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今日讀訊 / 20221112
1.上月29日韓國梨泰院群眾事故,截至本月12日止,總計造成157人死亡、197人受傷,其中仍有11人在院治療。事故發生後,總統尹錫悅除指示全國進入七天哀悼期,也承諾在調查事故的過程中追究官員疏失責任,並對警察和安全管理系統進行改革。
綜合韓媒追蹤報導,梨泰院往年萬聖節活動均有龐大人潮聚集,加上又是疫情解封後的首場慶祝活動,警方預估當天會有多達10萬人聚集,卻僅派遣137名警力執行勤務。當晚事發前4小時,警方也接獲11通針對群眾事故可能發生的報案電話,卻只認定為一般申訴而未介入處置,因此終釀憾事。
由於梨泰院事件調查範疇涉及當日警方勤務狀況,警方特成立特別搜查本部,調查首爾警察廳、龍山警察署等多個機構的相關人員當天行蹤。其中涉嫌刪除事發期間報告資料、而遭立案調查的首爾龍山警察署情報科長,在本月11日被人發現輕生身亡,使外界猜測可能與梨泰院案有關。
基於事故發生當下的相關影音內容傳播迅速,在事故發生後,韓國社會大眾的心理創傷與後續反應也引起關注。韓國國立精神健康中心國家創傷中心轄下的「梨泰院事故綜合心理支援團」即接到大量求助電話,表示無法擺脫感受複雜的罪惡感。相關專家即表示,相較於2014年的世越號事件,此次向大眾展露的事發場面更多且詳盡,恐怕會對整體社會造成更廣泛且嚴重的精神衝擊與心理創傷。
1.戴雅真、陳彥鈞(2022.11.12)。「腦死士兵捐器官 梨泰院踩踏事件再增1死總數達157人」,中央社。
2.紀錦玲、盧映孜(2022.11.07)。「韓國總統為梨泰院事故道歉 承諾究責改革警務」,中央社。
3.楊明暐、林治平(2022.11.02)。「梨泰院踩踏事故疑有失職 首爾警察廳等機構遭搜查」,中央社。
4.戴雅真、楊昭彥(2022.11.01)。「梨泰院踩踏意外前4小時接獲11通報案 警方僅依『一般申訴』處理」,中央社。
5.郭中翰(2022.11.11)。「韓國龍山警署科長身亡 疑為梨泰院事件輕生」,中央社。
6.廖禹揚(2022.11.03)。「梨泰院事故蒙陰影 專家憂群眾創傷更勝世越號」,中央社。
7.廖禹揚(2022.11.06)。「在日常中遭遇悲劇 梨泰院事件自癒路漫長」,中央社。
2.烏克蘭總統Zelenskyy於今日發表演說,宣布受俄羅斯控制的赫松市(Kherson)完成收復。
赫松市是烏俄戰爭開打以來,俄羅斯唯一佔領的烏克蘭州級首府,但因無法控制烏軍的強力反攻,俄國防部長於9日下令軍隊撤離,成為繼三月底撤離基輔郊區、五月撤離烏國第二大城哈爾科夫(Kharkiv)後的第三次重大撤退行動。
1.盧映孜、曾依璇(2022.11.12)。「烏克蘭收復赫松民眾激動擁吻軍人 澤倫斯基讚歷史性一天[影]」,中央社。
2.陳正健、何宏儒(2022.11.11)。「俄稱自赫松市完成撤退 BBC:行政大樓升烏克蘭國旗[影]」,中央社。
3.林治平(2022.11.09)。「不敵烏克蘭強勁反攻 俄羅斯下令自赫松市撤軍」,中央社。
封面圖片 via BBC News。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