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奈谈(四)

半山清溪
·
·
IPFS
五月三日,佛奈谈第四期,我们聊聊哪吒2,川普政策,中美关税战和肖医生董小姐的大瓜。

从国内回来快两个星期,已经逐渐从生病的状态中恢复过来。以前的不良生活作息也在慢慢调整,晚上11点前就上床睡觉,整个人的精神都好起来。每年的春夏之交,我都会犯hayfever,中文叫花粉热,或者算一种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犯起来鼻子堵眼睛痒,整晚睡不好,痛苦不堪。这病年轻时并没有,也是过了35岁之后才年年准时到访,一住便是一个半月,就像某些不自觉的亲戚,不请自来地叨扰,说不听请不走。说起来也没什么可抱怨的,这是来自父系的遗传,只能接受。

这次在中国的时候,带着孩子们去看了《哪吒2》。总体来说,感觉还算不错。但是如果以全球票房排名前五的标准来看,我觉得有些名不符实。必须承认《哪吒2》在中国票房火爆的主要是这个时机和片中内涵美国所引发的中国观众的情感共鸣,而不是出于人类共有情感产生的。影片中所影射的关于善恶话语权的部分,我部分表示支持。世界几百年来西方强势文明对话语权的掌控,已经在人们心中堆起高高的成见的大山。影片以阐教代表西方,以南极仙翁代表美国,颠倒黑白是非,栽赃嫁祸申公豹,迷惑哪吒,这样的情节设定,乍看之下很有趣很新颖,但禁不起仔细推敲。比如,南极仙翁只是阐教十二金仙的大师兄,实际话事人还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他俩是属于哪个阵营如何指代会是个大问题;在影射逻辑中,中国应该是被迷惑的哪吒,而不是被陷害的申公豹。申公豹不能算完全被陷害,毕竟他在上一集偷偷调包魔丸和灵丸,已经算有前科。但这种影射有个很大的问题,魔丸与灵丸,即哪吒和敖丙又指代什么?其实我更喜欢传统的哪吒故事设定,哪吒是中国文化中三个最著名反叛精神代表之一,其他两个是孙悟空和二郎神。但传统哪吒与孙悟空和二郎神一样,其实都是悲剧,反叛精神最终都被降幅,然后被安排进入体制,去维护体制。真正需要颠覆传统的地方应该是在反叛精神与重建秩序的矛盾上寻求和谐统一。而新哪吒却把用力点放在所谓魔性以及亲情感化,我感觉从文化层面上瞬间就弱了一层。Anyway,哪吒作为中国动画业的代表,在世界引起广泛讨论,也算一件好事。

《哪吒2》的火爆反映了中国民间对中美关系的情绪,和对错无关。整个四月,在全世界议论最多的还是美国川普总统发起的关税大战,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的波动。对川普的评价可以算泾渭分明,中间派很少,爱的爱死,恨的恨死,就好像榴莲。我可能算为数不多的中间派。世界形势不是一个时间点的切片,而是一个流转变化的趋势,所以当前美国的乱局并不是川普造成的,他不是那个因,相反,川普是美国长期政局混乱的果。从国家角度来说,中国人不必恨川普大关税贸易战,因为川普是美国人,以美国利益优先是天经地义的;美国人也不必恨川普,而应该分析,是什么力量将川普这样的人推上总统的位置,这本身就说明美式民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失败了。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对“民主”这个概念抱着深深的怀疑。一个人生病了,你会拉10个路人投票决定这个病人吃什么药吗?我们先把“民主”这个议题放一边,先讨论美国经济。有人说川普的关税贸易战策略毫无套路,就像不会功夫的人打架使的王八拳,其实不然,川普的经济策略虽不能算高明,但还是有其章法的,而且使用这样的经济策略也是被逼无奈。美国如今最大的经济挑战是债务过高,必须承认,美国债务过高的问题并不是川普造成的,而是这20多年来美国不断增加的军事开支,低效和腐败的联邦政府机构,以及巨大的贸易逆差共同作用的结果。巨大的贸易逆差又是资本全球化后不断掏空美国制造业的结果,虽说资本全球化让美国资本赚得盆满钵满,但资本运作有很多避税手段,得益的只是少数资本家而美国的工薪阶层则面临高启的物价和逐渐减少的工作机会。我深受美国家庭剧《成长的烦恼》的影响,剧中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是我的梦想。但我在英国生活超20年的生活经验,让我知道,相同的薪资水平想维持那种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可能了。川普的首要任务就是化债。和普通人家一样,减少债务的手段无非就是开源节流,所以川普2.0的三板斧便是砍向联邦政府和贸易关税,导致美国的股市、债市、汇市应声齐落,也并不让人惊讶。很多人批评川普的关税政策,说他拳打脚踢全世界,不管是友是敌。我不想为川普的政策辩护,但我从中解读出的意思是美国真的没钱了,用句经典台词来说“地主家也没余粮啦”。如果美国因为债务违约对全世界所造的危害,比让度出一些关税要来得重的多,而作为美国的敌人是不会在乎美国的死活,只有美国的盟友在乎,此时盟友们不出血救驾要等到何时呢?更重要的是川普需要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一方面因为高债务高利率就需要还更多利息,另一方面高利率不利于美国制造业回流投资。所以从川普的角度,让美国经济呈现出衰退的迹象逼迫美联储降息,是一个势在必行的一步棋,而这个衰退迹象必须只能出现在川普执政的前几个月,否则川普无法甩锅,会影响其中期选举。这是我个人的分析,至于川普的这些策略最终能起到多少效果,我们还需拭目以待。如果我是美国总统,从一个国家前途出发,必须不顾一切代价要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因为一个空心化的美国是无法支撑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的,一旦美元无法充当国际货币的时候,也就是美国霸权的终结。另一个层面,现在川普要的制造业回流不是低端制造,如制衣制鞋之类,而是智能制造,要开启继蒸汽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时代的起点,当是时,正是中美两国争夺智能化工业革命的话语权的重要关键节点,从这个角度看,川普没错,中国也没错,谁让我们遭遇这个大时代呢?我唯一希望的是,智能化时代同时开启星际时代,由此,人类的目标不要局限于地球上的这点资源,而是整个太阳系,这样就会拓展地球人的生存空间而让人类真正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人类的团结和长久和平。

与美国经济相比,中国当下的经济状况也不容乐观。中国目前正在经历严重的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情况堪比日本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资产泡沫破裂。很多人在猜测中国是否会走入日本一样的老路,也遭遇迷失的30年。我不是经济学家,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即使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曾在20年前错误预估中国经济会崩溃。最近在看辜朝明的《大衰退》,此书是在2008年出版的,正值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际。辜先生提出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概念,是近些年宏观经济学领域最具争议性和启发性的理论之一。这个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日本“迷失的三十年”和美国大萧条的本质,由于资产泡沫破裂资产价格暴跌,企业集体出现资产负债表恶化而进入偿债的合成谬误,导致总需求塌缩进而引发持续衰退,执政者没有意识到微观经济从利润最大化思维转为债务最小化思维,即使利率再低也缺乏借贷意愿,使得宏观经济的货币政策失效,在低利率环境下仍然流动性萎缩。对照目前中国的情况,确实有点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迹象,房地产泡沫破灭,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剧,城市居民因为房产价值缩水但贷款额即债务不变,家庭资产负债表情况恶化严重,企业也面临同样的困境,现在又面临美国的贸易战,出口的路也受阻,经济形势是非常严峻的。辜先生提出应对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方法,最重要的一项是利用政府的财政手段,将原本应该由私营部门借贷的那部分资金借出来投资,帮助金融部门完成储蓄-借贷-投资的闭环,促使经济继续运作,等私营部门逐渐修复资产负债表,转而向利润最大化方向转化,政府部门再逐步退出。可以看出,辜先生是延续了凯恩斯的理论,强调在经济/金融危机所引发的衰退时,政府应该发挥重要的职能,而且比凯恩斯更进一步,辜先生认为货币手段对资产负债表衰退毫无作用,只有通过财政手段和直接注资银行系统或者叫国有化私人银行才能抵御衰退。所以辜先生的理论很受争议,因为它和自由主义理念背道而驰。在很多国家民众对政府向私人银行注资或是国有化私人银行总怀不信任,我记得在2008年次贷危机时,英国时任首相布朗力排众议注资Lloyds银行收购HBOS时,承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在这方面,中国的财政手段则更多样更灵活和更迅速。更重要的是,当美国在关税上施加更大压力时,反而导致中国内部对执政者批评失声,从而在外部看中国呈现更加团结的战斗状态,就如同《哪吒2》的火爆所反映的那样。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并不担心中国经历一些经济困难,中华民族是一个吃苦耐劳的民族。我最担心的是中国知识分子阶层腐化。中国知识分子阶层腐化在历史上是有先例的,两宋明清,都有知识分子腐化的案例。中国自唐灭以后,结束了皇权与世家豪族的共治局面,进入皇权与士大夫阶层共治的时代,士大夫阶层通过科举新陈代谢,士大夫阶层等同于现在所谓的知识分子阶层。科举可以被视为一种全社会精英的公开选拔,是知识分子阶层的上升通道。辛亥革命之后,皇权被推翻,中国经历北洋军阀、国民党政权,以及现在的共产党政权。共产党政权在改革开放以后,吸收知识分子阶层入党,形成知识精英治国的政治格局,这是过去中国30年高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让我越来越担心的是,随着权力地位的上升,那部分进入管理层的知识分子腐化形成政治门阀,或者为个人利益出卖国家利益,如同两宋明清时期的汉奸群体。最近轰动整个社会的肖医生董小姐事件反映的不只是一个社会男女情感关系问题,更主要的是暴露了一个系统性腐化的危险,而且系统性腐化的领域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公共卫生领域。4+4本是一个雄心勃勃为国家培养更多临床医生的计划竟然被学阀们如此糟蹋,而学阀们都是曾经令人敬佩的老院士老教授,不禁让人唏嘘。中国从来不缺“聪明人”,而老子曾说,“智慧出,有大伪”,“聪明人”多了,社会加剧内卷,逼得人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各种造假层出不穷,劣币驱逐良币,最终的结果是社会和国家的崩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保持有一个精英群体是始终以追求真理为信仰的,始终怀有怀疑主义精神,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好像西方文化中宣传superhero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半山清溪人生这趟旅程一场修行,如登山,都希望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然唯有常怀半山心态者,方能鞭策自己继续前行,领会“行百里者半九十”。我有幸与一位千年前先贤有些渊源,似乎也能感应到他的思想,故而用我家乡的两个地名为号,效法古人。此号同时提醒我,登山之余不要忘记沿途那潺潺的清溪。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半山清溪佛奈谈
4 篇作品

佛奈谈(三)

半山清溪杂文
9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