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和消解共業,十年的《色·戒》故事
剛從忙碌的工作中離開,由於長時間的緊張和集中,腦子裡甚至還在自動演算著,只有案牘勞形可以形容的一個星期五的夜晚。自己卻如何也不想要乖乖早點入睡。似乎越忙,越想要通過工作以外的事情證明自己的豐盛。於是念起有一未完成的事項,便是重看《色·戒》。原因與自己最近幾年的個人轉變有很大的關係。在這幾年間,我總算拋開了「最後的重擔——也就是國族主義」(正如德勒茲評價尼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開闊,看待每一件舊物、每一個故人,都有了新的觸覺。對於李安《飲食男女》的欣賞,讓我在心裡知道《色·戒》中一定隱藏了很多值得用新我的五感再次去感受的東西。更是因為十年前,與大學同學在宿舍裡,以看色情片的心態打開了《色·戒》,最後所獲得的也僅僅如事先的設定,實在有些可惜。因此,最近心裡暗下決心,必須再看一次這部片子。如是遇上平庸生活中的乏味一夜,便希冀通過閱讀這個片子讓自己更有生氣。
一、觀眾需要脈絡
第一次看和第二次看距離了整整十年,銀幕前的我有變化,也有固執不變的東西。首先固執不變的,是對個人歷史、經歷的留意,這仿佛是出身自心理學所練就的習慣,也可能是從小愛好觀察人的「嗜好」的結果。王佳芝離散的家庭,不被父親選擇的創傷,飄零燕一般的現實,讓她對於融入某個群體,獲得別人的接納,追求更好的生活,證明自己有被愛的價值和魅力有著有別人他人的強烈需要。這也是她加入大學社團、參加刺殺計劃、接受重慶政府的差遣乃至最後愛上易先生的根源所在。我當然不是否認她這所有行動中包含著熱血青年的「愛國心」,但如果只看到這一個動機,未免就太小看人性了。而易先生亦是如此,雖然無法探求他的成長、家庭,電影中給出很多細節去表現他的工作——審判、刑求,對於他個人的摧殘。比如太太們在打麻將,他回到家裡,首先看了看鏡子,似乎試圖把在「工作」中帶回來的肅殺和痛苦暫時隱藏起來。又比如他在性愛上熱衷於控制,虐待,甚至病態地要以痛楚和鮮血來刺激早已長期在刺激過度的工作內容中被脫敏的感官功能。他說自己很久以來不再相信任何人,他也在說起自己的工作內容的時候渾身發抖,眼神裡似乎也閃過一絲恐懼。說易先生這樣的人可惡似乎理所應當,但能看到他的可憐是李安了不起的地方。
二、「心裡有座神廟,裡頭供奉的是人性」
對比自己不變的東西,變的其實更多,也更值得一談。其一是對於人性的尊重,超過了對於民族性、國族性的感受。正向地,王佳芝背負著自己的個人歷史、組織紀律、同伴期待,投入到與易先生的糾纏中,她在性愛中得到的歡愉、她從易的眼淚中所接受到的被接納和被信任的感受、她從易願意為她付出金錢所得到的某一種自信、被愛價值的兌現(可能其根源來自於在父女關係中的挫敗),這一切人性中自然而然的東西在拉扯的張力中贏得了全局。她既放走了易先生,也沒有吞下組織留給她的自殺藥丸,象征著她全全然然地擁抱了自己的選擇,背棄了她在為了追求人性渴望所臣服於的集體意志——民族性。我全然理解,並感動於王佳芝的勇敢和其生命迸發出的力量。畢竟,在任何時代,敢於和主旋律唱反調,安於自我的一隅,「活得像個人」都是很難甚至是要殺頭的事情。王佳芝如此,張愛玲如此,如今被審判、被逼供、被騷擾的異見者如此,他們都是偉大的人。
相反地,重慶政府派來的特務人員,要求王佳芝現在不能殺掉易,因為王已經進入了易的心,所以更可以利用之來達到更大的目的。當王佳芝詰問,你們不就是用我的身體拖住他嗎?繼而將這一以民族大義為宗旨開展的刺殺行動完全剝解,無論是床笫之間易的暴力和索取無度,還是她的痛苦和恐懼。一旦說出口,一臉正氣的特務上線便露出了既尷尬又難為情的表情。難道他沒有想過民族大義是如何達成的嗎?他當然想過,但他逃避直面這個問題,或者他以「民族大義」的大旗蒙住眼睛,才能感覺舒服一些。而當王佳芝戳破虛偽的表象時,所有的男人都無地自容。這裡,我亦無心將這一特務人員面孔化為只知道忠君愛國,不管底下特務人員死活的人。他當然一定有掙扎,內心有巨大的痛苦。
這讓我想起自漢朝以來的和親傳統,讓漢族男人背負上了讓「女流之輩」負擔家國大義的恥辱感。固然「紅顏禍水」的男權論述從未間斷,但這些的恥辱感基因是融入到集體潛意識中的,尤其在男性知識分子之中,更有一種羞愧難當與自我男性角色定位交織出來的複雜情感。從陳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別傳》中也可以窺探一二。李安在處理人性與集體主義、國族主義的張力時,出色之處便是——因為觀眾可以掌握每一個個人選擇的脈絡,可以看到每一個高大全、矮小缺的側面,自然會對人性的原初動力有一番敬畏和尊重。
三、對錯判斷與共情感受
其二的改變,在於對於歷史理解的鬆動和平靜。這就要提起這部電影中呈現的看似對立的兩派人物,愛國青年和漢奸。他們是否真的涇渭分明,包裹在他們外面的殼、標籤與內裡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存在,又是否毫無張力?十年前的我,大致能夠感受到的是人確實是複雜多面的,但人在大是大非上的選擇卻沒有藉口可找。十年間,我見識的不是所謂人要為自己的價值選擇承擔後果,更多的是毫無價值選擇的人只是偶然地、趨利地聚集在某一面旗幟之下,在主旋律一方更甚。愛國青年們從演出話劇籌款,到決定加入刺殺漢奸的計劃,其起點可能只是因為群體中有一個積極分子,加上群體壓力、少女情竇等因素。直至後來,在小別墅中扮演上流社會,在海邊練習槍法,在雨中歌唱,在電車上抽第一根煙……都讓人感受到,這個學生群體中,可能大部分的人只是把這次行動當成實踐革命的浪漫,甚至是開學前消磨時光的「暑期社團」。我這裡亦不是完全否定學生群體心中是抱持某一種信念和理想的,畢竟他們最後也全部犧牲。只是革命的過程的荒誕性,高大全的解構正正是電影中值得記得的地方,其高潮在於其他學生背著王佳芝商量如何為她破身。而學生們的天真浪漫,也結束在了如「殺雞宰羊」一樣的殺人經驗中。另一端,漢奸方面在這裡就不再多談了,如上文所提及,其可憐與可恨之處的多面呈現,正正會讓觀眾感受到,所謂「漢奸」所面對的在忠誠與背叛間的猶疑,可能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普遍命運,無論在感情中或在工作中。
四、珍惜千奇百怪的情愛故事
其三的改變,我對於男女之情中的複雜也更能體會。男女在關係中的競爭和切磋從王佳芝和易先生這條線索中看得最清楚。第一次性愛中,王佳芝從一開始想要掌握主動、慢慢完成這件事,到易完全顛覆了兩人間的對等關係,成為掌權和控制的一方。再到第二次、第三次性愛中,易的鬆動和信任感的建立,直到榻榻米上王佳芝引得易眼淚的歌聲,王佳芝又找回了一開始讓易先生「坐下」的自信,而易卻可能進入到了他從未體驗過的感情經驗——互為知音、完全信任。即使從易先生給王佳芝貴重的鑽戒所暗示的經濟不平等中,王佳芝的應對、易先生的表現,也反應出此時兩人的關係與開始時全然不同了。因此三場性愛戲十分重要,倒不是因為張愛玲在原著中所引用的「通往女人心的路,是陰道」(她雖然引用,卻不一定完全不帶批判地認同),而是性愛戲對於展現兩人在關係中信任感的建立、權力關係的變化很關鍵,包括易先生從警戒到鬆動的轉變,王佳芝在雲雨中收穫自己被愛的價值感……這一切,都是具象展現男女主角關係變化很好的、很直接的方式。除了王易這條線索之外,諸如疑似與易先生有牽連的馬太太、明知先生風流韻事而故作無事的易太太、將個人情感深隱藏在大敘事之下的鄺裕民,都描述出了世間變化多端的男女情愛範式。遠遠不是「相知-相愛-相守」這樣的童話模式所能夠涵蓋的,人間多的是千奇百怪的情愛故事。
五、面對和消解共業
李安說,自己拍攝這部電影的原因,只是因為內心有一股衝動,這個衝動非常深沉,好像是自己累世的業障要找到迸發的出口。電影上畫後他感覺好像跟觀眾分享了一個共業。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李安,有人曾經認為他是最為「中國」的一個導演。他個性中溫良恭儉讓的背面,必定是相對的克制和壓抑。加之他遊走在東西方文化間的感受,在傳統中國家庭中長大和追求天馬行空事業間的矛盾,使得他對於王佳芝在人性和國性之間的掙扎必定能心領神會,甚至他有更加深沉的見解也未可知。他所說的業障,大概就是我們文化中所隱藏的包袱、負擔,以其好的、不好的,促進的和拖累的,鼓舞的和壓抑的,種種矛盾叢生的形態出現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這也是共業的應有之意吧。
而我自己在這十年之中的艱難打破和重建,掙扎和重塑,正正也是從這一份共業開始,以文初的拋開了「最後的重擔」為暫時的成果。而接下來,「遊戲和新的開始」(尼采語)將會是我的精神流動的下一個方向。
不希望本文寫成一篇影評,所以融入了自己這幾年的變化和思考,大致上變成了一個照鏡子的過程,從這部電影中照出了自己過去和現在的對比。現在,也當然不是終極形態的自己,此文僅作標記,留待時間反照。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