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扬言“绝不用海归”,意在获得军用订单
董明珠几近乎终身制了。4月22日,年满71岁的董明珠在格力股东大会上连任董事长,开启她执掌格力电器的第五个三年任期。自2012年5月起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至本次公司董事会换届时止,董明珠已在位12年,与习近平在位时间持平。习近平也是2012年接任总书记一职。两人真是绝配,年龄相近,一样地贪恋权力,且独断专行,极为自恋和自负。只是性别不同。

董明珠不时发惊人之语,引起广泛争议,是媒体追踪的话题人物。她也不甘寂寞,可谓“网红企业家”。在这次股东大会上她又扬言道,“海归派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所以格力“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她这番言论又在网上炸锅了。反对意见居多,我还没发现有支持者。估计小粉红中也有不少留学生,也不好支持这种说法。连胡锡进都发文反对她,认为:
董明珠说的上述这番话涉及了社会的公共政策,而且在股东大会上这样说,等于是面对了整个舆论场。宣扬格力“绝不用海归派”,只用国内高校毕业生,这是身份歧视,作为有影响的社会性大企业公然设立这样的用人原则,有违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中国的就业政策肯定不允许针对任何庞大群体做这样的身份排除。
至于董明珠为何如此发飙呢?许多人认为她是为了迎合国家不断保守封闭的政治氛围,在政策法规上加强对泄露国家秘密的处罚和宣传。官媒时不时披露一些机关企业职工充当外国间谍,窃取泄露国家秘密的案例,警醒国民要遵守保护国家秘密的法律、提防与上报身边可能出现间谍。
这很有道理。但我以为董明珠扬言不用海归不仅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还有商业上的考虑。就是将格力对标国内的军工企业,采用军工企业的用人标准,以获得政府的军用采购订单。
不录用海归学生,早就是国内军工企业的用人标准。只是没有像董明珠这样大肆宣扬。航天航空、兵器和船舶企业,至少三五年前就开始不录用海归学生了。
而格力与军工合作和生产军工产品,也有迹可寻。一是格力空调本身会用于军事领域。格力集团下属的珠海格力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专门生产军用空调的公司。这就不仅仅是商业秘密了,而属于国家秘密。其次,2015年,格力电器与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军工企业有一些合作。以格力的科研和制造基础,是可以向军工产品方面延展的,加强与航天、航空和船舶军企的合作。除了空调,还可以生产其它军用装备或产品,如钛电池,轴承等。格力已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家电市场饱和的状况,将军工产品作为新的产品领域不失为一个稳妥的选择。所以,如果格力要进一步进军工领域,获得国家军工产品的订单,就需要满足国家对军工企业在用人上的安全要求。
如果格力能更大程度地参与军工生产,也是一件好事。再怎么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格力也要比现有的军工企业的竞争力强些,管理体制更有效率,腐败程度也低些。也有比较高的可能性。火箭军案暴露出国有军工企业存在着严重的腐败,国家有可能考虑引入非国有企业参与军工产品的生产。这是一个契机。
但涉及到军事秘密的机关或单位一概不用海归学生,做法显然太简单粗暴,是懒政和害怕承担责任。保密程度高的机关或企业,可以设立安全许可制度,对安全许可进行分级管理。涉密要求越高的岗位,对人员的安全许可要求越高。通过背景审查,包括是否有犯罪记录,信用记录,家庭关系等,还可动用测谎仪来审查。
2025年4月26日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