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靶心的箭:READr〈中國用語滲透台灣?〉專題報導的未完成
我的兩岸交流,你的文化滲透?
日前READr發布了最新的專題報導〈中國用語滲透台灣?從Dcard數據窺見年輕人網路用語趨勢〉,引發許多討論。報導以Dcard近八年、391萬筆文章資料為軸,對論壇中的用語進行大數據檢視,並佐以語彙使用者的訪問、教師及研究者的觀察,試圖對台灣的中國流行語風靡現象進行剖析。數據資料顯示,相關詞彙在2015至2016年間飆升,隨後居高不下,並以BL、追星及戲劇綜藝等討論版被使用得最為頻繁。由此可約略探知文化具體的傳播路徑,以娛樂為破口,自海峽的另一岸登陸並擴散。
報導以此叩問:「當台灣年輕人琅琅上口的字句離不開中國流行語,背後體現的是兩岸的文化交流,還是不對等的文化滲透?」在記者的敘事視角中,答案昭然若揭。
除了專題關注的問題意識本身,報導上線後在社群網站上被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是特定用詞的「身世」──諸如立馬、佛系以及奇葩等詞彙,究竟是來自中國還是日本,抑或是台灣所固有的。詞語脈絡的曲折迂迴並非問題的核心,其映照出的是對日常語彙進行審查的窒礙難行──如果無法確認、清楚定義何為「中國用語」,即無法加以過濾迴避,乃至檢查。
中國流行語檢驗所揭露的,不僅是文化的交流或滲透現象,其更反映了箇中強烈的防衛心態,以及台灣人揮之不去的不安、疑懼,甚至是自卑。身處多個帝國中心共同邊陲的台灣,無時不面對著可能的壓迫與侵略的威脅,也因此對相關事務、哪怕僅是徵候,皆抱持著高度的敏感及警覺,這似乎成為一種不得不、宿命般的必然。然而,這種條件反射式的抵抗與排拒同時也是種雙面刃,在為了確保足夠的安全感之際,可能會因此誤傷了「自己人」。
這是課題中的課題:無論是報導者或讀者,都需要不斷提醒自己、反覆確認,我們所欲關注的對象,究竟是語彙的使用者本身,抑或是用語流行背後的脈絡、結構以及衍伸而出的社會、政治影響?如果錯把焦點落在單一的個體身上,將危機意識轉化為日常生活、互動的詞彙檢驗與審查,甚至是抨擊、歧視,既無法有效因應這個形成中的「危機」,反倒可能撕裂來之不易的共同體,製造更多被滲透的破口。
在這個層面上來看,我認為這個專題報導並未完成。
READr的專題成功將中國流行語使用者的具體輪廓帶進了讀者的視野,但相關的訪問卻僅觸碰到了議題的邊緣,課題探究得不夠深入,使得報導的重心不得不落在了個別使用者他們與台灣主流相差甚遠、因此顯得怪異荒誕的想法與行為身上,並在觸發閲者的焦慮後嘎然而止。
中國流行語經由娛樂產業的輸入究竟是正常的需求供給互動結果,還是有意為之、高度動員的文化滲透,報導尚無法給予明確的論據與結論。而中國流行語現象所產生的切實的政治影響,亦為報導所忽視。當記者對流行語使用者的探問止於接觸的原因以及簡單粗略的回饋,將錯失了深入理解文化滲透效應的機會。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受訪學生是否喜愛肖戰、是否接觸中國的飯圈文化,而是這些喜愛與接觸是否潛移默化了他們的文化偏好與政治主張──肖戰的台灣粉絲如何看待肖戰粉絲集體的舉報事件、如何理解中國的舉報文化?在《陳情令》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BL情節中,是否意識到中國內容審查的箝制、如何回應?而當肖戰、王一博等演藝明星公開支持新疆棉花,是否對台灣的粉絲存在顯著的鼓舞、跟隨效應?可惜的是,報導與這些重要問題擦身而過,彷彿找不到靶心的箭。
即使是相同的文本也可能招致迥異甚至對立的詮釋與解讀。收看《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等節目也許會令台灣觀眾折服於對岸華麗的舞台、強盛的資本,甚至將誇張的音樂表達內化為自身的審美偏好,但也有可能在目睹被消失的藝人或歌詞之後,更加深化其對民主自由的擁護與堅持。
究竟台灣人具備怎樣程度的資訊識讀、獨立思考的能力,比起用字遣詞或娛樂項目的選擇,更為迫切。
除此之外,文中多數藉由受訪的教師、研究者所提出的觀點,並沒有被妥善地梳理,其論據及推論過程仍有待更細緻的還原與陳述,包括詞彙與文化底蘊之間的關係,以及語彙的使用與政權的認同之間的可能聯繫。更有甚者,中國流行語的使用如何反應了研究員所指稱、提醒的中心與邊陲、尊與卑的認知效應,僅憑報導中使用者受訪的內容來看,尚無法明確得出此種效果及結論。相關推論究竟是憑空的臆測還是未竟的預言?當疑懼的氛圍在島嶼悄然成形,報導卻未能成為讀者的明燈。
江昺崙指出,並不存在所謂「健康的語言」,語言不是統戰的工具,而是其結果。公視節目《有話好說》的社群編輯汪彥成則指出,台灣年輕人似乎有多重的面貌,既被視為天然獨世代,卻在此篇報導中成為文化滲透的破口。究竟當中的比重如何,仍有待進一步追蹤、檢視。
以上討論,希望有助於報導的讀者提出更深入的思考,彼此砥礪。願生活在島嶼的人皆能目光如炬,找到靶心,射出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