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風靈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明信片看世界/美國/加洲蒙特雷灣水族館

風靈
·
·
以前有玩Postcrossing,所以收集到一堆明信片,當時大部分都是收集和那個國家有關的景點和文化事物。雖然現在沒有玩了,不過偶而也有朋友會寄明信片給我。喜歡收明信片的原因,是因為這個世界實在太大了,沒有可能去到每一個地方,但透過明信片,我好像可以認識到這個世界更多。

明信片的資料

來自:朋友,美國
寄出日期:30-12-2022
郵戳日期:30-01-2023

我很喜歡上面那句「Never Stop Exploring」,有時候我覺得如果沒有好奇心,對什麼也沒所謂的話,什麼也可以隨便的話…那生存好像沒有什麼意義。友人簡單介紹了蒙特雷灣水族館的歷史,我就在好奇心之下,稍微找了找資料,然後又有些想法…一些膚淺的見解…


蒙特雷灣水族館

蒙特雷灣水族館的英文名字是Monterey Bay Aquarium,位於加洲蒙特雷。於1984年開幕,是加洲有名的景點,也是拍攝紀錄片和電視劇的地方。蒙特雷灣水族館不是特地建出來的,也不是在主題樂園裡的,而是由工廠改建,所以有一段歷史。

圖片來源 : https://californiathroughmylens.com/monterey-bay-aquarium/

蒙特雷灣有一條街巷叫Canany Row,1960年代很多工廠都在這裡出產沙甸魚罐頭。由於過度捕撈的關係,魚都不見了,工廠無以為繼相繼結業。當時史丹福大學早就買下了其中一些物業,後來將工廠的外貌盡量保留,裡面就改建成水族館。

1984年水族館開幕的時候曾經是美國最大的水族館,他們的口號是「The fish are back!」(魚回來了!),當時也是全球第一個會展示海帶森林的水族館。展覽以蒙特利灣和加利福尼亞中部的水生棲息地為特色,也有過度捕撈和海洋塑料污染的展覽。

圖片來源 : 蒙特雷灣水族館官方網站

水族館的保育工作

蒙特雷灣水族館著重保肓的物種之一就是海瀨。在1700年代的時候,估計整個北太平洋,由俄羅斯、日本那邊到阿拉斯加,估計有15萬到30萬隻海瀨,而住在加洲的最多也有兩萬隻。但因為捕殺和生境改變等原因,200年後到1900年代時,整個數目只有數千隻,而加洲就只剩下50多隻的報告,這不是差點就要滅絕了嗎…

在多年來努力保育之下,海瀨的族群數目回升,雖然應該不會回復到幾百多年前的水平吧,但已經是個很好的消息。很多生物學家也會在這裡進行研究及保育等工作,所以除了海瀨,也有保育大白鯊,各種鳥類,水母等。

蒙特雷灣水族館官方網站:https://www.montereybayaquarium.org/


水族館/動物園的爭議

我沒有去過加洲這個水族館,但感覺他們在保育上真的花了很多功夫(這個要問問寄明信片給我的友人實際參觀過後的感受吧),也許西方國家對於這些水族館,動物園的要求應該更高吧。不過我們東方這邊,隨著人們的保育意識越來越強,對於水族館的存在的意義的爭議就越來越多。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看動物紀錄片,所以可以在海洋公園裡親眼看到生物,對還是小孩的我來說是很深刻和震撼。沒錯,在大自然裡的生物當然是最自由的,然而不是每人都可以潛進海裡看生物,也不是每人都可以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而且要說「影響到動物」,只要人類在大自然裡活動,多少也會影響到動物吧。如果沒有親眼看過,就會覺得「一切都離我很遠」,沒有想要保護的意思吧,所以我本來就不是一刀切地覺得動物園、水族館絕對不能存在。

可是,後來在海洋公園裡看到一隻只在相同路線重複打圈游泳的海象,又或者在北海道的熊牧場裡,看到熊熊們做出各種不自然的動作,以換取遊客手上的蘋果時,我也有想過究竟水族館/動物園是否還值得保留。一方面希望牠們可以回到大自然裡自由活動,另一方面牠們也許已經忘記了那是什麼感覺吧?所以又是親眼看過牠們的情況,又會覺得「還是不可以關著牠們」。

雖然這是十多年前拍的照片,但現在好像差不多,乘涼、玩耍的設施欠奉

(說起日本,貓頭鷹Cafe也備受爭議,夜行的貓頭鷹要在日間「接客」、多人的環境令牠們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說到底,也是要動物違反牠們的習性來賺錢。更甚的是,犬吠崎海洋公園倒閉後,沒有帶走動物,任由牠們自生自滅的做法也是令人側目的。沒想到是發生在日本!)

做得好的話,我認為也是動物們的救治場所,畢竟裡面應該有不少獸醫、生物專家…可能還是會被關起來,但是北海道的棕熊更像坐牢,好像比海洋公園的熊貓更慘。

水族館的爭議鬧得最大的也許就是鯨豚類的表演秀吧。以前不知道鯨豚類很聰明,也是需要社交的動物,所以被困在水族館的話會有抑鬱症。現在知道牠們的習性後,人們紛紛不忍心,也就抵制這些表演秀了。老實說我小時候反而沒有看過,因為那時我比較喜歡玩機動遊戲,每次有海洋劇場表演的時候,排隊玩機動遊戲的人就較少,我就會趁這個機會去玩,減少排隊的時間,所以我印像中是沒有在海洋公園看過鯨豚類的表演的。但當我得知鯨豚類的習性後,之後海洋公園也減少了這種表演後,我也不覺得有什麼可惜的。

回到海洋公園或者北海道熊牧場,想起那時旁邊的小孩們是第一次看到海象/熊,很興奮的看著…我便覺得這個問題可能真的很深很複雜,我想不透。

P.S:海洋公園我會再去,但我不是為了水族館而去,而是為了機動遊戲吧。但日本那個昭和新山熊牧場,我不會再去了。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