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獵巫
自從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台灣就有一種抓戰犯的論調瀰漫在社群與新聞媒體之間,而裕隆(2201.TW) 就站在這輿暴風的中心點。這些裕隆是罪人的言論普遍出現在許多針對對等關稅主題的討論區 e.g. [# 賴清德總統針對政府因應美國關稅政策發表談話](www.youtube.com/watc...問題] 我國64%對美關稅中,裕隆佔幾%啊?](www.ptt.cc/bbs/car/M...裕隆汽車也快速發文為自己辯駁,但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罵的人還是在罵,連 Youtube 網紅也不忘分一杯羹蹭一波流量。
當然 2025/4/8 的我們已經知道,川普的對等關稅其實跟關稅無關,他真正在意的是貿易逆差,你們外國人都來賺美國人的錢,卻不買美國產品,這不公平,對等關稅只是逼你們來上貢的武器。但戰犯裕隆的罪名卻開始往「扶不起的阿斗」方向延燒,講得裕隆汽車就像個十惡不赦的大壞蛋一樣。
我很在意到底追打裕隆在台灣輿情面對川普的關稅政策上扮演了什麼角色,又有什麼作用。至於裕隆汽車到底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我其實不太在意,政府刻意關稅保護與補助是事實,裕隆汽車也確實沒成為類似韓國現代汽車一樣的國際品牌。但我不覺得這是裕隆的錯,台灣人從以前就不擅長經營面對消費者的國際品牌,所以經營不起來其實非戰之罪。
所以我不得不將輿論對裕隆的口誅筆伐視為一種「獵巫」的指控,這是一種訴諸情感 (appeal to emotion) 的反應,試圖透過喚起民眾對歷史上不公正迫害的記憶,來削弱對當前對更重要或更值得追究的議題的注意力。將國家或群體目前所遭受的指控或苦難的情緒,轉移到一個更明顯且更無力的對象之上,進而讓公眾的注意力轉移到無關輕重的事情上。
不可否認裕隆就是在這樣的一個風口上,我相信政府是絕對不會在短期內對此做出任何回應,畢竟在這個對美國不信任感高漲的當下,任何可以轉移注意力的焦點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裕隆!你就吃下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