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均GDP將首次超越日本,為何你我卻難以置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這幾天更新了 2022 年的經濟預測;在這份數據中,台灣今年的人均 GDP 達到 35,510 美元,居然不只超越了韓國,還超過了日本。
這是台灣人均GDP有史以來首次超越日本,也是台灣自從於 2003 年被韓國超車以來,首次高於韓國。
這個大躍進背後的原因,韓媒的解釋是「台灣政府對半導體產業的大力支持」(這個說法或許也反映了,同樣生產半導體的韓國人的關注與焦慮),但當然也是因為韓元、日圓今年的貶值幅度都高於台幣,換算成美元的 GDP 數據就會比台灣難看許多。
很有趣的是,這則新聞最早其實是韓日媒體進行了報導,然後才引起台灣媒體的注意,開始大量在台灣媒體上曝光。
毫無意外地,很多台灣酸民看了之後的留言是「我薪水不到的部分,蔡英文要補給我嗎?」、「笑死,有多少是房地產灌水」,或是很低級無聊的「我跟我老婆平均一人一顆睪丸」。
這時候就覺得,很想跟大家再推薦一下年初端傳媒刊出的這篇《數說台灣經濟:人均GDP超三萬美元,為什麼薪資漲幅跟不上?》
這篇報導,除了科普了一些我們常聽到的經濟名詞,也在試圖釐清幾個台灣人常有的迷思。
比方說,許多人容易誤把「所得」等同於「薪資」,但實際上,一個經濟體的GDP,並非只由勞工的薪水組成,也包括企業雇主的利潤;而不事生產,靠房租、利息、股息過活的「食利者(rentier)」,他們的房租或利息,也會計入GDP之中──換言之,除非一個經濟體不存在任何地主跟股東,否則平均薪資本來就不可能等於人均GDP。
此外,有些人認為,台灣的GDP有很大一部分是「炒房」炒出來的「假象」。但事實上,會被計入GDP的,只有新成屋的第一次交易、以及租屋者繳給房東的房租。
至於房地產的二手交易、或是炒房帶來的資本利得,其實並不會計入GDP(不過如果轉售過程中,有房屋仲介的參與,那麼房仲的服務費,也會作為房仲提供的附加價值,而被計入GDP之中)。
還有些人會嘲諷,台灣GDP之所以表現不錯,主要是因為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持續增加,反映了台灣製造業出口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代表「台灣終究離不開中國」。
但事實上,台灣出口至中國大陸的成長,很大一部分其實來自「電子零組件」(也就是晶片)的出口成長──這種產品屬於經濟學界稱的「中間財」、不是終端消費品,必須經過「加工」、做成電子消費產品之後,才會銷往世界各地的市場。
由此,台灣這兩年的經濟騰飛、以及對大陸的出口成長,主因還是因為疫情期間,世界各地對「含有晶片的產品」需求非常強勁,連帶推升了「位於中國大陸的商對台灣晶片的需求」。
也就是說,真正的關鍵,還是國際市場整體的終端需求,而非只是中國市場的需求──你與其說是「台灣依賴中國市場」,還不如說是「中國依賴台灣晶片」(但也想強調,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是相互依賴的)。
不過有件事情,倒是個不爭的事實:這幾年台灣人的薪資中位數成長幅度,確實是跟不上GDP的。
關於這點,這篇文章則試圖使用「附加價值率」來解釋:這幾年來,台灣製造業的附加價值率一直在不斷提升(尤其是「半導體業」所屬的「電子零組件」),但服務業的附加價值率,卻幾乎沒有成長。
然而從2012至2020年,服務業受僱員工數成長了20%,而製造業只成長了8%左右──換言之,雖然製造業的附加價值提升了很多,但近年來在台灣吸收就業人口的,終究主要還是附加價值率成長緩慢的服務業。
而這或許也就是為什麼,大部分台灣人看到人均GDP會覺得無感、甚至被欺騙的原因──因為那些成長的果實,並沒有分到你手中。
但其實你只要去 google 鴻海今年發的分紅獎金、還有半導體產業的薪資水準(賺大錢的人通常都不會太張揚的),就會知道「人均 GDP 破 35,000」,真的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主計處在造假、「IMF 被蔡英文買通」而已。
此外,有些網友也留言指出,雖然日本超市的物價沒有台灣高,但外食的花費、交通費和水電燃料費,依然比台灣高很多,因此就算工資比台灣高,算起來生活水準也不見得比台灣好。
看到這點,則想跟大家另外推薦一個叫做「Numbeo」的網站。
Numbeo 是一個由使用者協力提供數據的網站,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站上,填寫自己所在城市的各種生活收支,比如外食、民生物資、娛樂、交通、教育、治裝、水電汽油、房租、房價,和稅後收入等。
更厲害的是,你還可以在這個網站上,隨意比較兩個城市的收支數據。
以「台北vs.東京」為例,在便宜的餐廳簡單吃一頓飯,台北的花費是 155 台幣,而東京則是 1,000 日圓(以現在的匯率計算,相當於 214 台幣)。
然而東京超市裡的民生物資,其實大致上都和台北差不多、甚至還比台北便宜一點,只有水果類比台北貴(去過日本的人,大概都知道日本水果有多貴⋯⋯)
(順帶一提,台北的牛奶一公升平均約 90 台幣,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貴XD)
有人或許會懷疑,這種大家都能提供數據的資料庫,難道不怕被有心人士灌水、導致數據失真嗎?
這個質疑當然不是沒有道理,但只要填寫資料的人數夠多、去除掉極端值,我認為基本上仍是有參考價值的──以台北為例,過去一年裡,有 289 人提供了 2,333 筆資料,至於東京,則有 247 人提供 1,738 筆資料,而紐約則有 516 人提供 2,461 筆資料,而且最後一筆都是今年十月登錄的。
我去過近一百個國家,近五年來出差旅行,也經常使用這個網站參考當地的物價(白話翻譯:確保自己不會被當成肥羊觀光客騙),覺得 Numbeo 的數據大致上都是符合實際狀況的。
另外,在那些貨幣貶值快速、通膨非常嚴重的國家裡(比如阿根廷、委內瑞拉等),Numbeo 也都將計價單位改成了美元、而不是當地貨幣,讓這個資料庫的數據不會因為通膨而失真,方便貼近現況。
但這個資料庫也不是沒有缺點,而那些缺點,基本上也都和這個網站的本質有關:
它是個英文網站,必須要懂英文的人才有可能填寫,而這也為資料庫使用者帶來了門檻;而在很多發展中的非西方國家,這也意味著填資料的人,很可能都是外派員工,或是能懂英文、收入較高的本地人,可能會為物價數據帶來一定的扭曲。
比方說,資料庫裡列出的民生物資,很顯然就是「西方中心」的視角──除了雞蛋、水果、肉類之外,還列入了起司、牛奶、葡萄酒等商品,但這些東西在很多東亞國家裡,卻不見得是當地人的「民生必需品」,而是必須進口的「舶來品」、或是本地生產成本很高的「奢侈品」。
此外,外食消費的「便宜餐館」、以及房租等項目,顯然也都有爭議──在很多發展中國家裡,你如果只想要果腹,絕對都能找到比 Numbeo 網站列出的價格還要更低的餐館、或小吃攤,可能就是因為 Numbeo 的資料提供者,不見得會去真正便宜、只有當地人會光顧的餐廳。
不過比較值得慶幸的是,至少 Numbeo 數據庫的「稅後收入」應該還算可信,因為它要求填答者填入的是「你聽說大部分人領的薪水」,而不是「你自己領的薪水」。
不過就算沒有 Numbeo 這個網站,我們也依然有其他的數據,能讓我們一窺台灣的收入、物價和生活水準──這個數據,其實就是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計算的人均GDP。
什麼是「購買力平價」呢?簡單來說,你可以這樣理解:某個商品或服務,在每個國家的價格都是不一樣的。
在美國,你在街上的餐車隨便買個 gyro platter,可能就要 10 美元,但在台北饒河街買個類似的東西果腹(比如胡椒餅吧),可能只要 2 美元不到。
再比方說,你在美國去看個牙醫、做個根管治療,可能就要噴掉 1,000 美元了(端視你的醫療保險有沒有包含牙醫方案、以及病人自付比例 co-pay 多寡),但在台灣做根管治療,整個療程大概只要 500 台幣(我最近剛做完一顆根管QQ)
因此,經濟學家才會在 GDP 之外,發展出了「購買力平價」 的概念,目的就是希望根據各地的物價水準,去調整各國貨幣的匯率,以便於更精準地衡量各國人民的生產規模、以及生活水準。
以世界銀行 2017 年的「購買力平價國際比較計畫」為例,台灣的 PPP 匯率其實是 15.73,意思就是:在美國用 1 美元買到的商品或服務,整體而言在台灣只需要 15.73 台幣即可買到,而不需要花到名目匯率(一美元兌30台幣左右)這麼多。
循此,世界銀行在計算「購買力平價的GDP」時,便會使用這個 15.73 的匯率去計算,藉此更精準衡量台灣人的收入,在本地可以換到的物品和生活水準。
如果你再細看各項商品的 PPP 細項,就會發現台灣人在市場購買食物並沒有比較便宜,奶蛋類甚至比美國更為昂貴(PPP 為 36.276,高於名目的台幣匯率,代表在台灣要花36塊台幣,才能買到在美國1美元的奶蛋類產品,也就是比美國還貴的意思);
但在房租水電、餐廳旅館、教育和醫療支出這幾個項目上,台灣卻又特別便宜,PPP 分別僅13.366、13.353、9.763 和 7.903──值得注意的是,水電、教育、醫療支出,在台灣確實都是受政府高度補貼的項目。
但無論如何,如果一個台灣人都不出國消費,那麼他在台灣所享有的生活水準,用「購買力平價GDP」來計算的話,其實已經是全世界第 20 名、逼近 70,000 美元,甚至比德國、法國等西歐國家,以及加拿大、澳洲等西方國家還高,更是已經超過日本很多年了。
當然,「購買力平價」這種算法也不是沒有缺陷。
比方說,購買力平價只考慮房租支出,並沒有計算購屋的房價,未必貼近台灣高房屋自有率的文化,而在房價高企的台灣,也可能低估了台灣人的生活支出。此外,因為「匯率低估」而造成的「高購買力平價」,也讓本國人在購買外國商品的時候特別吃虧。
台灣經濟學家吳聰敏就曾指出,台灣央行為了幫助出口企業,似乎長年以來都在干預外匯市場、「刻意壓低台幣匯率」,卻也形同是「拿台灣人民的國際購買力,去補貼台灣的出口廠商」。
但無論如何,就像這篇報導最後講的,台灣經濟發展到這個階段, GDP 或許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如何讓經濟成果都能雨露均霑、如何改善台灣過度仰賴電子業出口的狀態,或許才是我們此刻最該關注的事情。
PS. Matters 上有不少中港用戶,這邊也順手貼出「台北vs.香港」、「台北vs.上海」的比較,大家可以點擊超連結、作個參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