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感官僭越

实体烟
·
·
IPFS
一种感官越界干预另一种感官,这是一场美学政变吗?

舞蹈是音乐的可视化呈现,后来自成艺术,脱离音乐而独立存在。

「音乐录影带」——曾经和舞蹈类似,同属音乐的可视化呈现,尔后也发展出独立叙事手法,并不完全忠实于音乐,甚至抢夺了音乐作为一种单纯听觉体验的纯洁。可以这么说,可视化的音乐,与音乐本身已经是两种事物了。

一杯拉花的拿铁、摆盘精致的分子料理、改编自小说的电影,一件设计师外套,都是如此。

一种感官被唤起,另一感官就被削弱。色声香触味虽不排它,可算力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再分配的游戏就有可能内藏它心。比如听觉与视觉,各按不同规则为信息排序,其占据的器官、算力资源也各不相同。

可视化音乐,同时调用听视觉双线程运算,企图用视觉的戏法来增强听觉体验。表面上,它们是时间性美学体验的空间化转译,可这翻译,往往不忠原文,走上了僭越的不归路。毕竟视觉太霸道了,信息量也大,借由听觉入室后,还不满足,反客为主,催生了为跳舞而生的音乐(舞曲)、以及为视觉而生的音乐(影视配乐)这样的新需求。

音频示波器,直观的可视化音乐

更有 Jacob Collier 爱玩的那种,先想好图形,然后以此绘制 MIDI 音符,变成一段旋律,约么算是「图像的可听化」:

我并不想褒贬。因为一方面,增香加料是自由市场的自然选择,「感官越界、原味稀释」的规律,很难大规模抵抗。而且人类也非机器,本来就靠多重感官间的信号叠加、相互校正而生存。反而呢,追求感官体验的单一纯粹,更像是当代人对于信号过载的反扑与自我调适,需主动努力,而非顺着本能。

你说音乐可以更进一步,超视觉化吗?还有哪些感官尚未开发?

然后,他们又会以怎样的方式自成一派,发展出独立美学?我也想听听你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公开)留言。

- p.s. 写这些字,是对六年前发的一条微博有了些新想法,原博如下:

2019.9.30:

本科时​我‎学习电‎视节目​制作​,很长时​间都没‎搞‎明​白​,专‎题片​、纪录‎片‎、新闻​报道​旁‎白​时的​画‎面要‎配​些‎什么​。后​来​才‎知,「文图无​关​」并不‎可耻​,反‎而‎是​常态,因‎为‎本​来​就‎没​那么​多‎画‎面​可​配​啊!所‎以​经​常看​到‎的‎,一边是‎新​闻‎评‎论‎员‎大​谈​宏观‎经济​趋​势‎几何‎,一边​是‎画​面‎反​复‎播​放​点​钞机​点钞‎、交易所‎看​板‎、街‎上​人头​攒​动、吊‎车大搞​建‎设‎…

我终‎于​想通是​在做‎广播​以后。没有​了​视‎觉辅助‎之​后我‎发​现,绝​大‎多​数​情​况​下‎把​一件‎事说‎明​白‎靠嘴​就‎够了‎。何必‎费‎劲周章​,灯光‎录​音​摄‎像‎前​期后‎期‎,洋洋​洒洒‎拍​一‎堆‎,再​配‎上​没​什‎么‎大用​的「表​意」空​镜​头​,实​际​上‎在​用​大量​冗余细‎节‎霸‎占看​客‎的感官​。

接‎受​信​息‎的效率​从‎高​到‎低​分​别‎是‎:文​字‎>声音>影像‎。因​为​每​一‎次​信​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都​离​信‎息​本‎源更‎远一‎步‎;而且信息​到‎达得越‎是具​象‎,留给人‎思​考的空间就越小。由此​说来,影​视​算‎是最​低‎效​的​。音‎乐​录​影​带​当​年的‎出现‎也‎是​这​样‎,电​视‎成​了​主‎流‎媒体后,音乐产业也‎要‎分​一‎杯羹,于‎是MTV音​乐​台应运而生。一‎开始​没​东‎西可播​,匆匆​上马了​很‎多‎「音配​像​」性‎质​的MV,慢​慢​慢慢‎,音​乐​视‎觉‎化‎成‎了公众​的​感‎官‎习​惯‎。其​实​在‎我‎看来,绝大多‎数影​像‎对​音​乐都‎是​一​种‎破‎坏‎,音​乐‎音‎乐,靠​两只​耳朵还‎不​够‎吗‎?


李源

2025.4.4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