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對馬大說聲「謝謝」──把查經班變南極的一天》

千朵說
·
·
IPFS
·
ーー從一句「謝謝」開始,展開我對2000年前的祢的尋找ーー

某天,在教會的查經班上,我們讀到了《路加福音》第十章38至42節。
內容大概是這樣:

38 他們走路的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待了他。
39 她有一個妹妹名叫馬利亞,坐在主的腳前聽他的話。
40 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就近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妹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
41 主回答她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事思慮煩擾。
42 但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了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


那天,小組的領袖帶著大家討論:「馬大跟馬利亞,你支持哪一邊?
大家輪流發言,大概都是:

「馬利亞感覺比較對,但其實馬大也很重要啦,不然教會運作不起來吧。」

之類的氣氛。


至於我:

(馬大,馬大,你為許多事思慮煩擾……)

我脫口而出:

「其實直接跟馬大說聲謝謝就好了吧。」


那個語氣,大概像《新世紀福音戰士》裡碇真嗣對綾波零說:
笑一個就好了」那種半調侃、半真心的語氣。


然後,空氣凝結了。

鐺──

不是啦……三十歲的成年男子,說句謝謝不是很正常嗎?

結果,我這樣把讀經班變成南極。


可是,回到公寓,這份違和感還是揮之不去。

於是,我開始自己做了一些假設。


耶穌真的有三十歲嗎?
為什麼會這樣回應馬大?
是因為他是童貞?還是其實只是個小孩?
瑪利亞有交耶穌怎麼跟女性互動嗎?
約瑟在家有對馬利亞說過謝謝嗎?

會不會──
其實,耶穌那時候,其實只是個現在的高中生而已?


就這樣,心裡悄悄誕生了一個小小的假設:

也許,耶穌,並不是真的那麼成熟的大人。
也許,他還很年輕。


那一天,我讓場子冷掉了。
但如果沒有那個違和感,
我大概也不會想──

去重新尋找,
那個2000年前的祢。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千朵說筆者簡介: 24歲時是經濟系學生,喜歡讀神學與哲學,也偶爾在姊妹淘聚會上引用邊際效應與囚徒困境造成短暫沉默。 現在從事自由教育工作,偶爾投資,也常常思考:在市場與信仰之間,問題能不能成為一種連結? 這個專欄,是一份來自「提問太多的民」的悄悄話紀錄。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姊妹淘聚會與邊際效益的故事》

《你最近還好嗎?——來自牧師的一個友善問題》

《我只是問一下啦:神的邏輯可以量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