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歐陽風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節錄《影子戰爭》中國的海上野心

歐陽風
·
·
中國與俄羅斯一樣,肆無忌憚藐視國際法,使用武力獲取戰略利益,採用逼近戰爭的手段。然而,相較於俄羅斯,中國獲取戰略利益的手法比較細膩,比方說,不像俄羅斯在烏克蘭那樣,中國軍隊幾乎沒有發射一槍一彈就達成目標,在南海取得新的領土。

中國的南海野心

  在菲律賓的克拉克空軍基地(Clark Air Base),跑道上的 P-8A 海神反潛巡邏機與停在附近的 737 商務客機,乍看之下實在難以分辨。P-8 是以波音 737-800 的骨架打造而成的,看起來不像軍用飛機,反而比較像租賃噴射機。近看的話,軍事特徵就變得比較清楚了。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同事珍妮佛.里佐(Jennifer Rizzo)、查爾斯.米勒(Charles Miller)和我,是第一批獲准登上要去執行任務的 P-8。當時是二○一五年五月,美國與中國關係日趨緊張,因為美國發現中國在南海以空前的速度加快造島活動。

不久前這三個礁還只是不適合人居住的礁岩,退潮時僅稍微露出水面而已,然而,從二○一二年起,中國迅速將其改造為人造島嶼,美國擔心會變成永久的軍事設施──「不會沉沒的航空母艦」。這三個礁距離中國海岸線大約六百英里,有六個鄰國都主張擁有這片水域,包括菲律賓。菲律賓是美國的盟國,美國必須協助菲律賓抵禦一切軍事侵略。

挖泥船造島的規模和速度令人瞠目結舌。在兩年內,中國把渚碧礁以及永暑礁和美濟礁這兩個鄰礁擴大了兩千英畝,相當於超過一千五百個足球場。那是工程奇蹟,建造在水深三百英尺的水域上。

  「我們天天都在看這個。」麥克.帕克(Mike Parker)上尉面露微笑告訴我。帕克上尉是 VP-45 海上巡邏隊的指揮官,又稱鵜鶘中隊,原本駐紮在佛羅里達州的傑克遜維爾(Jacksonville),後來又移防到日本的厚木,由六架新的 P-8 編成。

  「我猜他們連週末都沒休息。」他說。

  機組人員把 P-8 的高解析度攝影機對準下方的工程現場,透過近照來評估工程進度。挖泥船的泥泵吸起海底的沙子,接著像巨型消防水管一樣,把沙子噴到礁岩表面。他們的工作十分有效率:在表面建造新地,同時在下面挖深港。

  我們離開渚碧礁的領空之後,很快抵達永暑礁了,相距只有幾分鐘的飛行時間,中國在這裡造的地最廣。這裡的地造好了,中國正在打造完備的海空基地。

  在 P-8 的高解析度影片攝影機上,我們可以發現預警雷達設施、軍營、管制塔和機庫,機庫十分堅固,能抵禦空中轟炸。機場跑道長得可以停放中國全部的戰鬥機和轟炸機。新島嶼周圍停滿中國軍艦,形成一道周邊防禦。

  「海面上明顯有很多船來來去去。」坐在副駕駛座上的麥特.紐曼(Matt Newman)少校告訴我,「中國軍艦,還有中國海岸防衛艦。它們有配備對空搜索雷達,所以它們很可能正在追蹤我們。」

  中國挖泥船繼續挖深水港,「不會沉沒的航空母艦」幾乎要完成了。

  中國曾經再三承諾不會將這些島嶼軍事化,然而,即使從一萬五千英尺的高空也看得出來,那些承諾都成空了。即使島上興建工程繼續推動,就像《星際大戰六部曲:絕地大反攻》(Return of the Jedi)裡尚未完工的死星,這些島嶼已經在執行軍事任務了,其中一項就是警告外國軍艦與軍機離開。

  其實美國指揮官告訴CNN,中國蓋得愈多,中國海軍就愈頻繁挑釁、警告美國軍機離開。P-8 的機組人員就是專門應付這些「挑釁」,準備在必要時應變。不久後,駕駛艙裡的無線電就發出靜電音,接著傳出說話聲,說著帶著中國口音的英語:「這是中國海軍。這是中國海軍。……請立刻離開,以避免誤解。」

  「我們遭到挑釁了,是中國海軍發出挑釁的,我十分確定是從岸上傳來的,是這裡這座設施。」帕克說的時候,手指著永暑礁上面的一座預警雷達站。

  雙方開始冷靜正式溝通,中國海軍話務員聲明這裡是中國的領空,警告美國飛機離開。美國駕駛員聽完後,唸出事先準備好的文稿,解釋我們是美國飛機,飛行在國際水域上方的國際空域。

  之後的半個小時,美國海軍的飛行機組人員和中國海軍透過無線電展開唇槍舌戰,雙方各發話八次。每交鋒一次,我就感覺中國無線電話務員愈發火大,他最後一次發話時,氣呼呼叫嚷:「這是中國海軍,……離開!」

  美國海軍擅長應付這種場面,但是民航機的飛行機組人員就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了。南海的空域有許多商務客機經過,交通繁忙,有些往返於亞洲城市之間,有些從亞洲城市到歐洲和西方。中國海軍警告 P-8 八次,我們聽到第一次不久後,一名達美班機的駕駛員就在同一個頻率上說話,趕緊澄清他的飛機是商務噴射客機。這種場面可是會讓民航機駕駛嚇出一身冷汗吶。

  P-8 裡的氛圍既冷靜又自信。但美國海軍告訴我,中國愈是擴建,中國海軍的挑釁就愈囂張跋扈,美國飛行機組人員已經準備好面對更危險的挑釁了。一旦中國把飛機部署到島上之後,美國飛行機組人員就要開始遭遇空中攔截。

  P-8 飛行機組人員很清楚隨時可能爆發衝突,中國抗議愈來愈強烈,美國空中偵察和海上巡邏愈來愈頻繁。兩國的立場看似水火不容,中國認為這些島嶼是主權領土,聲明擴建島嶼的決心「絕不動搖」;美國則認為這片水域和空域是國際的。在 P-8 上,實在很難想通要怎麼解決那些歧異。

 「九段線」

  從空中看南海,和平寧靜,一片廣袤的藍綠色,似乎較適合島嶼度假,而不是戰爭。事實上,這片水域交通流量非常大,價值非常高,全球數一數二,全球大約百分之六十的貿易商品都是由商船通過這裡運載。這片水域涵蓋部分亞洲漁獲量最多的漁場,海底下蘊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仍舊未開發。因此,原本不適合居住的礁岩和沙洲突然間變成了珍貴的不動產。

  南海是許多國家爭奪領土主權的戰場,包括中國、台灣、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和汶萊。印尼雖然長久以來堅稱自己並沒有參與爭奪,但最近即在去年將專屬經濟區的水域重新命名,企圖與中國爭搶領土。為了證明自己才是主權的擁有者,各國都深入調查歷史,引用古代地圖以及好幾個世代以前的漁夫捕魚習慣。

  中國在這個地區所主張的領土最廣,北京仰仗的是所謂的「九段線」,九段線是一九四七年當時中華民國擅自在地圖上畫的界線,主張擁有幾乎整個南海。九段線從西北邊的海南島到東南邊的南沙群島,再沿著菲律賓的海岸線延伸到東北邊的台灣。中國的人造島就是主張那些領土最具體的表達。

  看在中國的眼裡,越南和馬來西亞提出的領土主張著實過分,於是首次把畫著九段線的地圖呈交給聯合國礁層界限委員會(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然而,九段線源自中華民國製作的原始地圖,而繼承中華民國的是位於台灣的執政政府。比爾.黑頓(Bill Hayton)指出,這是「中國政府史上頭一遭在南沙群島提出」這樣的主張,可能獲得國際法承認。

新創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接著採取進一步行動,透過一九五八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Declaration on the Territorial Sea),主張擁有更多領土的主權,包括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以及新脫離的台灣省。在之後的幾十年,中國繼續主張擁有現在九段線裡的許多領土,一九九二年透過國內立法,將其主張正式化,也因此與菲律賓和越南爆發一些小衝突。

  當然,美國自家的海岸線在千里之外,但美國想要維持現狀,也就是將這片水域維持為國際水域,讓國際貨船都能自由通行,最重要的自然就是要讓美國海軍能自由通行。就官方而言,美國對於爭奪領土主權的各國都沒有表達任何立場,美國幾屆政府的政策都是支持透過國際法以及多國協商來解決主權紛爭,反對中國和弱勢的小國雙邊協商,或是單方採取行動,包括建造全新的領土。東南亞的國家害怕北京仗勢欺壓,普遍樂見美國介入,捍衛在這片海域自由航行的權利。同時,北京也運用與寮國、柬埔寨和緬甸的密切政治經濟關係,防止東南亞國家協會採取有實質意義的反對行動,阻撓中國的活動。

  中國強調擁有南海水域的主權,是打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就一直如此。但在南海建造全新的領土倒是新的現象,這是大規模擴軍行動的其中一環,有人擔心中國是想要挑戰美國在這個地區的全面優勢。北京先是讓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下水航行;接著測試多彈頭核子飛彈;接著部署廣闊的飛彈網路,遏止美國軍艦接近;現在,正在建造離中國海岸相當遙遠的軍事基地。

  「我跟每個人一樣摸不著頭腦,中國在這裡到底要怎麼收尾。」麥克.帕克上尉告訴我。

  不論終局策略是什麼,至少中國的短期盤算一目瞭然:美國不願意為了這些島嶼開戰,所以中國可以為所欲為。美國的對策一直以來都是派船和飛機進入這個區域,證明水域和空域仍舊是國際的,船和飛機可以根據國際法自由航行。這些所謂的自由航行行動持續與北京在這個地區的活動較量,但這些島嶼不只沒有動搖,反而繼續擴建軍事設施。

 警惕中國的南海擴展

  中國的行動進展神速,歐巴馬政府憂心忡忡,邀請CNN記者和攝影團隊登上 P-8 進行任務採訪,就是要警惕世人中國的進展,讓北京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五月二十六日,我們一登陸就把報導從菲律賓發出去,該地區和西方全都以頭條報導,中國的反應異常激烈,外交部和人民解放軍的高官紛紛表達不滿。

  「這篇報導為什麼在過去幾個星期突然出現?南海有縮小嗎?」楊宇軍大校問道,「有人故意反覆炒熱這個話題,目的就是要中傷中國軍隊,誇大南海地區的緊繃局勢。我認為此舉可能是想找藉口,讓某個國家未來能採取行動。」

  「某個國家」就是美國,這點沒有人懷疑。中國企圖扭轉局勢,壓制美國,主張自己反制美國海軍「近距離監視」是「必要、合法且專業的」。楊宇軍大校說的沒錯,美國派飛機監視已行之多年,這次是自從二○○一年的海南高空撞機事件之後,美國和中國最公開的正面交鋒。

  幾個月之後,美國和中國的領導人為了南海爭議,再度爆發更加公開的正面衝突。二○一五年九月,習近平以中國領導人的身分首次正式造訪美國,歐巴馬公開向習近平表達美國關心的事。

  歐巴馬總統與習近平在玫瑰花園(Rose Garden)並肩而立,他說:「習近平主席,我國十分關心貴國在爭議地區的造地、建設和軍事化活動,貴國的做法讓該地區的國家更加難以和平解決意見分歧。」

  在這個外交關係緊繃的時刻,習近平沒有退縮,並重申根據歷史,中國確實擁有那些島嶼。「南海的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習近平說,「我國有權利捍衛領土主權和合法正統的領海權益。」

  然而,習近平也信誓旦旦地說,中國不會把那些島嶼變成軍事前哨基地,美國將此視為承諾。「中國正在南沙群島從事的相關建設活動,並沒有針對也不會影響任何國家,而且敝國並沒有意圖軍事化。」習近平說。

  中文的「意圖」這兩個字應該不算是慨然允諾不會軍事化,但是中國領導人罕見展現這樣的態度,結果在美國就被解讀成那樣。因此,儘管當時 P-8 的機組人員偵察南海所目睹的建造活動與習近平的承諾矛盾,白宮仍舊相信中國總書記的話。

  三年後,習近平的「承諾」看起來不只成空,而且帶有嘲諷的味道。到了二○一八年,即將擔任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菲利浦.戴維森(Philip S. Davidson)上將,到參議院軍事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作證,說中國在人造島嶼上部署了充足的軍事資源,能有效地對抗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行動。

  「在南海,人民解放軍在有爭議的南沙群島建造了各式各樣的雷達以及電子攻擊與防禦設施,包括在華陽礁、永暑礁、南薰礁、東門礁、赤瓜礁、美濟礁和渚碧礁。」戴維森上將在提交給委員會的書面報告中寫道,「這些設施大幅擴展了人民解放軍即時察覺領土、情報、監視、偵察與干擾的能力,範圍涵蓋大部分的南海,嚴重威脅美國在此地區的軍事行動。」

  戴維森上將作證時說基地都已經建造完成,就只缺駐守部隊而已。

  「一旦基地部署好軍隊,」他進一步警告,「中國將可以把影響力往南延伸數千英里,讓魔爪深入大洋洲。人民解放軍可以利用這些基地來對抗在該地區的美軍,部署於島嶼的軍隊也可輕易打敗其他南海爭奪國家的軍隊。」

  他的證詞裡還有這麼一段令人提心吊膽的評估:「簡而言之,不論發生什麼情況,中國現在都有能力掌控南海,唯獨與美國開戰除外。」

  「戰爭以外的所有情況。」這實在是影子戰爭的完美概述。中國是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這樣的戰略勝利呢?工程和軍事上的成就都十分引人矚目,在五年間,中國在具有高度爭議的水域建造了新領土,設立先進的軍事設施,全都在距離中國本土數百英里之外。而且中國這樣為所欲為,美國和鄰國幾乎都不敢強迫北京付出外交或經濟代價。為什麼中國能突襲成功,答案就是美國和盟國未察覺到一連串的警訊,沒有約束中國的侵略行徑。

  中國與俄羅斯一樣,肆無忌憚藐視國際法,使用武力獲取戰略利益,採用逼近戰爭的手段。然而,相較於俄羅斯,中國獲取戰略利益的手法比較細膩,比方說,不像俄羅斯在烏克蘭那樣,中國軍隊幾乎沒有發射一槍一彈就達成目標,在南海取得新的領土。

 黃岩島

  早在二○一五年的數年前,中國就開始在南海利用這個策略,在美國的眼皮子底下,奪取另一塊不適合居住的土地,就位於南沙群島西北方三百英里處。

  斯卡伯勒淺灘(Scarborough Shoal)的名稱與聲稱擁有它的國家幾乎一樣多,在這片水域裡的許多地物都是這樣。斯卡伯勒是西方地圖所標示的名稱,這個名稱來自東印度公司在一七八四年擱淺於此地礁岩的商船斯卡伯勒號。中國稱這塊礁岩為黃岩島,或民主礁;菲律賓也是主權主張國,稱之為帕納塔格礁(Panatag Shoal),panatag 是他加祿語,「威脅」或「危險」的意思。葡萄牙地圖仍舊使用馬辛洛克礁(Bajo de Masinloc)這個名稱。不同的名稱有不同的意義,不只與歷史和語言淵源有關,也與許多國家全力爭取這塊土地有關。許多國家都聲稱黃岩島是自己長久以來占有、合法保護的領土,就像永暑礁、美濟礁和渚碧礁。

  名字只有象徵意義。顯然,為了證明所有權百分之九十合法,中國從二○一二年開始展開大膽的行動,掌控黃岩島,一次派一艘漁船過去。

  黃岩島和南海的許多礁岩與其他地物一樣,沒有人定居,但經常有漁民搭乘拖網漁船前往。主要來自菲律賓、中國和越南的漁船會定期進入潟湖,到該地區漁獲最豐富的漁場捕魚,以及躲避洶湧的巨浪。

  二○一二年四月開始,中國和菲律賓的漁船開始在黃岩島裡面和附近爭搶地盤,互不相讓。當時,我是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Gary Locke)的參謀主任,在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工作。中國在黃岩島的活動變得令美國外交官十分擔憂。中國打算不顧美國協約盟國的權益,在有爭議的水域強奪領土嗎?幾乎每天,P-8 的前身 EP-3 獵戶座偵察機和全球鷹無人偵察機都會拍攝新的偵察照片,來追蹤中國船艇的活動。四月二十日,有三艘中國船艇在黃岩島,第四艘在途中。到了五月十一日,變成十艘中國船艇,有拖網漁船,也有海岸防衛艇和海上巡邏艇,占據黃岩島。菲律賓船艇數量雖不及中國的一半,但堅持不退讓。

  在大使館裡,美國外交官緊密監視中國船艇的活動。中國的意圖似乎很明顯,而美國反對那些意圖也同樣明確。雖然美國對於南海的主權爭奪爭議沒有表達立場,但是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單方面強奪領土。黃岩島對美國而言格外敏感,因為其中一個競爭國是美國的協約盟國。再者,黃岩島位於菲律賓的專屬經濟區內,一個國家的海岸線向外延伸兩百海里,就是專屬經濟區。中國不顧美國反對,明顯想要奪取黃岩島,手段前所未見,令人憂心的是,中國也暗示想要奪取該地區其他許多有爭議的島嶼。

  中國一方面在黃岩島包圍與騷擾菲律賓漁船,一方面向馬尼拉施壓。從五月初起,中國就開始禁止從菲律賓進口水果--水果是菲律賓出口到中國的主要商品,於是大批本來要出口的香蕉只能在菲律賓港口放到爛掉。中國也開始禁止飛機往返菲律賓,不讓中國觀光客和商人前往,截斷馬尼拉的另一條重要財路。

  美國外交官和歐巴馬政府的官員激烈爭論該如何應對。在大使館內,一位資深外交官獻出一策:讓中國以為美國不管黃岩島的事,如此以來,北京就會肆無忌憚主張領土,進一步疏離東南亞國家,把他們推向美國這邊。這個策略似乎十分冒險,不但是犧牲美國盟國的權益讓步,也會為諸國爭搶的其他島嶼開創危險的先例。

  到了五月中旬,美國的菲律賓夥伴更加緊張不安。一艘美國潛水艇前往蘇比克灣(Subic Bay)的港口,而菲律賓外交部長想要前去訪視,好凸顯《美菲共同防禦條約》(US-Philippines Mutual Defense Treaty)。美國大使館相信馬尼拉也會鼓勵菲律賓媒體報導美國潛水艇在該地區的作戰能力。馬尼拉亟欲提醒北京,馬尼拉有個強大的盟國。

  五月下旬,菲律賓外交官又向美國外交官提出警告。他們說,中國打算對黃岩島的爭議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當時中國已經利用海上偵察機徹底掌控該地區,同時也對菲律賓加強經濟壓力,要求菲律賓政府償還兩筆鉅額借款。

  在大使館內,美國外交官們繼續爭論各項問題,包括他們認為中國敢做到什麼程度。有些人不相信北京會進一步激怒美國的親密盟國,認為北京目前的作為還有轉圜的餘地。他們強調中國沒有在黃岩島上面建造任何永久建築。有些人則警告說中國的立場愈來愈強硬。

  六月一日,警告成真,中國船艇開始在黃岩島的潟湖入口布設障礙,用浮標和網子串聯錨定的中國船艇,不讓菲律賓船艇再進入潟湖,為滯留在潟湖裡拋錨的菲律賓船艇提供補給。這個舉動相當大膽。當時的菲律賓總統艾奎諾(Benigno Aquino)搭機前往華盛頓,直接向歐巴馬總統說明心中的憂慮。六天後,衛星照片揭露中國船艇又設置了第二道障礙,菲律賓船艇無法獲得燃料和物資補給,全都被迫離開黃岩島。一位美國外交官告訴我,中國則正好相反,現在有「許多」拖網漁船在潟湖裡,黃岩島實際落入中國的掌控。

  北京和華盛頓暗地裡偷偷協商解決之道。在大使館內,我記得當時大家都很擔心,但認為這件事還不到緊急。美國官員相信可以勸中國懸崖勒馬,准許菲律賓漁船回到潟湖捕魚,更重要的是,打消正式占領黃岩島的念頭。當時國務院和歐巴馬政府始終都抱持這種心態,認為協商有效,可以說服中國,不要反應過度。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諸多議題和爭執都用這種心態來處理,包括中國對美國政府和私部門發動的網路攻擊。即使這種心態經常無法改變中國的行徑,美國仍舊固執己見。

  至於北京則堅稱,自己正設法與菲律賓和該地區的其他主權主張國「共同開發」黃岩島。中國外交官說到目前為止中國都非常「節制」自己的回應,同時低調提醒,倘若局勢惡化,中國不會「開第一槍」。

  六月稍後,菲律賓海軍艦艇全部撤離黃岩島附近的海域,會有這個撤離舉動,是因為北京和華盛頓悄悄達成了協議。歐巴馬政府以為中國也承諾會撤離,然而,北京雖然撤離海軍船艦,大約三十艘拖網漁船卻仍舊留在潟湖裡,中國的「小綠人」仍舊占據著領土。一個星期後,二十六艘中國拖網漁船仍舊留在潟湖裡,駐北京的美國外交官擔心中國會違反協議,打算永遠占據黃岩島。

  美國與中國達成協議的消息傳了開來,越南駐北京大使詢問美國大使館,華盛頓是否有施壓,要求菲律賓放棄黃岩島。與此同時,中國還在南海的其他地方採取更強硬的手段,抗議越南在南沙群島附近巡邏,並且警告越南國會不可以制定新的海事法,正式主張越南擁有該地區的主權。

  中國自己也根據美國的反應下了定論。中國外交官強調美國對於黃岩島的爭議「反應節制」,這讓中國領導們確定,美國不會為了外交官所稱的「小」事,冒險與中國爆發軍事衝突。

  二○一三年一月,中國堅不讓步,美國縮手旁觀,菲律賓失望透頂,於是到荷蘭海牙常設仲裁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控告北京。法院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附件七審理此案。馬尼拉的這個舉動激怒了北京,於是北京採取一連串強制措施,企圖教訓菲律賓,其中一招就是中國對菲律賓進口的水果增加新的限制,害得大量香蕉在港口放到爛掉。

  二○一六年七月,法院判決菲律賓勝訴,不只否決中國根據歷史資料主張擁有黃岩島,也判定南海的所有地物全都不屬於中國。法院無異議通過這項判決,讓中國和習近平顏面盡失,這讓鄰國不禁擔心中國會惱羞成怒,搶奪該地區的其他領土。法院特別引述中國和菲律賓都認同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措辭異常強烈,聲明根據該公約,中國主張依據歷史資料擁有南海的島嶼「無效」。法院在判決結果中聲明,「無疑雙方均須遵守公約」。法院不只針對黃岩島的案子做出判決,同時也判定當時中國幾乎全面軍事化的美濟礁也在菲律賓的海域內。

  中國很快就發現自己是孤軍與鄰國和全世界對抗,美國雖然沒有正式認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但是呼籲中國遵守判決。

  「世人都睜大眼睛在看,中國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所聲稱的那種世界強權。」國務院發言人約翰.柯比(John Kirby)說,「中國聲稱自己是負責任的世界強權。」

  越南也是南海的主權爭奪國家,因此也立刻贊同判決結果。這個舉動著實引人矚目,因為越南與北京長久以來都維持合作關係,原因之一是因為兩國都是由共產黨領導。

  儘管判決出爐了,黃岩島仍舊被中國掌控。中國也繼續主張九段線內的領土,「主權」屬於中國,「無可置辯」;並且繼續在幾個有多個國家爭奪的地物上部署軍事設施。

  北京大肆讚揚在黃岩島成功取得領土,張潔等中國學者甚至宣揚「黃岩島模式」這樣的概念,這個詞是在二○一二年五月在《人民日報》的文章中首次被使用。使用這個詞意味黃岩島成為了研究典範,可用於取得其他領土,不必理會美國的反對,也不用管領土是不是在他國的專屬經濟區內。

  國的國家安全目標就主要由地理環境來決定。中國領導人首先徹底掌控漢族居多的核心地區,再往外拓展,鞏固少數民族居多的邊區,像是西藏與新疆,確立合法統治權,中國在一九五○年代達成這項目標。穩固了本土之後,中國旋即開始處理與鄰國的邊境爭議,包括一九七九年和越南在邊境爆發血戰。

  冷戰結束之後,中國認為邊境安全無虞,北京便把注意力轉移到本土之外,也就是中國所指的「近海」。近海是指中國東岸和日本之間的黃海、日本南方和台灣北方的東海以及中國南方的南海。同樣以南海為國界的東南亞鄰國有越南、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近海在中國所稱的「第一島鏈」內,其中包含日本、台灣、北菲律賓以及印尼的婆羅洲。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