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Day3-關於失敗
第三天自由書寫,關於失敗。連續寫三天,我開始覺得自己寫得有點失敗,沒有很成功傳達出完整的思緒,更準確地說腦中閃過的想法都是破碎型的,對於一個要求完美的人來說,其實有那麼點痛苦。但自由書寫的本質就是這樣,想到什麼就寫,這樣的文字是最貼近真實的自己,把murmur具象化。
回歸主題,什麼樣才是我認定的失敗?沒考上好的大學、排球比賽從來沒拿下一次勝利、寫作投稿一直沒拿下想要的獎項等等,對我來說都是失敗。今天不談最後到底有沒有成功,而是在失敗的路上,我是怎麼與它共處。
以投稿來說,高中那時曾經投了二次稿,一個是校園的文學獎,一個是高中生的奇幻文學獎,我二個都沒中,沒多久便暫停了寫作生涯。有關注我的Matters應該大略知道,我在25歲重啟寫作,又開始了我想挑戰卻又害怕的事情,就是投稿。
太想一戰成名的結果就是得失心太重,就像年輕時候的我一樣不堪一擊。於是這一次我換一種方式,輔以三個人說過的話,面對並幫助自己撐過最失落的黑暗時刻,這三個人一個是侯文詠,一個是九把刀,另一個人是,抱歉其實我不知道他是誰。
侯文詠在擔任實習醫師時期,以「挨罵達到一定次數就能當上主治醫師」來面對實習的壓力與重責。於是我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投稿超過10次才有機會被看見(或得獎),於是初期我真的很認真數落榜幾次,還剩幾次,但是後來呢,我也沒數了,不是沒勁,是覺得與其數幾次,不如想辦法去了解怎麼把作品寫好才是王道吧!如果一直寫出未及水準的作品,不管投幾次也是沒用的。
於是我換第二個人說的話。
九把刀說過:失敗是一種獎勵,獎勵你上過擂台。這話確實不假,比起畏畏縮縮地說自己不敢、不會上、不可能,何不大膽一點走出去試試看?至少還能跟別人說,我有試過喔,但是別人好強喔贏不過,所以敗下陣來。到現在我還是偶爾會這樣安慰自己,當然再更進階一點,是會想為什麼、哪裡可以再好一些。
第三個人說的話我覺得是最受用的,這是在臉書看到的一句話:做一件事情,比起去講求會不會成功,不如把它當成是一個機會,就沒有成敗問題。是啊,就是這樣子,每次的投稿都是一個磨練的機會,寫小說也好,寫散文也好,投地方性的、全國性的,都是一個嘗試,試試看自己能力可以到哪裡,也了解自己到底擅長寫些什麼。
我覺得到現在已經沒有那種非要成名的渴望,可能是認知到光靠寫作養不活自己,就把它當成是興趣的培養。那本《卜洛克的小說學堂》對我啟發滿大的。有些事情很有趣,以前就買來充實的書,當時一知半解,如今重讀竟是一點就通,這本書就是這樣子,《小說學堂》其中一篇章節提到「假日作家」一詞,意思是只有閒暇之餘才會創作的人。這樣的概念好比喜歡繪畫的人,他們不見得是名家或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但就是喜歡畫,樂於其中,甚至願意向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但寫作這件事就很弔詭,明明只是你的第一篇作品,為什麼就會妄想登上排行榜,馬上就能被編輯賞識,這是哪裡來的自信?
那就當個假日作家吧!既然定位不是職業,那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不要有壓力,也不要有什麼世俗的名利去框住自己,自由自在的不是很好嗎?白天上班很辛苦,晚上寫作就會很快樂,想到正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抒壓了(撇除卡稿靈感枯竭這類痛苦的事,大部分還是挺享受的)。那回到這次的主題,寫作對我來說有沒有失敗呢,我覺得我已經跳脫成敗的問題,把這件事當成練等升等,心態上就更寬廣許多。
話說回來,記得後面幾天的題目是關於寫作,但我好像回答完了(?),到時候再看看吧,也許談的面向會不太一樣。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