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省錢技巧前該有的3個觀念
本文轉載自:https://www.hankexploring.com/省錢-心法-必要/
省錢的技巧很多,但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人,不過其實所有的技巧,都離不開三個有效省錢觀念。當你掌握了省錢秘訣,自然而然就可以在不縮衣節食、不花大量時間下,省下不少開支,現在就來審視自己的省錢觀念吧!
將目前消費分類
省錢之前,要先將自己的消費分為三大類:除了常見的「需要」與「想要」外,漢克特別把「必要」加在「需要」前面,是為了區隔「迫切性」,把「時間」的因素也考量進省錢秘訣。
必要
代表現在就要的東西,沒有的話會無法繼續生存或生活下去。例如:現在穿著的衣服,或是吃飯時間的那一頓飯。
還有一種是臨時迫切要的,例如:客人臨時出現要10個杯子接待,或是考試時忘了帶筆,但總不能沒有筆就去考試吧!
需要
代表未來一定用得到的,會成為未來的「必要」,例如:雖然現在是夏天,但冬天的衣服總是需要的吧!或是下一頓飯、一個住所等等。
想要
心裡很想要的東西,以滿足心靈上的需求(虛榮心)為主,通常價格較高,如:一件高級名牌潮流衣服,一頓豪華的餐點等。但有時低價格的東西也可能是「想要」,通常是自己不曾察覺的習慣造成的,例如:付費訂閱某個自己幾乎沒在用的東西,或是選擇高資費的手機方案,但平常根本用不到那個多。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的喜好與志向都不同,因此也不見得每個人三個分類中的內容都一樣,例如對漢克而言的華麗衣服,可能對時尚達人而言是必須品,因為他可能就是靠這些吃飯、賺錢的,重點是要先將自己的消費分類後,再根據下面的省錢三大秘訣來為自己省錢。
改變分類
將「必要」變成「需要」,就是把時間這個因素拿來無痛省錢。不同於所謂花大量時間去省錢,這邊指的是善用「規劃」,將急迫性的東西,變成早已規劃好的東西。
你可能會說,這哪有省錢?之後不是一樣要買嗎?
舉個例子,假設要買一件衣服,你可以選擇當季到了以後,再開始到服飾店挑選,這就是「必要」,但你也可以選擇在半年前換季的時候,用換季打折的價格,買到相同的一件衣服,或是等有特賣會時,再下手那件已經挑好的衣服。
漢克之所以開始研究省錢理財之路,最一開始也是因為自己之前電腦死機,迫切需要買了一台mac,也來不及做功課,結果到貨後10天mac大降價,因超過通路商的7天鑑賞期也無法退貨,整個大QQ。
有時當你把「必要」變成「需要」,等待良辰吉時購買時,會發現其實好像也不是「需要」,而是「想要」,那麼恭喜你又省到錢囉!例如計劃購買一件厚外套,結果長期下來發現自己平常都不會穿得太厚重,其實穿不到一兩次,根本不需要買這件厚外套。
改變消費路徑
透過不同的消費路徑,例如使用行動支付、信用卡、折價券等等,去購買同樣一件商品,也能為你省下不少錢。
尤其當你的商品是「需要」時,可以等候折價季、行動支付特別活動等時刻再購入,本部落格也會繼續分享關於如何花少少的時間,就可以獲得大量折扣的相關省錢觀念與消息。
商品價格通常可以透過簡單的方法,如用行動支付、信用卡支付等方式,來得到折扣,但當你要進一步獲得更多優惠時,往往會需要花越來越多的時間,而且得到的折扣幅度往往越來越少。我們的時間是很寶貴的,漢克會建議你不一定要執著最低價,只要透過簡單方法,買到相對低價省錢即可。
審視想要
接著是面對「想要」的時刻了!我們可能真的覺得這東西很不錯、無法斷捨離它,沒關係,不用排斥這份感覺,而是要接納它。
接納它?有沒有搞錯?
沒搞錯,當你接納這份感覺後,接著請你思考一下,擁有「想要」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可以從兩方面著手:
金錢成本
假設「想要」這個東西的價值,是10,000元,那麼可以想一下,這10,000元,是花了我多少的勞力來獲得的?可能是16小時的工作,也可能是半個月的工作。如果少了這個東西,讓我可以少付出這些勞力,我會不會更開心?
機會成本
相同的金錢花費,我能不能創造更大的滿足?例如:把這些錢拿來投資自己的大腦,可以比原本的「想要」得到多多少的滿足?或是把它分散成其他的「想要」,也許可以得到更多的滿足。
「想要」一個東西很正常,不一定要完全排斥(而且一直排斥很痛苦),而是思考它的成本,有沒有為自己省下最多的「錢」?
總結
了解三大省錢秘訣與觀念後,想必你已經開始檢視自己的三大消費類別,並開始以全新的角度來踏上省錢之路了吧!漢克未來會繼續在這裡分享省錢技巧、秘訣,為了不錯過最新文章更新,建議你可以追蹤漢克的instagram哦!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