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閱讀分享: 易筋經十二勢圖說 (東加豆)

東加豆
·
(修改过)
·
IPFS
·

微故事+閱讀分享: 易筋經十二勢圖說 (東加豆)

微故事+閱讀分享: 易筋經十二勢圖說 (東加豆)

香港中環某棟老唐樓頂層,藏著一間風水奇特的(永恆加班有限公司)。職員(阿強),年方三十有五,卻因長年對電腦(五體投地),肩頸硬如城牆磚,腰骨脆似蛋卷。

中醫把脈嘆曰:"閣下之筋,非縮也,實乃消失矣!"

某夜加班,(阿強)在舊書攤覓得破冊《易筋經十二勢圖說》,他隨手拿起書來,翻了幾頁,發現書中竟有許多有趣的圖畫和動作,編者一位名叫(王懷琪)的人,出版期在(民國六年)即西曆1917年,真是一本古書!他便決定買下這本書,心想:"這玩意兒看起來挺好玩的,又看似可以強健身體,而且彷彿有仙人指路。" 

他翻至「掉尾勢」插圖,圖中武者仰首展臂,姿態竟與自己伸懶腰打哈欠神似,遂決意一試。  

翌日會議室,阿強趁老闆唾沫橫飛,默練「摘星換斗勢」,單手高舉假裝整理投影幕,實則暗牽筋絡。

同事阿珍低聲驚呼:"你手震似(柏金遜!)

他肅然道:"此乃氣力能凝且堅之相。"

午膳時分,他於茶水間演「臥虎撲食勢」,撲向最後一個菠蘿包,卻撞見總經理。

總經理瞇眼問:"閣下欲效仿達摩面壁?"

阿強靈機一動:"非也,此乃策略性深蹲,提升生產力。"

連月偷練,阿強筋骨漸舒,竟能以頸畫圓解開襯衫鈕扣。

某日,老闆見他於消防樓梯倒立,怒斥:"公司豈是少林寺?"

他氣沉丹田答:"《易筋經》有云:閉目調息,勝過盲目加班。"  

老闆怔忡,翌日宣布(午間養生時段)。阿強成了(筋絡顧問),教同事「九鬼拔馬刀勢」鬆肩頸。阿珍笑嘆:"早知如此,何必花八千八買筋膜槍?"

阿強夜觀維港燈火,忽悟王懷琪所言(心力兼到)之義;都市人缺的不是時間,而是把(生存)活成(生活)的柔韌。

他攤開《易筋經》,手執墨水筆扉頁題上:"筋長一寸,命長十年;心寬一尺,煩惱自刪。"

微故事完!

書名: 易筋經十二勢圖說

發行出版社:上海商務印書館

編者:吳縣王懷琪

日期:民國六年(1917年)清明後半月

性質:傳統國粹體育(體操)專書,以易筋經十二勢為核心,結合禪定與武術基礎。

序言:自序與原序闡述編書緣起,強調國粹體育價值及個人推廣之志。

目次:列舉十二勢名稱、練習須知、呼吸法、實用練習法等章節。

主體內容:

十二勢詳解:每勢分步驟說明動作、呼吸調息及注意事項,附圖示(原圖與分解圖)。

練習規範:包含練習次數、分階段進程、配套訓練法(如練指、練腿)。

附錄批詞:教育界推薦本書為課外運動教材,肯定其簡明易行。

核心內容與重點: 易筋經十二勢詳解

每勢以「原文」與「動作分解」結合,強調「意到」「氣貫」,步驟如下:

韋馱獻杵勢:立定合掌,調息凝神,鍛鍊臂力與氣血運行。

摘星換斗勢:單手高舉,左右交替,配合呼吸,舒展經絡。

出爪亮翅勢:掌前推後收,模擬鳥翼展收,強肺氣、利關節。

倒拽九牛尾勢:騎馬步拉拽,練腰腿勁力,需重心穩固。

九鬼拔馬刀勢:反手抓握,伸展肩背,舒緩僵硬。

三盤落地勢:蹲身托掌,鍛鍊下肢與腰腎之力。

青龍探爪勢:側身探掌,轉體協調,活絡腰腹。

臥虎撲食勢:俯身撲按,練脊柱彈性與爆發力。

打躬勢:躬身抱頭,調和氣血,舒緩頸椎。

掉尾勢:仰身翹掌,拉伸督脈,收斂氣機。

其他附勢:含摩擦四肢、活動眼肌等輔助功法。

練習須知:

分階段進程:初學者、高等小學、中學等。

實用練習法、練指法、練腿法、活動眼肌法、捷練手足法、

呼吸與禪定結合、禪定基礎等等,強調身心合一。

書籍特色與價值

傳統與現代融合,保留易筋經原文術語,同時以分解圖與白話注解降低學習門檻,結合學校教育需求,制定分齡練習計畫,適合團體教學與個人自修。

科學性與實用性

強調循序漸進,避免運動傷害(如「初練動式必止力兼到」)。

配套訓練法(練指、練腿)針對性強化局部肌群,提升整體效能。

文化傳承意義

繼作者先前編寫的「八段錦」後,進一步推廣國粹體育,體現民初傳統健身術的現代轉化。

批詞肯定其「簡單易行」,可補團體體操教材之不足,兼具文化保存與強身功能。

適用對象與建議

適用對象

學校學生(依年級調整練習強度)。

傳統武術或養生功法愛好者。

欲改善氣血循環、增強筋骨者。

實踐建議

初學者可先參照「八段錦」奠定基礎,再進階至易筋經十二勢。

搭配附屬練習法(如石球練指)強化薄弱環節。

選擇清淨環境練習,專注調息與動作配合,避免流於形式。

總結

《易筋經十二勢圖說》是民初國粹體育的代表作,系統整合易筋經功法,兼顧理論(禪定、呼吸)與實踐(分勢演練、配套訓練)。其價值在於將傳統健身術科學化、普及化,既保留文化精髓,又適應現代教育需求,堪稱傳統養生與學校體育結合的典範。

記得: 我的分享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啟發,但請記得,不管是健康資訊,書籍的分享,都是參考。每個人都不同,身體結構,思想價值,接受能力都不一樣的,更不要弄得神化。最想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讓身心都感到舒適。

全篇文章完!

寫作日期:2025年5月8日 

完成時間 : 09:45am

文. 東加豆

我除了寫微故事和閱讀分享,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tonkabean.me/

其它閱讀分享:

matters.town/@tonkab...

我的故事選集

matters.town/@tonkab...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東加豆我的名字叫東加豆。 我是一個香港人。 https://www.tonkabean.me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聲音頻道
33 篇作品

微故事: 舊時式的愛情 (繁體字+插畫+廣東話) 試聽版

孩子 / 童曲
18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