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Apple 的 AI 產品總是落後一步?|AI 需要快速推陳出新,Apple 卻是認真打磨

鋼哥
·
·
IPFS
·
AI 的創新速度驚人,而且通常是以軟體為導向。AI 關係到迭代改進、功能的快速部署、用戶反饋環路以及大膽的實驗。在這個領域中,遲到不只可能會錯失機會,也可能意味著錯過整個浪潮。

本文參考自科技評論員 MKBHD 的影片 Apple’s AI Crisis: Explained! 經由 Claude 3.7 sonnet 整理,由我潤飾。


Apple 慢工出細活,但容易被超越

從歷史上看,Apple 的成功並非急於成為第一,而是深思熟慮、精打細算

這種 「慢工出細活 」的策略為公司帶來了良好的效益。

Apple 並不是第一個推出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無線耳機或 OLED 顯示器的公司,但當 Apple 進入每個產品時,都能精準地執行、提供優異的使用者體驗。iPhone 、iPad 和 AirPods 等市場定型產品,這些都是最好的證明。

這種後發優勢通常在硬體方面最為明顯。Apple 可以等待元件成熟,從早期競爭者的錯誤中學習,然後為其龐大的使用者群推出精緻可靠的版本。

Apple 的成功並非急於成為第一,而是深思熟慮、精打細算。Photo by Julian O'hayon on Unsplash


AI 競賽:想贏就要快

但 AI 是另一種思維的賽道。

AI 的創新速度驚人,而且通常是以軟體為導向。AI 關係到迭代改進、功能的快速部署、用戶反饋環路以及大膽的實驗。

贏家是那些快速迭代並保持領先地位的公司。在這個領域中,遲到不只可能會錯失機會,也可能意味著錯過整個浪潮

Apple 試圖將其慣用公式應用在這個領域。

在 WWDC 2024 上,Apple 發表了 Apple Intelligence,這是其針對 iPhone、iPad 和 Mac 的 AI 功能所設計的品牌。Apple 的承諾很清楚:

為使用者量身打造的 AI,以隱私為考量,並與 Apple 生態系統深度整合。寫作工具、視覺智慧、Genmoji、ChatGPT 整合,以及最重要的 Siri 重大升級。

但隨著時間流逝,裂痕開始顯現。

Google、微軟或 Samsung,他們的 AI 功能推出得很快 (即使不完美)。Photo by Ed Hardie on Unsplash


不像 Google、微軟或 Samsung,他們的 AI 功能推出得很快 (即使不完美),但 Apple 卻延遲推出幾乎所有打著 Apple Intelligence 旗號的產品。

隨後的更新也陸續推出了一些小工具:Genmoji、Image Playground、Writing Tools,但最重要的 Siri 升級功能卻仍未推出。

也許最能說明問題: Apple 從未公開展示新 Siri。

Apple 不善於安撫投資者與客戶

Apple 長久以來一直以卓越產品和使用者體驗驅動的公司形象示人,不可否認的是,Apple 仍是一家上市的科技巨頭,有一個無法逃避的現實:股東壓力。

在這一波 AI 經濟中,如果 Apple 不積極呈現產品在 AI 上的進步,就有被視為落後的風險。

這種壓力並非 Apple 所獨有。

在 OpenAI 的 ChatGPT 在短短兩個月內激增至 1 億用戶之後,整個產業都重新調整。Photo by Jonathan Kemper on Unsplash


在 OpenAI 的 ChatGPT 在短短兩個月內激增至 1 億用戶之後,整個產業都重新調整。

AI 不再是實驗室實驗或未來主義概念,現在已成為主流消費產品。Google、微軟、亞馬遜、Meta,甚至 Anthropic 和 Perplexity 等新創公司都開始積極投入人工智能的競爭。

但這種緊迫感卻造成了一種奇怪的斷裂。

投資者雀躍、消費者失望

對於投資人和分析師而言,WWDC 的宣佈是一個令人安心的喜訊。

快看!Apple 正在認真對待 AI。
看呀!Apple 正在將 AI 融入他們的作業系統。
你看,Apple 正在與 OpenAI 合作。

這些都是進步的跡象。股東們歡呼雀躍。

在粉絲眼中,Apple 總是與眾不同。Apple 的特色建基於實現而非承諾。Photo by zhang kaiyv on Unsplash


但對消費者而言,尤其是購買 iPhone 16 的早期使用者,他們期待這些新的 AI 功能……但大多數都是以失望收場。

長達數個月的擠牙膏,只釋放了一半的功能,其中許多感覺像是科技新奇玩意 (如 Genmoji),而非突破性的實用功能。

沒有新的 Siri。沒有真正的助理級升級。只有大量的公關活動,而產品卻少之又少。

這種投資人保證與使用者價值之間的落差並不新鮮。

公司經常誇大進展以維護市場信心。但在果粉眼中,Apple 總是與眾不同。Apple 的特色建基於實現而非承諾。取悅用戶,而不是安撫投資者。一旦這種信任破滅,就很難恢復。

因此,Apple 現在陷入了困境:

他們需要不斷談論 Apple Intelligence,以維持在 AI 軍備競賽中的話語權。但他們尚未推出核心功能,也就無法展示。

而且延遲的時間越長,就越多人開始問:「這是認真的嗎?」

CC BY-NC-ND 4.0 授权
鋼哥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行為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AI 生成的科學論文首度通過同行審查|AI 科學家 v2 將導入加速科學界的研究

光影筆記
29 篇作品

📝📝:品味的扁平化,60 年前就開始了|AI 時代的演算法推薦機制,如何進一步損害人們的品味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