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野洋子「無用的日子」
IPFS
原書名是「役にただない日々」(完全沒有用處的每一天)。
「役にたつ」(有用處)似乎是某種作為人的生活守則。必須是「對別人有助益的人」這件事,成為一種無形的壓力。
在脆上看到一個抱怨文:
「母親:等你結婚獨立,我身為母親的任務就完成了。
小孩:這個任務到底是誰派給她的?」
好像很有道理啊,想想「成為對別人有助益的人」,這個任務究竟是誰派給我們的?
有時候看著那些青少年的孩子,開始探索自我時,我會覺得不可思議,他們是從哪裡、用什麼方法去定位和認識自己的呢?這難道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嗎?沒有人教我們,我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或許我們其實沒有人知道怎麼做,只是假裝問題不存在,於是被忽視的問題,轉換成許許多多變調的行為表現。
我們假裝知道自己是誰,假裝這個「尋找自己」的議題早已解決。勉強用一些外在的定義拼湊自己。本來應該是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存在的空間,塞滿了從外面不知哪裡收集而來的、奇奇怪怪的垃圾。
這是你/妳,那獨一無二、珍貴的人生,是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回答這個答案的機會啊,為什麼大家都這麼不當一回事呢?
拼命想要變得有用處,被自己也不明白的什麼東西追著跑,或是用盡力氣追求,自己其實根本不是真的想要的事物,虛擲人生。
要怎麼樣過生活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這個問題,或許要在生活裡,直面過那個其實一點用都沒有的自己以後才有辦法回答。去旅行的時候,好像也拚命的想要做這個做那個,安靜不下來的自己,那麼努力生活,會不會反而錯失了生活本身。
我在想,那個被孩子抱怨的母親,一定是很認真的在當媽媽。
拼命的,努力為孩子的幸福著想,用力想為孩子再多做一點什麼。
但是在孩子成長以後,母親越來越沒有施力的空間。
如果有一天,發現自己對於別人已經毫無用處了,應該要開心才對。無事可做,越來越派不上用場,才應該是人生的終極目標。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