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下集》婚姻間的男女思維
前陣子,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是——《童話故事下集》
這部劇引起了許多反思,尤其是關於婚姻中的相處與期待,
甚至,不少人建議步入婚姻前,應該與另一半一同看這齣劇,討論彼此的價值觀與想法。
這樣的討論,或許能幫助情侶們更了解彼此對關係中的界限與期望。
身邊就有一對情侶,男生陪女生一起看這部劇時,
每當劇情發展到某些情節,女生總會忍不住對男生說:「怎麼可以幫其他女生……!」這樣的反應。
讓我不禁思考,在《童話故事下集》中,林宜玲她不斷與先生曾學友,提出自己對於未來家庭的想法。
然而,她的先生卻遲遲沒有做出相對應的行動,或是回應還未行動的原因。
或許每個人心中對於理想的婚姻、家庭,都有一些既定的期待與感受,
其中,伴侶之間的互動不僅是維持彼此間的情感和諧,更是連結雙方家庭的重要橋樑。
因此,與伴侶間的信任及理解,有時是透過一次次的爭執逐漸累積而成。
但也有親密關係,因為不斷的磨合,最終將彼此的感情消磨殆盡。
在《童話故事下集》中,也可以看出這點。
在故事的最後出現意想不到的反轉——她的先生,曾學友,為了更了解妻子的內心世界,特意下載妻子公司所研發的靈魂伴侶交友軟體。
並且將個人資訊全部設定成妻子理想伴侶條件,並成功與她配對,透過第三者角度,更深入了解她的內心想法。
或許這齣劇,乍看之下以為是女性思維角度出發,但細細一看,可以發現男性思維也悄然融入其中。
像是曾學友為什麼會想下載靈魂伴侶交友軟體,以及特意將個人資訊全部設定成妻子理想伴侶條件,煞費苦心與妻子配對成功呢?
然而,在劇情的尾聲,他說「我是真的想知道妳在想什麼。」
這句話反應出,他對於妻子的不了解、懷疑自己是否能滿足妻子的情感需求,以及他在婚姻中對於親密關係的焦慮。
所以,在親密關係中,並不會是只有一方感到挫折或是焦慮。
然而,當愛情步入婚姻,激情逐漸被日常瑣事取代,如何在「理所當然的陪伴」與「維持戀愛時的悸動」中取得平衡呢?
或許,唯有與伴侶坦誠交換彼此的想法,才能找到答案吧!
你的想法是什麼呢?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