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帶著幾成把握而行動?
前陣子,朋友傳了個訊息問我,她有個認識的德國朋友正在開發一個連結德國難民與社會志工的交流平台,目前正在尋找幫忙架設網站的工程師,問我有沒有興趣接這個案子,當下我遲疑了,事實上我覺得這個案子的出發點很棒,加上是在做有意義的事,所以說實在的也不是那麼在乎報酬,不過我擔心的是,我不確定我能不能做好。
即使這個網站的功能要求不多,即使我曾有過從頭架設個人網站的經驗,即使我知道市面上有很多整合後臺的套版網站可以用,即使我身邊有很多工程師朋友能在真的遇到問題時讓我求助,但是我依然卻步了,因為在我的經驗庫中,我不曾接過網站開發案,沒有一模一樣的經驗能複製,換句話說,我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做好,所以我不敢接下。
你都帶著幾成把握而行動?
這件事讓我開始思考,我似乎總是在做每件事情前,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時才會採取行動,小至Netflix選片,我非得要花時間來來回回挑到一部很想看的片子才點進去,大至在工作上爭取機會,我沒有可依循的經驗或是沒有近乎十足把握時,就不敢說我辦得到,當然謹慎評估是美德,但是不是在這之中,我也陷入思想桎梏,而不知不覺錯過很多機會?
現實中我們所遇到的種種機會,自認超越九成把握的其實遠比想像的低,過於慎重,裹足不前,可能會導致錯失許多機會,一些成功的企業家,也都並非在有足夠把握下才行動,例如軟銀 CEO 孫正義認為有七分把握就去做,而明基電通董事長李焜耀更是主張四成把握就出手。
所以到底該幾成把握才行動呢?其實所謂的幾成把握不過就是,為了說服自己行動的自我暗示,這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數字,很難有所謂的十成把握,因為萬事都有風險,也很難會毫無把握,因為無論如何你總會透過各種管道找到零碎的資訊。
做還不做?影響行動的因素
法格教授認為,人們的行動受到動機、能力與觸發這三要素所影響(FOGG Behavior Model)。法格行為模型是由 Fogg 教授所提出來的行為模式理論,在法格行為模型可以使用公式 B = MAT 來代表,當動機(M)、能力(A)、觸發(T)三者同時齊備時,使用者就會觸發行為。相反如果此公式中任何一個成要素缺失,無法跨越「行動界線」,那麼這次行為便不會發生。(摘自 決定使用者行為動機的「法格行為模型」)
我認為有幾成把握這概念是包含在動機和能力兩者裡面,基本上動機越強,會說服自己有更高的把握去做這件事;至於能力更不用說,當你覺得自己能力越強,你對這件事的把握就越高。所以當我們在評估對某件事有幾成把握時,其實我們是混合了對做這件事的意願有多強,以及對自己能力判定的信心有多高。
那麼換個角度想,是不是透過提升動機以及增進能力,就能達到更有把握說服自己去行動的目標了?雖然大家時常說,做就對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那樣的膽識去做出超出自己熟悉範圍的嘗試,至少我不是,我羨慕那些能在不足把握下,依然願意挑戰跳出自己舒適圈的人,因為無論結果如何,他們都將會比別人獲得更多的經驗,體驗到更多不同的人生,成為擁有有許多故事的人,不過假設我有意識地針對動機和能力兩者做練習,我對自我的行動暗示便非常有機會能逐漸提升。
練習提升心中的把握,降低行動的門檻
對我來說,能力的提升很直觀,再加上能力是需要時間去累積與增強的,所以在這裡就不多著墨,動機的提升則是我認為能馬上提高把握和行動意願的要素,至於具體來說該如何提升動機,我想有兩個方向能練習:
- 思考動機背後所承載的情緒
仔細問問自己,究竟你的動機是受負面還是正面的情緒所驅使?負面的情緒諸如:害怕失敗、擔心出糗、嫉妒他人成功等等,例如前面我提到接案的例子,我不停在擔心做不好,害怕會失敗,這些都是圍繞匱乏心態的消極情緒,自然令人邁不開行動的步伐。
試著將事物以正面的情緒重新定義,例如:我能透過這個機會學習到什麼、我能夠幫助到什麼人,試想如果我接了這個網站的案子,也許我就能更了解德國難民議題,和NGO的運作,這絕對是日常生活中碰不到的難得經驗,這些都是能夠幫助提升動機的方法。
- 做最壞的打算與縝密的風險管理
人總是非常容易對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懼,但當一件事情看得到底時,似乎就不再那麼可怕,尤其若最壞的結果你能夠接受,失敗了也不會怎麼樣,無所畏懼的心態下,動機自然就會提升。
舉接案的例子來說,最壞情況不過就是程式寫很爛,可能開天窗,但這並非解決不了,我也大可提前針對沒有把握的部分做溝通,做好雙方良好的風險控管,在心裡有底的情況下,更容易進一步提高採取行動的把握。
結語
有把握才去做是一件好事,這樣的心態幫助我們規避風險,達成目標,但也應該時時警惕自己,是否過度地謹慎和害怕,會導致錯過許多機會,練習適時跳出舒適圈,在不足把握下,擁抱挑戰,也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體驗與成長也說不定,以此勉勵自己,也勉勵大家!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