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的几件趣事
李宗仁是桂系领袖,民国时首屈一指的地方实力派,当时可谓叱咤风云。他作战勇猛,能进能退,有大将之风,又极为重视地方行政,将素来落后贫穷的广西一省治理得井井有条,被人称为“模范省”。民富兵强,又加强了他在军阀如林的民国的地位。
李宗仁早年统一八桂,促成北伐,中年于抗战中临危受命,组织台儿庄之战,名扬中外;晚年当上国民党“代总统”,无奈1949年,大潮所至,独木难支,遂了却“末代总统”生涯,仓皇渡洋赴美,政治人生与中国的现代化之梦一起结束。
大略来说,他一生都在步步向上,战场上促成统一、抗御外侮,最后在政界高层折戟沉沙。
这里只记述他人生中几件有趣的小事,来看到他的性格、脾气和波折的际遇。
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李宗仁以广西全省之力,助成北伐成功,和军事领导人蒋介石的关系自然密切起来。1927年,因有事到上海,蒋介石早年的“同道”青帮大佬杜月笙、黄金荣便热诚邀请,希望拜会。李宗仁作为“边疆省份”统兵数万的大将,遇到十里洋场手眼通天的地头蛇 ,两个性格气质完全不同的人相见,场面如何?
杜、黄一方,是热情邀约,李宗仁却是不屑一见。他自述自己是“国府委员及革命军高级指挥官,忝统数十万将士,国家名器所关”,怎么能去见这种地痞流氓?后来杜、黄一再邀请,李都却之不见。但两人江湖阅历丰富,也不气恼,又通过各种手段,希望结交李宗仁等地方大员。
一次,胡汉民请李宗仁赴宴。胡是党国元老、国民政府主席,资历、身份都在李之上,李宗仁已得知杜月笙、黄金荣在场,纵使心中不愿,也只能前去。见面后,杜黄二人对李宗仁很是恭敬。之后二人又回访,既已认识,李宗仁不便拒绝,敷衍一番,他后来说,两人一口上海土话,怪里怪气,谈不出什么东西。让人忍俊不禁。他也留下了对二人颇为精到的观察,说“杜氏高瘦,黄氏矮胖”,看起来都是老实人。因此也嘴下留情,没有一棒子打死,说他们在自己团体内部是盗亦有道。
其实李宗仁不愿见杜黄二人,并不仅是气质不同,深层的原因,是因为认识之后,必然涉及到利益交换及势力牵扯问题,他不愿这种黑社会作风在他的部队和其治下的广西蔓延。另外,蒋介石早年通过青帮起家,素擅权谋,李宗仁则是真刀真枪,剿灭广西的大小军阀,而后坐镇一方,估计他内心也看不起老蒋的起家经历。
国民党从广东发展起来,蒋介石作为国民党的军事领导人,与邻省广西的恩怨情仇数不胜数,李宗仁既是他在地方的最重要支柱,也是最大的对手。
仍是在北伐之后,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结婚,心情大好,在报纸上发一声明,大意是说和以前的革命是一个样子,以后的革命又是一个新的样子云云。李宗仁与蒋介石打打和和,已有多年。看罢报纸,大为不爽。心想以前的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因为统帅一人婚姻之变动,就都不算数了?心头负气,礼金礼物之类便分毫未送。同时各地军政大员,蒋的亲友、对手,送去的大礼不计其数,更显得李宗仁此举不同寻常。
几天后,李宗仁夫妇到了上海,蒋介石毫不介意,立刻送帖子请客,次日与夫人在家中邀请二人。四人相对,又如老友相聚一堂,宾主尽欢而散。礼金之事,丝毫未使人难堪。可见大人物也意气用事,也有矛盾,但又有开阔之心胸,不让其长久萦于心中。“定海内者无私仇”,就是这个意思吧。
李宗仁驰骋战场一生,人生的“高光时刻”却甚是难堪。1949年,他通过竞选加“逼宫”,终于做上了中华民国“总统”。但此时外有共产党大军压境,渡江在即,内有老蒋处处掣肘。对内、对外都是千疮百孔。李宗仁铁肩挑重担,也很快败下阵来。没能做成曾国藩,也没能做成李中堂。
只能赴美定居,一住十来年。他英语不好,又喜欢交际,闲不下来。就有一些当地的华人青年陪他聊天,但这些青年人也要上班,就有些青年人的妻子们来陪李宗仁聊天、打麻将。一位女士回忆和李宗仁打麻将的感觉,用了一个极为精彩的词:如坐针毡。说李宗仁的广东麻将,出牌慢,花色又不好记。她们的娱乐就成了一件难熬的差事。
我猜测不是麻将打法的问题,而是李宗仁早年统帅千军万马,到得晚年,言谈举止间,仍有一股摄人的气势,稍一沉思,就使得这些家庭主妇心头发麻,“如坐针毡”。
这几件小事,常能使人会心一笑,在轻松之中,看到历史的另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