惘然半生緣!重讀張愛玲最廣為人知的長篇小說|讀後感|十八春|惘然記|我們回不去了|越讀|號外

羅越
·
·
IPFS
·
上個月翻出來重讀,以下是一些感想。

張愛玲的眾多小說作品中,《半生緣》一定不是評價最高的,但絕對可說是最廣為人知的。一部典型的報刊連載通俗言情小說,在學術界與讀者圈獲得較為兩極的反響,實在非常合理。

這部長篇小說1950年代在上海《亦報》陸續刊出,原題《十八春》,作為男女主人公前後相識18年的總括。張愛玲60年代著手修改,將一些生硬的、囿於時代的元素去掉,改名《惘然記》再次出版。再之後,“惘然記”這個名字被拿去出散文集,《半生緣》才終於面世。戰時天有不測風雲,人們壽命短,十幾年就是半輩子。

上個月翻出來重讀,以下是一些感想。

故事

張愛玲說:“對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顧間的事。可是對於年輕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半生緣》的故事發生在抗戰期間1940年代的上海。曼楨與世鈞由公司同事慢慢成為情侶,正在兩人猶豫是否結婚的當口,並不門當戶對的家庭、一連串的誤會和外力介入,導致二人失之交臂,各自組建家庭。多年後重遇,塵封多年的真相浮出水面,曼楨說出那句膾炙人口的“我們回不去了”,小說到此戛然而止。

全書前半部分是曼楨與世鈞的“三年五載”,細緻描寫了他們對彼此的真摯情感,試探和確認,誤會與爭執,;後半部分則是指顧間的“十年八年”,曼楨遭到囚禁,各自經歷不幸福的婚姻,結尾處的重逢,然而重逢也已經沒用了。

人物

曼楨身上一定有許多張愛玲的影子。特別是那段堪稱小說“戲肉”的囚禁描寫,顯然取自作者本人的親身經歷。曼楨表面上是現代化的女性,同時那樣自我犧牲,忍辱負重,甚至答應與鴻才當假面夫妻,為他人忙碌一輩子。

世鈞的性格弱點一樣源於生長環境,他對曼楨的承諾(即使有挑戰者也要把她搶過來)未能兌現,對叔惠、翠芝、大嫂等人的判斷較為偏頗,以致多有虧欠,事業上也少有成績。到最後,四位主要人物里,他是最面目模糊的。

叔惠是曼楨與世鈞的中間人,兩人多年後的重逢也是在叔惠家。他的儀表堂堂和善於交際是廣受認可的,因此也使得他不想定下來,對生活的可能性有更多期待。《半生緣》改寫他去美國留學工作,這也是張愛玲本人的選擇,留下的沒有未來,唯獨他有。

翠芝是從小認識世鈞的,兩人門當戶對,兜兜轉轉成了夫妻。翠芝對叔惠一見傾心,為他悔婚,也明白與世鈞不過是順水推舟,並無感情。張愛玲形容:“在一個少奶奶的生活里,比在水果里吃出一條肉蟲來更驚險的事情是沒有的了。”她是她小王國里的勝利者。

曼璐是曼楨的舞女姐姐,為家庭自我犧牲,嫁人後一方面嫉妒曼楨,一方面為籠絡鴻才,竟主動謀劃,讓丈夫強暴囚禁妹妹。張愛玲雖然試圖強化她陰暗心理的合理性,跳出特殊歷史背景讀難免覺得奇怪。書中這句“女人有時候冷靜起來,簡直是沒有人性的。而且真會演戲。恐怕每一個女人都是一個女戲子。”不是寫她更似寫她。

阿寶是曼璐的貼身女僕,最出彩的戲份是被囚禁的曼楨前腳委託她通風報信,不惜給出定情戒指,她後腳立刻向曼璐獻寶表忠,只因判斷戒指不值幾個錢。張愛玲的狠辣可見一斑。當然,幫曼楨逃出生天的隔壁床產婦也是勞苦大眾。

鴻才那句“笑起來像貓,不笑像老鼠”的刻畫過目難忘。他是個不學無術的生意人、暴發戶,一生在女人堆里打滾,那是他全部的人生意義。

豫瑾是曼璐的前男友,兩人一度訂婚,他的善意是整段蒼涼故事里的一抹亮色。然而好心辦壞事,他跟鴻才聯手造就了曼楨與世鈞的錯過。

其他人物諸如顧家的母親、祖母、弟弟們的刻畫也頗為出色,特別是愚弱的母親,竟會坐視女兒落入那樣可怕的深淵。許家的母親、父親、姨太太、大嫂面目更鮮明一些,是張愛玲擅長的那一類家族關係。

源流

張愛玲酷愛從“金瓶”、“紅樓”一直到《歇浦潮》的舊式小說,《半生緣》所受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生煎饅頭、糖湯渥雞蛋、黃魚羹面、黑牌強尼華格、廣柑酒、六安茶、大閘蟹……對飲食服飾的細節描寫為相對簡單化的情節提供了扎實的生活基礎。

讀到曼楨與母親、祖母,亦或是世鈞父親嘯桐的姨太太與其母親,總讓我想到《海上花》,一股老鴇和家養女兒的氛圍。新社會新得不夠徹底,基於人身依附的兩性關係還在,這也是舊小說的某種殘存。

除了上海,南京多次出現在小說中(提及牛首山、清涼山、玄武湖、鼓樓等),那段時期作者或者常去南京。“蒼紫的城牆,映著那淡青的天,第一次感覺到南京的美麗。”這想必是張愛玲的親身感受。

文本層面,張愛玲標誌性的情緒意象的拼貼(比喻)以及流暢雜糅的白話(上海話、英語)仍然健在。唯獨一處似乎是她弄錯了,麵食“搶餅”應作“羌”,如今市面上多寫成“熗”,也是不對的。

思考

讀這本小說的時候很留心張愛玲對愛情的審視和思考。曼楨與世鈞多年後終於重逢,真相大白,誤會消除,但走出飯店還是要回到各自木已成舟的生活里去。這幾段摘抄,大家各自品讀就好。

“他站得很近,在那一剎那間,他好像是立在一個美麗的深潭的邊緣上,有一點心悸,同時心裡又感到一陣陣的蕩漾。”

“其實他等於已經說了。她也已經聽見了。她臉上完全是靜止的,但是他看得出來她是非常快樂。這世界上突然照耀著一種光,一切都可以看得特別清晰,確切。他有生以來從來沒有像這樣覺得心地清楚。好像考試的時候,坐下來一看題目,答案全是他知道的,心裡是那樣的興奮,而又感到一種異樣的平靜。”

“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著你的,不管是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

“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羅越日文譯者、撰稿人,自稱“日劇愛好家”。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職日本時尚雜誌《with》、《美的BITEKI》中文版編輯。每週更新,歡迎追蹤。Craft共享頁面➡️https://apes-spend-4j6.craft.me/TBfnq6xkTGAo9v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春劇初評!4月新開播日劇初登場,有名人一樣約不到Switch2|越報|25年4月號

我所喜愛的《熱點》|笨蛋節奏|雜談劇|羅越推薦|越讀|日劇

美劇扎堆!白蓮花泰國分店驚爆槍戰,推薦近期追看的多部重磅美劇|黑鏡|最後生還者|使女的故事|混沌少年時|越讀|號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