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的陷阱

毋宁做我
·
·
IPFS

当我们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出现差距,我们便想要改变。但这绝对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因为我们很容易落入“模仿的陷阱”。

诚然,受到理想自我的感召,我们自然会想要向它靠近,而模仿似乎成为每一个学习者必经的过程。我们之所以说模仿本身暗藏陷阱,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敏感于一个重要的区分:(A)作为目的的模仿;以及(B)作为手段的模仿。

如果我们把模仿作为目的,那么模仿就是我们行动的核心动机。这说明在自我改变的过程中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实现对理想自我的模仿。如果我们把模仿当作手段,这说明我们的动机是模仿之外的念头,比如成为理想自我;而模仿本身也不是我们行为的目的。

在具体案例中,二者差异明显。设想我在阅读完 Raimond Gaita 的随笔集 Philosopher's Dog 之后,意识到自己对动物的道德地位缺少应有的关注,于是希望在未来更加关心动物的福利。为了将理想自我变为现实,我诉诸模仿。如果我模仿作为目的,那么我的任何与之相关的行为都是为了“更像一个关心动物福利的人”。话句话说,我之所以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参与动物福利的保障组织,制止他人虐待动物的行为,不是因为我关心动物的福祉,而仅仅是因为我关心自己是否更像一个关心动物福利的人。

如果只从外在的行为来看,我也许和真诚关心动物福利的人并无二致;但是深入了解我的内在动机之后,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断定,我并不是一个真正关心动物福利的人。这是因为当我把模仿当作目的的时候,我的关注点依然聚焦在我自己身上,而不是动物身上。为了成为一个真正关心动物福利的人,我务必完成关注对象的转移;这就意味着我们模仿的冲动必须退居次席,最多发挥工具性的用途。

我们还可以站在终点来反思二者的差异。对于真正关系动物福利的人来说,他们的行为没有模仿的痕迹,因为他们的内在动机就与模仿无关。我们要模仿他们,就需要像他们一样思考和感受。但自始至终我们的落脚点都不应该在“像”上,而要在“他们一样的思考和感受”上。否则,耽溺于模仿的我们演得再惟妙惟肖,也只是空有理想自我的躯壳,而无法活出它的实质。

可见,任何成功的自我改变,最终目的都不是为了像理想自我,而是为了成为理想自我。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毋宁做我I read about the good, the beautiful, the self and love. *The better part of my heart is ope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风格研究

奥登的尴尬

恶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