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福好攝淺談|好照片怎麼誕生
小時候家裡不常出遊,每當有全家旅行的計畫時,媽媽就會派我去附近相片館買感光400的底片;到目的地的全家福照,就好像是每次旅行中的儀式,紀錄著小時候的回憶。
開始接觸攝影是在工作上加入台灣佳能Canon當銷售業務時開始。
從消費機到專業單眼相機、鏡頭,每一項產品的功能、優劣都必須要如數家珍,這是一位合格業務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除了硬體,公司的新人訓也安排了軟體的攝影課,其實就是簡單的各項拍攝模式教學。
真正意識到自己喜愛攝影,應該是在義大利旅行時,拍到第一張星芒帶給我的滿足感,讓我從此走上這條不歸路。
一路走來,除了新人訓的課程算比較正式外,學習攝影的方式就是網路上摸索,直到前年去視丘上了商業攝影閃燈應用,才有機會補完攝影理論這部分。
好照片的定義
在我先前分享的閱讀筆記,閱讀筆記|攝影心法《眼如觀景窗 心是快門鍵》 裡面定義好照片的六個條件,是最符合我這些年來自己摸索的攝影經驗。
- 掌握技巧
- 作品有新意
- 能引起共鳴
- 富生命力的形式
- 作品具有深度
- 攝者有想法
除了第一項掌握技巧,可以用文字整理歸納外,其他的部分真要如@Sunline 在拍照需要學嗎?構圖是學來的嗎? 裡所說的真不太能言傳,只能個人自己體悟消化,發展自己的風格或是特色。不過在能有自己的style之前,透過模仿是個很好的學習模式。
在談論掌握技巧前有2個迷思要先說,
首先是攝影的器材設備,有人說不重要,有人說重要,其實都對,也都不對,那要看攝影的目的為何?以商業攝影為前提,設備至關重要,因為高階與低階設備所能呈現出的畫面精緻與色彩豐富度是天差地別的;就好似家中電視解析度8K與4K。在小尺寸面板上的表現,肉眼辨別不大,一但放大尺寸,8K的畫面細緻度絕對是更好的。那一般來說,除非是商業成像品質要求,掌握好照片的元素是比器材設備重要的。
再來是攝影的模式,沒有最專業的使用模式,只有最適合的使用模式。很多剛學攝影的人糾結使用M模式(Manual Mode),卻忽略應該以當下環境去考量,造成錯失好照片誕生的良機。
掌握好照片的技巧有哪些?
我歸納出最簡化的三個元素以及形成各元素的3要點
- 畫面
- 光線
- 後製調色
畫面
要乾淨
不要貪心想把所有的東西都放進來,比較好的想法是,運用減法把不重要的物件,透過角度或是構圖安排的方式去掉。
要均衡
這裡要注意的是構圖的安排,像是書本出版前內容的排版,盡量均衡對稱。
要角度
高低視角的調整,可以影響整個物件感覺的呈現與走勢。
光線
辨別
辨別拍攝環境主要光源形式,是點光源,還是面光源。
因地制宜
環境中有沒有其他可利用的光源,或是反射面。
時機
日出後的一小時與日落前的一小時左右,是拍攝的黃金時機,讓看似普通的景色展現出質感並讓畫面更有立體感。
後製調色
不失真
以還原當天實際色彩為出發點,若非特殊需求,別把夕陽調成日出。
不誇張
鮮豔雖然吸睛,但是飽和度太高,容易造成觀看者視力的疲勞。
有重點
後製的目的就是讓作品依照自己想的模樣更完整,能更符合引起共鳴的定義。
以上野人獻曝,後續會有好照片元素的細節篇章分享。
感恩各位看到這邊,附上訂閱連結,歡迎支持鼓勵,謝謝儂。
歡迎訂閱:人生沒有實習
歡迎訂閱我的圍爐:來福Life好攝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