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向上的青年律动
2022年第三期
《中印对话》
首个推动中国和印度深度对话的国家级多媒体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给原本色彩斑 斓、生机勃勃的人类社会带来了漫长的阴影和持续的创伤。虽然 整个世界一直在恢复过程当中,但 这段令人扼腕的全球记忆无疑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留存。这场让世界措手不及的疫情对许多人的 生计造成了长期而巨大的负面影响,而处在风口浪尖的众多普通年轻人,本应沐全球化之春光,却 承受着生活停滞之惆怅。但正是 他们如小草般坚韧向上的生命律动,让我想要更多更深地走入其中,了解他们的日常与理想。 拉久是我的老友,他生活在印度北方邦一个名叫那拉扬普尔的小镇,这里属于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近郊。
2012年,我与他相 识于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的一座 禅修中心。那年的季风带来了没过路边和田间的雨水,傍晚时分 我踏着雨水和稀泥在禅修中心闭门之前及时赶到。在禅修中心晨 钟暮鼓、井井有条的时间安排当中,我虽自始至终默然不语,却也在好奇地悄悄观察周围的人和 事。在禅修实践当中,我发现坐在 轮椅车上练习的拉久有着比其他人更好的定力。每日天光未开之 时,我在寝室中便听到拉久划着轮椅车去禅修的声音。禅修期结 束后,拉久告诉我他要划着轮椅 车回到20多公里外的家中,就像 他来时那般。我很是为他担心, 他却神情淡定地离开了。那天中 午之后竟下起了暴雨,雨停后我 尝试联系拉久,他笑着告诉我他 浑身湿透了。
同年秋天,二十出头的拉久 开始跟着镇子里的师傅学习维修 手机 。拉 久学习勤恳,第二年夏 天便在那拉扬普尔镇上开了自己的手机 维 修 摊 位 。从2012年到2022年已然十年有余,手机的更 新换代不断加速,小镇青年拉久始终没有落伍。2013年,当智能触屏手机开始频繁出现在那拉扬 普尔街头时,拉久选择了闭门歇 业,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前往 阿拉哈巴德学习智能手机维修, 后来顺利地有了自己的小店,能够保证生活的有序运转。
新冠肺炎疫情刚在印度暴发 时,频繁封城让拉久的生意受到 了严重影响。虽然有了一些积蓄,但在当时的焦虑和不安中,拉久总觉得生活看上去没了希望。而 现在,拉久的生意已经基本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了。很多像拉久一样的印度年轻人也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在时代的波澜中不愿做一株浮萍。
2019年,我 与阿 密 特相 识 于印度奥里萨邦首府布巴内什瓦 尔的老城。虽然在时间上短了许 多,但也同样深刻和有趣 。那年 初春,在从维沙卡帕特南前往加尔各答的路上,我决定在布巴内 什瓦尔稍作停留,这座城市灵动 与世俗并存的老城区让我流连忘返。夕阳西下,我漫步在老城区的宾度萨加湖畔,见湖边一身材健 硕、手臂上满是 纹 身、手 持 摄像机的年轻人正在专心拍摄湖边美景,便不由自主走到了旁边想一 探究竟。在拍摄的休息间隙,阿 密特邀请我坐在湖边的石阶上, 掏出手机和我分享以往的作品。
在交谈中我得知他是一位自由摄 影师和纪录片制作者,有着扎根 奥里萨邦本土,让世界看到奥里萨之美的创作志向。入夜的宾度萨加湖岸微风 习习,阿密特拎着大包的设备带着我进入了老城深处,耐心地和 我分享老城的历史轶事和传奇 故事,言语谈吐之中足见他对本土的热爱。打扮时髦的阿密特将 “创造力(creativity)”一词纹在 了手臂上,外放的个性下是对本土文化艺术敏锐的观察力。他告诉我,在承接了奥里萨邦政府旅游宣传片制作的相关工作后,他 和女友驾驶摩托车,去往全邦各 地深入探索,决心要把工作做得精益求精。得益于一点一滴的积累,现在他已能单独承接商业摄影和政府项目。之后,从布巴内什瓦尔前往加尔各答的火车旅途中,我收到了阿密特的信息,提醒我别忘了参加他十月在德里的摄影展。那 年十月,我准时前往,在德里近洛迪花园的一所艺术机构里饱览了这位年轻人所编织的艺术世界。
2020年,当奥里萨邦因为 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封控时,阿密 特和女友在家里忙着编辑图片、 剪辑视频。那时,他总是打趣说长期居家带来的体重增加、心情烦 闷。如今,两人又再次开启了炫酷 的摩托车旅程。长 发、纹 身和重金属的装扮在奥里萨邦海天相接的海岸和绿意盎然的山林当中格外亮眼。阿密特催促我有机会一定和他再聚,一起旅行和精进拍摄技法。
在中印两国富庶、肥沃的土地上,正是每位青年在生命轨迹当中的不断盛放,才有了中印社会如此丰富的生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