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我命由我」——熱血、修行與被誤讀的自由

碎身光焰 Suishen Flame
·
(修改过)
·
IPFS
·

  這是一段多年後回看自己寫過的文字,我今天重新修煉、重構它,只因那句話仍在耳邊縈繞:「我命由我不由天。」

  它來自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種怒吼,也是一種姿態。那時我質疑它是否真能承擔自由的重量,今日再看,我仍保留懷疑。

  這句話確實燃,也確實容易被喊出。它之所以受歡迎,不只因它叛逆,更因它把複雜的命運問題濃縮成一句好背好吶喊的標語。但標語不等於哲學,激情不等於自省。它像打火機,點燃我們的血液,卻點不燃一場內在的修行。

  我當時提出,這句話並非哪吒首創。早在宋代,道教南宗的張伯端便在《悟真篇》中寫下:「一顆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看似雷同,實則天差地遠。

  哪吒是在抗拒他人加諸的命運,是面對「你是魔童」這樣的宿命標籤發出吼聲;而張伯端所說的「命由我」,是一種通過內丹修煉達成的主體轉化: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是通過身心合一、出離輪回來獲得的自由。

  也就是說,一者來自憤怒,一者來自轉化。

  我並不是反對喊這句話。我也有熱血,也曾在困頓時喊出「不由天」自勉。但如今我更在意:你是在對抗他人給你的命,還是正在煉出自己的命?

  這是我重寫這段話的原因。

  我們可以喜歡哪吒,可以喜歡他的烈性、爆破感、對抗性。但若我們要在這個世界中獲得真正的「由我」,那也許不只是喊出來,更是——修出來的。

  真正的「我命由我」,不是一場語言暴動,而是一種境界——能在狂亂中保持定性,在壓迫中練出光明。

  我仍反覆思索這個問題:與其說我在反抗命,不如說,我在學著煉命。

  這兩種命運觀背後隱含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主體想像」——哪吒的我,是在父權與世俗安排下掙扎出來的斷裂之子,是破繭時刻;而道者的我,則是通過觀照、返觀內境而逐步重塑的圓滿之我,是超越時刻。前者高聲喊出「我不要這命」,後者靜靜說出「我已重鑄命」。

  而在當代語境中,「我命由我」往往被簡化為一種功利式成功學、話語短兵器。不被壓抑、不被安排、拒絕命定,固然值得喝采;但當我們用它來否定一切限制、譏諷一切命理或體系時,它反而成了另一種幻象:你似乎是自由的,其實仍在他人定義的自由模板裡焦慮。

  真正的自由,是能與自身相處而不逃避,是能在天命與我命之間,找到融合的呼吸之道。是既承認規則,也有能力轉化規則。這一點,道家的「性命雙修」給了我極大啟發:不是消滅天命,而是通過「命返歸性」,讓命成性之助力,於還虛中得自由。

  所以,下次當你想再引用「我命由我不由天」時,不妨先問問自己:你是靠燃燒情緒在喊自由,還是靠沈澱心性在練自由?

  真正的「命由我」,不是喊出來的個性,而是修出來的定性。哪吒教你反抗,而張伯端提醒你:超越,比反抗更難。而我寫這段話,不是為了否定熱血,而是想在喊聲中留下一口靜氣。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碎身光焰 Suishen Flame寫不可歸類之身,不可命名之愛。 在詞語中修行,在結構中破執。 聽微光顫響,也聽沈默說話。X 同名。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紫潛記》
3 篇作品

《紫潛記》簡介

第一章:初光·命火將熄,神影初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