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快車謀殺案》(2017) 觀影後感

CY
·
·
IPFS
·

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 是活躍於二十世紀的暢銷偵探小說作家,有「犯罪女王」(Queen of Crime) 的美譽。其作品膾炙人口,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和電劇,當中《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可說是最著名的一部。這齣2017年的改編電影演員陣容強勁,單憑一眾實力派型男美女已能吸引重未看過的觀眾入場。而忠實讀者自然關注他們是否演繹出喜愛角色的神髓,特別是克莉絲蒂筆下兩大名探之一--赫丘勒·白羅(Hercule Poirot) 。筆者尚未看過之前的改編作品,無法比較,但覺得Kenneth Branagh 確實演活了這位擅於盤問、洞察人心、對自己破案能力相當自豪的名探,也相信觀眾會對蓄着八字鬍的白羅會心微笑。

不過一部偵探作品的靈魂始終是其故事佈局。以下是筆者對此名作精彩佈局的一點感想,雖然肯定不是什麼獨到的見解。

(下文含重點劇透,為免破壞觀賞體驗,敬請看過原著或電影後才繼續閱讀。)


作為類型文學,偵探/推理小說(尤其本格派)的本質是一場作者向讀者提出的智力挑戰。作者精心設計一宗撲索迷離的犯罪,並透過偵探向讀者逐步披露一切解謎必要的線索。而讀者就代入偵探的角色嘗試推理破案。結局偵探(作者)總會揭曉一個令人意想不到、卻又合情合理的真相,讓讀者拍案叫絕。

(也許有觀眾會覺得,劇中偵探白羅僅憑片言隻語就能猜想出各人的涉案過去,是神奇得不合理。不過既然偵探的功能是向讀者披露謎題線索,為了令劇情在短短兩小時內推進得更明快簡潔,神探的小小「超能力」也是可以接受的。)

推理案情基本上就是要從眾多證言和線索中,找出矛盾、謊言、不合情理的行為。按常理,應該只有真兇因為要掩飾自己的罪行才會說謊,找出矛盾如同找出真兇。不過忠實讀者都知道,證詞中的謊言許多時候不過是煙幕。克莉絲蒂筆下那些捲入罪案的人物,都是平凡人--即使沒有幹下兇案,也會為了私利,或是心存歹念,或者有著不欲為人知曉的隱私,又或是保護所愛,而隱瞞事實。他們也許是無辜的,但絕不誠實。找出撒謊者,不過是破案的前菜而已。

而為了找出「那個在我們當中的兇手」,閱歷尚淺的讀者往往落入「一個兇手」的盲點,推理時往往忽略了一人以上合謀犯案、夾口供的可能性。

在《東方快車》上,聰明的讀者/觀眾會和神探白羅一起克服上述的推理盲點,逐一戳破各人的謊言,發現隱藏的犯案動機,破解犯案手法,推理出真相……然後被新的證言和線索所推翻。重新推理,一再推翻。調查明明揭露越來越多的線索,偵探和讀者卻迷失於各種各樣的推理之中。現場的證物:繡字手帕、煙斗清潔棒、被下藥的咖啡、制服的鈕扣……各自指向現場每一個人,卻又不足以指證任何人。那麼真相只有「一個」,放在眼前我們卻視而不見,因為實在太難以置信:證物、證人、指控、辯護,都是子虛烏有。沒有誠實的人,也沒有無辜的人,線索指證所有人。

當讀者/觀眾自以為擺脫了對日常事情的刻板印象,跳出框框來進行推理時,克莉絲蒂以一列東方快車來證明,我們不過是將自己放到名為「推理」的思考框架裡而已。


本文最初發表在 https://medium.com/@cy.lee/東方快車謀殺案-2017-觀影後感-8943de1a6821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CY在成為獨當一面的軟件開發者的道上迷途的程式人。興趣廣泛但學無專精,除了會寫code,偶爾也會寫寫字,射射箭。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Meetup 筆記] 反覆試探、修正的工作框架──從Cynefin Framework看Agile

[Meetup 筆記] Seven shades of Delegation 賦權的七度色階

[Meetup 筆記] 如何繪畫別人看得懂的軟件架構圖?──Simon Brown 的C4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