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死亡帶來的恐懼,想像未知的未來

可如何
·
·
IPFS
·
始終處於一種溫柔開放的狀態,能感受與他人的聯繫,接納世界。讓面對死亡時,好奇多過於害怕,對於未知有著更多正面與美好的想像。

這本書的主題是關於"中陰",藏語是Bardo,也是作者對"西藏度亡經"這本書的詮釋。"西藏度亡經"是教導人們認識死亡過程中的現象,以及可能出現的得道機遇P59。"中陰"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能幫助我們"人"破除既有的慣性與迷思。書中提及人最為關鍵的迷思是:我活著,我常是不變的我,我能追求成就,而且能夠成功。

作者在書裡提出了一些深刻的思考,人們或許知道自己的人生正在經歷不斷的變化,又意識到自己的一些部分好似從來沒有改變,但卻在理性上意識到個人的身體,其實每個時刻上沒有一個細胞是相同的P75。總而言之,我們常常覺得自己並沒有變化,而且與他人或它者有著隔離感P77。比方,當你想要與他人競爭,而且相信自己會成功時,你與他勢必有著區別、區分感,除了你覺得要贏過他,你也同時覺得你跟他有著很大的不同。

書中一直挑戰那樣的迷思,作者提及我們人生總在過渡之中P29,人生總處於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狀態P43,而這樣的人生狀態我們可以稱之為"無常"P35,事物不斷結束,又不斷出現,萬事萬物持續變化著。你除了打破我是不變的迷思,更要學會信任這種不斷處於過度狀態的"實相"P39,因為我們經歷的都是"瞬逝的記憶"P45。這種面對世間喜怒哀樂轉瞬即逝的心情,如黃粱一夢,人生有如夢的比喻,也常出現在佛教經典中。如果我們的生活如同夢,那是否表示並沒有持續的個體在經歷生死,其實生與死,始與終,得與失,都如夢似幻P79。這樣的表達,並不是虛無主義的彰顯,而是要進一步彰顯人們的生命是無所依恃的P53。人們總是處在不確定性、脆弱性、不安全性P195、不可預測性的時光裡。

這才是現實。也是人生痛苦的原因。人們在面對這些無所依恃的情境,常會以恐懼、逃避面對,產生慣性的處理方式。如果你想解脫,作者認為你必須不斷探索根深柢固的慣性P73。

懂生,才懂死。

既然人生無常,生與死應該是一回事,因為任何時候都將視為兩種狀態之間的過渡,關鍵是處理的方式與態度,那麼我們怎麼活,就會怎麼死P51。人生無所依恃,過程如夢似幻,是誰在經歷這一切?是意識。作者提出意識是二元的P74,因為你看的山,與我看的山一定不同。意識不是一個穩定的實體穿越一切,它不斷地消解和重組,意識是流動的P76。作者說的二元,不如說是辯證,之所以有著辯證,是因為人的意識有著不同的思維,因為不同的思維而有了交流,因為有了交流,而使我們之間能看清諸多的過渡,能用更大的視野看待一切,最終能有著包容。因此從意識交流互動的角度來看,你要開展最好的,是如同作者所說的,能"關切眾生的恐懼和痛苦,並希望救度"的自我P33,那種能將個人子光明融入大我母光明之中,能在過程中了解"開放的覺性"P71的自我。意識的二元性流動,意味我們應該持續保持開放,持續認識生命中一直持續的中間狀態P66,多麼如同莊子所提的"環中"。

要怎麼不斷認識、學習,去除慣性,開啟智慧呢?作者提三個方法,節制情緒,善用煩惱,超越對立P25。首先要觀察與處理自己的情緒P79。人生的困擾與其說是外在環境造成的,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自我的執著P94,但這不代表外在環境的改善不是我們人類共同努力的方向。作者是強調你應該善待自己,多關注自己的情緒,比方情緒對自己身體的影響,如果我們與自己的身體失去聯繫,煩惱將會更加肆虐P98,關鍵是要更加貼近煩惱P99,認識自己的負面情緒,以及這些負面情緒對自己身體帶來的不良影響,然後懂得讓自己的生活暫停,給自己時間去感受情緒P103!那些不好的情緒,那些貪嗔癡所導致分離的妄覺P105,是你的慣性,而這也是你應該面對的地方。

那要怎樣面對情緒呢?這樣的情緒,想想看是否其他人也會有,作者在書裡一直鼓勵大家常跳脫自我立場,以後設的角度,跳脫開來,能感受他人,同理共情P107。比方每當有不好的情緒或想法出現,就在心裡標記自己的想法P206,心裡想著我有這樣的想法出現,再想想是否他人也會有同樣的想法?對他人同理共情,懷有溫柔,是建立在對自己同理共情並懷有溫柔的基礎上P108,也就是說,要對自己好,視情緒作為如實的存在P115,讓自己充分體驗情緒,面對煩惱,從那裏體驗、並挖掘出最深刻的智慧P123。作者在探討情緒的轉化時,總是會有他者。她建議一種"施受法",配合自己的呼吸,吸入自己的恐懼,並思及他人正經歷的一切P113,然後希望自己與他人能轉化這樣的恐懼,呼出希望大家都能美好的氣息。情緒與智慧,一體兩面,也是辯證的表現。要有這樣的後設思維,應讓自我時時處於寬容、開放、放鬆的情境下,能直視光明,保持專注,感受當下,勇敢而不逃避P141、P144。面對自我與他人的死亡,也是如此,保持平靜,不要心煩意亂P190。重要親人的死亡,你將感受悲傷,但真正的悲傷,作者說是一種溫柔開放的狀態,能感受與他人的聯繫,接納世界P193。她的說法,讓面對死亡時,好奇的層次能多過於害怕P199,對於未知有著更多正面與美好的想像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可如何因社會理論而獲得救贖的人; 希冀藉理論與實踐過完餘下人生。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閱讀編舟記有感

資本的積累

以有限的生命轉化為資本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