不管你承认与否,旅行是一个技术活,去一个地方旅行,想要获得深度旅行体验,除了长期的智识积累,丰富的旅行技巧和经验也是必需的,只能在一次次的出行中检验和沉淀。
专业、经验丰富的旅行设计师,很稀缺。
成为独立旅行设计师后,我重新回目的地采集信息,自己走的线路和给客人的线路,不完全一样,要回到现场从多个角度去体验和勘察。
钻研线路做笔记的爱好,我从未想过意义和目的,只是喜欢,坚持了十几年,爱好变为工作,仿佛冥冥中的天意。
自由职业者这一词,在西方原指的是医生、 律师、作家一类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士。在《只工作,不上班》这本书中,成功的例子几乎都是在某一领域有了一技之长,并比别人付出多倍的努力打磨自己技能的人,这背后是高度的自律。
“专业的技能+努力+自律”,才能将自由工作这一生活方式持续下去。
今年疫情旅行行业受到很大冲击,却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可以静下心研磨线路,建资料库,实地考察。
这都是重要的基本功,平时没有时间去做。今年我每一笔订单都做的非常扎实,两个客人写了很长的好评,八月份平台第一次做设计师战报,我成为邀请定制率第一的设计师。
虽然订单单价不高,也没奖金,但我很开心,因为在今年困难的情形下,我仍然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个行程设计,得到认可。
如果逆境中都能坚持做好,以后旅行恢复了,我会走的更远。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会客厅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个不上班的人」,持续调研跟踪自由职业、数字游民、远程办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众号/小红书/b站:林安的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