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開始愛自己—《俗女養成記》
這是一部女性成長史,其實。
縱看是陳嘉玲從小到大跌跌撞撞後經歷過迷惘與回顧,再重新找到自己的過程。橫看則是呈現了祖孫三代的女性在不同世代背景下的差異性,而這差異卻又不約而同的殊途同歸,在某個當下各自找到可以說服自己安身立命的理由,進而與自我和解。
這和解可以是一種遲來的女性自覺,一份甘於平凡的達觀,也可以是一劑沉潛後頓悟出的豁然開朗。
阿嬤曾因為陳嘉玲的二姑姑悔婚而脫口而出:「想越多越難嫁,越晚嫁就嫁越差。」其實台語有這麼一句俚語更能貼近原話──揀啊揀,揀到一個賣龍眼的。意思是適婚女性眼光太高,七挑八揀後就只能「撿剩的」。
在阿嬤那個年代,比起自由戀愛,終生大事更多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當下並無法理解,相對自由的下一代對於婚姻的選擇不再只是託付終身而已。或許在她的認知裡,除了了卻子女終身大事的責任外,嫁得好的大女兒比起選擇獨身的二女兒更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不是阮不肯等,時代已經不同,查某人嘛有自己的想法。」
當屬於舊時代的阿嬤在舞台上溢於言表地緩緩唱出《純情青春夢》,透露的不僅是對女權意識的萌芽,也是由衷對於傳統女性價值的一絲反骨。雖然朦朧,但也許在小嘉玲的內心中悄悄埋下了一顆種子,所謂的「淑女」從來都不存在於別人的眼中,只活在自己的心中。
阿嬤,承襲舊時代的女人—陳李月英,在走過大半人生後對著陳嘉玲交代自己的身後事,希望死後能把她的骨灰灑向大海,從此自由自在,不再是別人口中的醫生娘、頭家嬷、陳媽媽,也不再是某人的老婆、媽媽、婆婆、阿嬤,而就只是原原本本的自己,那個曾經被喚作「阿月」的李月英。
或許此時的她終能理解當初女兒那寧願被貼上剩女標籤也要做自己的堅持吧,劇終沒有針對母女兩的和解多做琢磨,稍嫌可惜了點。
不得不說阿嬤這條線鋪陳之完整不下於陳嘉玲,由她帶出來的世代交替感大概會讓有相似回憶的六、七年級生都不約而同地憶起自己的阿嬤吧。
而作為兩代夾心餅的陳嘉玲媽媽,處於舊時代與新時代的過渡期,這時代的女人大概被視為最任勞任怨的一代。不管是孝養上一輩,還是教養下一代,儘管使出渾身解數,卻總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能解救自己於無盡的繁忙家務中。
所幸,嘉玲媽有個體貼的婆婆,那個表面迎合偶爾回來挑剔炫耀的女兒,私底下卻能與媳婦同聲共氣跳起「豬油之舞」的婆婆,誰才是自己人自是不言而喻。這大概會讓為人媳婦的委曲求全得到莫大的精神慰藉吧。
有個體貼怕老婆,喔不,是疼老婆的先生,更不由分說是嘉玲媽媽的福氣。那乍看不怎麼靠譜的老公卻往往是家人間最佳的調和劑,不管是對永遠好高騖遠的弟弟的寬容、對明顯偏心的父親雖感到委屈卻能理解的接受、夾縫中求生存的本事使得他在母親與妻子偶爾的碎念下也能游刃有餘,消化於無形;「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大概是樂天知命的陳晉文畢生的座右銘吧。
因此,有著這兩大支柱的支持,我們看不到逆來順受的受氣包、也不見牙尖嘴利的欠腳(精明)媳婦,更不可能發現控制欲超強的媽媽。儘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人皆有之,吳秀琴卻也懂得兒女的快樂才是身為人母的最大安慰,比如那台用來滿足一時的優越感卻落得塵封下場的鋼琴;比如那一通通打去〈婦女新知〉想要同理兒子性取向的詢問電話。
妳一個人自己在台北,要好好照顧自己,其實媽媽也不一定要妳怎麼樣,妳讀書可以讀到這樣,我就已經覺得妳很棒了,只要妳可以平安健康,這樣就夠了。
有時我也在想,他活到現在三十歲了,這麼大了還不敢跟別人說,也是很辛苦。我也很想告訴他:『阿明啊,其實媽媽都知道,你不是一個人而已,不用這麼孤單。』
即使再怎麼跟女兒冷戰,即使對兒子的同性傾向再如何不知所措,想讓他們都知道媽媽永遠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這是身為母親的她所能給予的最溫柔的愛。
陳嘉玲,一個永遠不像台北女生的台南女生,台灣十大建設差不多時間出生,和台灣經濟一起長出來的六年級(70後)女孩理應在這樣家庭氛圍的浸淫下與自己從小對未來的殷切期盼中,長成知性與感性兼具的「淑女」,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經營著一個美滿幸福的婚姻、就像新時代的都會女性那般幹練而優雅。
然而,實際上的她在台北奮鬥了近二十年後,卻發現自己不上不下地沉浮於世,年近四十,生活過得越來越麻木,心情卻越來越浮躁。當夢想成了疲憊生活裡的奢侈,當婚姻成了逃避世俗眼光的藉口,這才驚覺自己的人生曾幾何時成了光鮮亮麗的相反詞,鏡中的自己成了面目可憎的陌生人。
原來到頭來,沒能長成「理想中的大人」這件事是個多麼痛的領悟。
這樣的設定,不管是任何年代的女人多少會有點感同身受而膽戰心驚,害怕自己的未來成了這副模樣,懷疑這難道是自己現在的寫照,或是彷彿重新看了一遍自己斑斑的血淚史。
往往,我們都是從別人的故事裡望見了自己的影子而有所共鳴。
這是一個與自己和解的過程,其實。
親愛的陳嘉玲,
妳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
忘記這輩子其實很長,
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
作夢又醒過來;
妳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
這輩子其實很短,
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
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
劇尾,當螢幕同時呈現大小嘉玲一起漆油漆的那幕,螢幕前的你是否也跟我一樣,內心被震了一下?好像是腦海裡某個卡住了很久的齒輪莫名地開始動了一下,接著發出了陣陣刺耳的輪軸聲,一個齒輪接著齧合過另一個齒輪,吃力卻緩緩地傳動了起來。
啊,是了,原來我內心也住著一個陳嘉玲,死硬派的那種。該是有多久沒能好好與自己對話了呢?是不是丟失了兒時那個曾經無比純真快樂的自己?
也許是該這麼對著自己說的:
對不起,虧待了妳,
謝謝妳,挺了過來,
還有,我會好好愛妳。
從現在開始,從這裡開始。
人生的難題即便軟弱與逃避都不可恥,那些狗屁倒灶的是是非非都會變成日後可以讓自己噗哧一笑的笑料,曾經以為看不透的事、過不了的坎,到頭來都會舉重若輕而能隨喜自在。
有人說:「憂鬱的人,其實就是活在過去的人;而焦慮的人,其實就是活在未來的人。」
未來的不可測,逝去的無法得,那麼,就活在當下吧,處理好當下可以處理好的事,也許是一種心情的轉換,也許是一份工作的取捨,也許是一段感情的去留,也許……不過是眼前急需安撫的飢腸轆轆。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不再犧牲自己的自由時間,
不再去勾畫什麼宏偉的明天。
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樂的事,
做自己熱愛,讓心歡喜的事,
用我的方式,以我的韻律。 ────卓別林
同為六年級女孩的導演嚴藝文這麼說:
女孩們請記得,不論你幾歲,都請一定要喜歡現在的自己。
願與所有的「俗女」們共勉之。
(寫於2019/9/12)
#全劇的演員Bravo
#哪來橫空出世的小嘉玲_吳以涵
#好看的喜劇總能在笑淚中撫慰人心
🎊恭賀《俗女養成記》 榮獲第55屆金鐘獎—
最佳迷你戲劇獎、 戲劇類節目剪輯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