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漫遊誌:關於一棵老榕的印象台北
老榕,那根如巨蟒般盤結於土壤,扇形狀延展。樹根是街道,蜿蜒曲折地鋪蓋整座城市。樹幹是由南北縱向的中山、新生、建國與復興南北路組成,而東西橫向的枝幹分別是民權、南京、忠孝、和平東西路與市民大道。衖堂小巷是枝枒與氣根,茂密的葉叢是一區區的地景。漫步於榕鬚巷弄間總有驚喜。
這座城市,如同美國作家懷特筆下的紐約,是繁華與夢想的象徵,也充滿著壓迫、喧囂與混亂。它容納最富裕與最貧窮的人們,是藝術與商業、宗教與娛樂、金融與政治的樞紐。
它既現實又詩意,既冷漠又溫柔。它是我成長的土壤,在這裡,一切衝突得以並存:傳統與創新交錯,科技與美學並行。如同一株老榕,雜揉、盤根,卻穩穩地立著。
它的雜沓不完美,卻總能給我靈感與容身之所。
以非常好色妝點生活,流轉於這座繽紛之城,是我的日常。
辣椒紅的愛——Love 是座落於101大樓信義路上的裝置藝術。LOVE 是城市的心臟,老榕的無花果。一次,因工作關係找到了這座城市的心臟,才赫然得知藝術家羅伯特因愛聞名,卻是個缺愛的人。我佇立在那四個單字組成的地標上許久,也許,這就是人們趨之若鶩卻又恐懼的矛盾,才成就了「愛」——愛是恆久、是無敵也是危險的辣椒紅。
” Love is everywhere!” 標誌散播至紐約、上海、日本等國,到處都有它的足跡,拆除了世上所有的不平等。愛,是用做的,只要有心,就能感受它。
辣椒紅區,另有最摩登的時尚與頂尖的金融科技,敦南有最美的黃金林蔭大道,也藏匿著最骯髒的巷弄街角。
香桔橙,是城市裡一抹創意蘇活的氣味,一路從華山文創、國際藝術村到 MOCA。書卷氣在人文街道間流轉,誠品 R79 靜靜潛藏。赤峰街打鐵聲的叮噹作響,老宅裡的手作與浮光書店,交織著新舊的時光。我在漢口街迷路,撞見了《十顏十色》的歐笠嵬;在武昌街的明星咖啡館,遙想周夢蝶的《理想國》,而詩生活——就在不遠的地方。中山區如靈感流動的饗宴,美術館、書店與咖啡香,補足了我生活的維他命。
稻香黃的大稻埕,昔日是茶金的貿易商港,老宅新生後的文藝復興聚落。昏黃的斜陽映照磚紅瓦牆。迪化街年貨大街,盛載著琳琅滿目的糖果蜜餞:可樂糖、牛軋糖到進口森永的法國鹽味焦糖牛奶糖,情人果乾與橄欖片等,滿足了童年繽紛的想像。
蓊鬱綠是城市的呼吸,日光漫溢於青田街兩旁謐靜的行道樹,走踏間恍如置身小歐洲的街道。沉思的謬斯是枝頭鳥語,向旅人傳遞歇腳的地方。
棉花糖藍的淡水河道,碼頭沿岸長出了朵朵白雲漂在水上。岸上有河 Book,「逛書店是一種向上運動」,以詩句釀成的生活,常是流連忘返的地方。
午夜藍是巍巍中正紀念堂的天,它是樹幹與根連結的通道。夏夜自由廣場上的人們,或坐或躺,姿態百樣,演繹著雲門《十三聲》,咒語、電音、嘶吼的混雜聲,喚醒了整座城市。一條鯉魚悠悠漫過,總統府、二二八公園、歷史博物館等古蹟建築,探尋城市的過去與未來。
紫藤花攀上了有著不老靈魂的溫羅汀。莘莘學子騎著腳踏車繞行於台灣大道上時,總讓我不住竊笑地想到愛因斯坦曾說:「人生就像騎單車。 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青春的味道是噬夢的巧克力。夢想,是開了鎖的書,紅藍交疊的筆跡拼湊成未知的遠方。道路,沉甸甸地揹著學子們的夢想。紫藤廬上的茶壺猶如老榕樹皮,持續地向外脫皮,往內生出年輪的印痕。攀上老榕樹頂,俯瞰城市的樹冠,與天神對話。
一棵老榕,歷經幾代人的栽種與呵護,枝枒四散,如記憶的蔓生。整座城市,就是我的腦細胞。這是我的靈感之城——台北。讓心情決定今天的色彩,紅橙黃、藍紫綠,每踏出一步,都是根的向前延展,旅程隨即展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