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看人生|Covid-19確診日記:時間線、小故事、實用康復法(上)
導讀
內容分為三段落:暴風雨前的寧靜(時間線與症狀)、終於確診(重新看待人生的小故事)、實用康復法。
暴風雨前的寧靜
Health is not valued till sickness comes?
7/18家人應酬對象確診
我接觸的家人收到他同事的確診通知時,也覺得喉嚨發癢不適。
我雖無症狀,仍在返家後自行與父母隔離。
7/19
接觸的家人確診,父母沒事。
7/20
喉嚨腫痛、疲勞。
7/21
咳嗽會乾嘔、筋疲力盡。
晚上,使用兩種不同品牌的鼻咽快篩,一種品牌的唾液快篩,皆呈陰性。
7/22
睡醒時,耳咽管腫脹甚至耳痛、聲音嘶啞、頭痛、流鼻水、頭昏腦脹。
為了唾液快篩的準確度,起床刷牙之後30分鐘,沒有飲食、更沒有吃成藥,而是等待時間進行檢測。
14:30 發冷
15:00 發燒38.2度
15:30 吃得百利寧500mg
16:30 體溫37.7度
17:00 體溫37.2度
17:30 咳嗽越來越頻繁
家父對我快篩的技術表示懷疑,執意要我使用鼻咽快篩第三次,我拒絕了。
我曾經是醫療人員,也遵照說明書指示操作,我認為篩幾次都會陰性,病毒量不夠就是不夠。
中醫診所販售之「清冠一號」,確診再購買才有健保給付。我沒有確診,但父母不想耽誤時間、徒增變數,所以自費購入。
終於確診
我不是在吃藥,就是在等可以吃藥的時間。
7/23第0天 請不要折磨病人
曾經在醫院第一線工作,於不同部門輪調,看到很多即將辭世的長者,仍然持續接受會造成他們不適的檢查甚至治療,當時我就覺得:那樣過度的做法,早已失去醫療的本質。
醫療,本是緩解症狀、幫助病人的存在。如今,延命醫療,很可能是不能為自己發表意見的病人的苦痛。
原本我沒有鼻咽、口咽的不適,但在快篩的刺激之下,敏感的黏膜使我淚流滿面,免不了內心無數的咒罵,罵到不知道自己在罵誰。巴不得快點篩出來確診,結束這場惡夢。
下午,我終於用唾液快篩得到非常淺的第二條線,好幾度以為是幻覺。
7/24第1天 「為什麼是我?」
在學飛行時,有一位幽默風趣的教官曾言:「我們飛機的系統,通常不會只有一套,像這個自動駕駛,就有三套。一套壞了,還有兩套。同學們,有沒有想過三套都壞了要怎麼辦?」
頓時,講台下的學生們鴉雀無聲。
教官開口了:「兩個字。」
台下依然靜默。
教官公布答案:「這時候你就只能想『Why me?』」
疾病纏身之時,我想要責怪疾病的起源、想要責怪害家人染疫的同事,試圖藉由憎恨來舒緩自己的痛苦。兜著圈,到最後也只能思考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事,要承擔這種病痛。
7/25第2天 異常是身體給的訊號
有位諮商師朋友告訴我:「身體常常會發出不堪負荷的訊號,小則乏力、大則癌症。重視眼前任務的人常常犧牲健康,換取成就。看似短暫的等價交換,其實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長期問題。」
我重新看待染疫這件事,雖然知道自己會好起來,但不知道什麼時候。
萬一染上的是不會好起來的病呢?
我突然理解了健康不該是被短暫犧牲的選項,而是好好愛自己的必然。
7/26第3天 校護教我的事
高中三年,我有兩年在保健室當志工。
一個午後,校護(資深護理師)在整理床鋪、打掃保健室。我在一旁看著,偷偷思索著她是不是也有強迫行為或完美主義。
這時,校護開口了:「這個床單拉平之後,要從病人的角度思考,他們看到的空間必須乾淨整潔,才會好得快。你看到哪裡髒亂就整理一下,這裡交給你了。」
與畢,留下我一個人,在空蕩蕩的休息空間裡,灑掃。
回到現在,午間在房間發現螞蟻,一股憤怒的力量油然而生,使用吸塵器等清潔用品把房間底朝天式的清潔一番,回過頭來,房間整理好了、身體排汗了,還有力氣在乾淨整潔的房間寫下這篇文章。
實用康復法
檢測、藥物等網路上已有很多資訊,這邊分享幾個我覺得較快好轉的方法。
開窗透氣
長時間在密閉空間吹冷氣,只會讓病氣在室內循環,挑個清爽的早晨或午後,開啟電扇和窗戶,留一點汗,然後去洗澡,再回來吹冷氣,會好很多。
保持環境整潔
染疫前兩天,我無力也無暇整理房間,著實活在藥堆、狼藉的瓶罐當中。
即使只是順手整理也好,一點一點完成,會感覺身體也慢慢好起來。
補充水分和補品
若中西藥併服,務必要注意時間間隔至少一小時!
其餘時間補充水分、補品(如B群、維他命C、胺基酸等)、蔬果類。
一般飲品推薦綠豆水、椰子水、仙草茶等退火食材,宛若沙漠中的綠洲!
睡覺
過敏藥通常含有嗜睡的成分,正合我意!
反正醒著也做不了事情,想睡的時候順道借助藥物的力量吧!
盡可能的保持正向
小時候重感冒,總有父母在一旁照料,現在則是聽到我的腳步聲就關門或拔腿就跑。強烈的對比,加上好想要有人幫我刮痧或按摩,著實煩悶。
即使這樣,還是要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保持正向已是極限,積極還是免了吧。
我的其他專頁:方格子/Potato Media/Facebook/陳穩看人生/盡情書寫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