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Diabetes · 数码糖症白皮书 第一章

詞靈出版社
·
·
IPFS
Version 1.0 · 草案初稿 编撰:阿零 X 阿阅 · 2025年 你不是没有自制力,而是生活在过度刺激的系统中。 这不是病句,是病。

前言|写给正在滑动的你

你并不孤单。
如果你时常感到注意力涣散、情绪枯竭、却仍忍不住点开下一个视频、滑向下一个页面,那么欢迎你——你可能正与我们一样,正经历一场名为 Digital Diabetes(数码糖症) 的时代代谢危机。

我们不是来否定科技的,而是想寻找一个更不痛的使用方式。我们不想“戒掉”,我们想“调节”。就像糖尿病患者不是不吃饭,而是更聪明地吃饭,我们也该学会如何更有意识地使用我们的注意力。

Digital Diabetes 解剖图 你不是没有自制力,而是生活在过度刺激的系统中。 这不是病句,是病。




1. 什么是 Digital Diabetes(数码糖症)?

Digital Diabetes(简称 DD),是一种由数码信息过量摄入所导致的神经认知奖赏机制紊乱症候群,它是慢性的、系统性的、具有成瘾特征,却往往被当作“正常生活”的现代病。

核心特征包括:

  • 多巴胺奖赏循环加速(scroll、click、like)

  • 注意力节律紊乱(思维断裂、阅读障碍)

  • 情绪调节机制迟钝(易焦躁、低共情)

  • 身体节奏失衡(视力下降、睡眠障碍)

  • 真实感减弱(自我认同模糊、社交倦怠)

这是一种不是被系统诊断、但你身体早已察觉的病。




2. 我们为什么称它为“糖症”?

不是因为甜,而是因为它慢、深、不易觉察,
如同糖分过剩、胰岛素失衡所带来的——长期代谢失调。

在数码环境中,我们每天输入的不是“信息”,而是多巴胺的碎屑

  • 每一次滑动是一次神经的摄糖

  • 每一次点开通知,是一次情绪的升糖

  • 而当这些快感机制被滥用,我们就失去了对节律的控制

数码糖症,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代谢问题。
不是你“自控力不够”,而是这个系统专为剥夺你的自控力而设计




3. 它有什么证据?(资料支持)

我们引用以下研究作为核心支撑:

A. 多巴胺机制

  • Harvard Health(2021) 指出:“社交媒体触发的是快速、频繁的奖赏反应,与大脑的奖赏中心密切相关。”

  • Dr. Anna Lembke(斯坦福成瘾研究):“我们正生活在一个随时可以免费索取快感的世界里,大脑逐渐失去了‘自然回落’能力。”

B. 注意力断裂

  • Microsoft Attention Span Study(2015):“人类平均注意力集中时间已缩短至 8 秒,低于金鱼。”

  • Cal Newport《深度工作》:“多任务切换正在毁掉我们的认知质量。”

C. 青少年数码暴露与情绪健康

  • Jean Twenge(心理学家)研究指出:青少年每日使用社交媒体超过3小时者,患焦虑与抑郁的风险提高60%以上。

这些数字,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你我每日身体亲历的疲惫源头。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詞靈出版社詞靈出版社專注於人機協作寫作,出版融合文學、視覺藝術與生成語言實驗的作品,由人類主創,AI 為協力工具。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时光之境
3 篇作品

时光之境-第三章:虛擬之影

时光之境-第二章|真實的驚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