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投資》:以 NFT 重新定義數位出版

許明恩
·
·
IPFS
·

如果你是 2022 年加入區塊勢的讀者,應該曾經收過一封簡短的歡迎信。信中我推薦了兩本書,分別是《區塊鏈社會學》和《以太奇襲》。2023 年我還會再加入另外兩本,分別是《元宇宙》以及這篇文章的主角 —— 《所謂「我不投資」,就是 all in 在法定貨幣》。

《我不投資》將在下週五(11 月 11 日)正式出版。現在已經有試讀本,也能用 9.9 美元透過信用卡搶先預購。如果你用 Apple Pay 或 Google Pay 付款,流程大約只要 5 秒鐘。填寫 email 信箱,連收件地址都不用,就能完成購買。

等等,沒有收件地址,書要寄到哪裡去?你的信箱和你的錢包。信箱收的是 pdf 和 ePub 文件,不僅可以自己讀,還可以自由轉傳。而錢包收的則是 NFT,是專屬於購買者的數位憑證。沒有紙本書,沒有實體通路,甚至連「出版社」都是 DAO。這篇文章討論《我不投資》如何以 NFT 重新定義數位出版。

電子書

紙本書不管從哪個通路買,帶回家的產品都一樣,大多數人都是挑便宜的買。但是在買電子書的時候,通路比價格更重要。在博客來買的電子書,就只能使用博客來的 app 開啟。在 Kobo 買的電子書,只能用 Kobo 的 app 閱讀。各家書店都有自己開發的閱讀器,使用體驗當然也不同。

究其根本,出版業是為了解決電子書潛在的盜版問題,才將電子書與書店閱讀器綁定。讀者無法任意轉移電子書,連借給朋友都不行。比紙本書嚴苛的使用規則,讓人懷疑這到底是不是自己花錢買來的。從 3 年前微軟關閉電子書商城,就能看出這些書只是「借放」在書店的閱讀器。你的電子書不是你的。

根據微軟的公告

自 2019 年 4 月 2 日起微軟商店中的圖書類別將會關閉,使用者將無法再購買新書。從 2019 年 7 月起,所有使用者買的電子書將無法再閱讀,但你會獲得當初購買這些書籍的全額退款。如果你在 2019 年 4 月 2 日之前曾在自己購買的書籍中畫線、寫上註釋,您將在退款時收到額外的 25 美元補償金。

微軟之所以能從遠端剝奪用戶手上的電子書閱讀權限,是因為這些電子書受到數位版權技術(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的保護。微軟並沒有真的把書刪除,而是關閉 DRM 伺服器。用戶手上的電子書無法完成認證,一夜之間就成了盜版,再也無法閱讀。

雖然微軟以原價收購被用戶畫線、寫字的「二手書」聽起來相當有誠意,但讀者可能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為微軟退的不是現金,是微軟帳戶裡的點數。如果有人曾經拿著電子書找原作者以 Apple Pencil 簽名,金錢恐怕也難以彌補。

電子書的發展之所以這麼畸形,是出版業將紙本邏輯套用在數位內容產生的結果。文字已經高度數位化,出版業卻沒來得及轉型。只是先替電子書加上諸多限制,將電子書變成更像是紙本書的樣子。這讓書店的商業模式得以繼續運作,讀者也不用重新適應。只是買電子書之前,最好要有書隨時會「被退款」的心理準備。

現在《我不投資》的作者高重建自告奮勇。他寫了一本內容相當有啟發性的書之後,還拿自己的作品做實驗,探索數位出版的新樣態。

NFT 書

根據高重建的敘述

《所謂「我不投資」,就是 all in 在法定貨幣》談的是分散式金融,實踐的是分散式出版。當你預購本書,會於正式出版當日,即 11 月 11 日,透過郵件收到 ePub 和 pdf 檔,同時得到換領本書 NFT 的資格。書的 ePub 和 pdf 歡迎轉發給朋友,讓更多人獲得相關知識。

有別於粵語中「翻版」的原意,「翻版」不是「盜版」,並不違法。然而,翻版雖然不是盜版,卻也不是正版。唯有 NFT 的持有者,手上的 ePub 和 pdf 才是正版。購買正版是一份美德,是能力所及的讀者該付出的一點承擔,代表著對作者的支持,對知識、報導和創作的尊重。翻版是傳播,正版是應援;傳播的同時,不要忘了鼓勵對方購買正版,讓正念 pay it forward。鼓勵正版,允許翻版,消滅盜版,是《所謂「我不投資」,就是 all in 在法定貨幣》分散式出版的核心理念。

分散式出版是全新的數位出版模式。

當前出版業為防止盜版,將電子書「關」在閱讀器裡,卻犧牲消費者轉移和收藏的基本權益。《我不投資》不僅不擔心盜版,而是根本就沒有盜版的存在。內容都已經完全公開並鼓勵讀者轉傳,還能怎麼盜版?

只不過,作者和出版團隊也不是打算喝西北風。雖然內容完全公開,作者仍然希望人們在轉傳的時候,鼓勵對方購買正版 —— NFT。這顛覆當前人們對於正版與盜版的認知,作者則用「翻版」來代稱那些沒有 NFT「加持」的 pdf 內容。

乍看之下這個模式很笨。我相信仍然是「免費仔」佔大多數。不花錢就能看完全部內容,誰還要花錢買 NFT?但這是以紙本邏輯來看待數位內容。紙本的特色是複製成本較高,也因為轉移較易受到地理限制,順勢讓內容與付費可以綁在一起。沒付費就看不到內容,是從紙本出發的商業模式。

數位的複製成本近乎是零,內容也可以隨時透過網路轉傳。高重建選擇發揮數位內容的「天性」,讓 pdf 與 ePub 內容透過網路散佈,並改為將「支持」與付費綁在一起。反過來說,沒有付費就不是這個語境下的支持,而只是閱讀或傳播。

第一次聽到或許會覺得奇怪。但仔細想想,這是將閱讀、支持的需求分開來。資訊渴望流動。與其將資訊以付費牆擋起來,不如讓它在網路上自由散播。從更廣大的群體裡,找到更多理念相近的支持者。只要群體足夠大,最終創作者從支持者獲得的收益,未必會比「消費者」來得少。

最終創作者不僅賺到了錢,也成功將內容遞送出去。從結果來看,分散式出版有可能會是更適合數位內容的全新出版模式。但出版只是第一步,如果未來有更多作者採用分散式出版,花錢買書、書店賣書,甚至到圖書館借書的意義可能都會和現在不太一樣。

重新探索

《我不投資》先天就是一本電子書。如果人們要將內容列印出來變成紙本,我相信作者也不會反對。

當內容能自由地以數位或紙本傳遞,人們買書的行為就從消費變成了支持。原本買書的通路 —— 書店 —— 功能也得跟著改變。而當內容可以在網路上自由流通,書店還剩下什麼價值?

其中一種可能是策展(curation)。沒人敢聲稱自己看完市面上所有的書,至少在他說這句話的同時,世界上又有好幾本新書出版了。電子書的出版成本比紙本書更低、流程更單純,未來讀者的選擇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讀者的時間有限,得靠「書店」幫忙篩選。但書店不再僅限於誠品、博客來這些通路,YouTuber「啾啾鞋」的說書節目提供的也是篩選好書的服務。人們透過他的節目認識更多好書進而支持創作者,當然也符合未來「書店」的定義。每位 KOL 都是一家書店。不難想像,到時候創作者也得與這些新興的書店分潤,這就是加密貨幣、智慧合約再擅長不過的領域。

此外,圖書館的借書服務也會被賦予全新意義。我常覺得在圖書館網站借電子書很奇怪,尤其電子書顯示被借光的時候更荒謬。數位內容難道不是複製就好了嗎?這就是將紙本邏輯套用到數位內容的怪象。

當學生未來都可以在網路上獲得書本的全部內容,他們到圖書館借的是什麼?或許是參與讀者聚會的 NFT 吧!

高重建不是在顛覆出版業,單憑一己之力哪有可能。他是以現有的科技工具包含 pdf、ePub、電子郵件和 NFT,重新探索一套更直覺、符合數位「天性」的全新出版模式。


區塊勢是由讀者付費訂閱來維持營運的獨立媒體,內容不接受廠商業配。如果你覺得區塊勢的文章不錯,歡迎將它分享出去。若行有餘力,也能以定期定額支持區塊勢營運。若想查閱過往的出刊內容,可以參考文章列表

Writing NFT

👉 點此收藏 👈

延伸閱讀

【讀書會】區塊鏈社會學 ft. 高重建、葛如鈞、王琍瑩

【受訪】《以太奇襲》:翻轉世界的加密龐克狂想 ft. 迷誠品 Podcast

一句話定義元宇宙:上帝的帳本與自由的代價 ft. 寶博士葛如鈞

Writing NFT:不到 1 元,就能以出書的規格發行數位創作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許明恩《區塊勢》創辦人|LikeCoin、Desmos 驗證者。寫作當飯吃,目前都有吃飽。也有主持 podcast 節目,錄音是最近的愛。 買酒的速度比喝酒的速度快,家裡沙發底下是酒窖。最愛 Moscato。最遠去過巴西,最驚奇是在亞馬遜河游泳、釣食人魚,兩件事分開做。 沒爬過玉山,單車環島騎到一半,成功泳渡日月潭。以穿短褲上班為傲,衣櫥沒有大格子襯衫。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Giveth 公共資助:GIV-a-Palooza 個人投票紀錄

我們對捐款的理解,可能是錯的 ft. Giveth

[Governance Proposal] Migrate LikeCoin to Ethereum OP Ma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