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的悲歌,一个平庸或狡猾的政治新星

萤火两盏
·
·
IPFS

2025年一月,川普上台。在他上台的第一天就签署了多项雄心勃勃的EO。小扎也风向急转,取消平台内容审核,买起了表,戴起了金链子。世界在我看来仿佛是急转向右,但其实一切早就慢慢起了变化。于是我突然就想起之前一直有兴趣的一本书,乡下人的悲歌。

书的作者是新任的年轻的副总统万斯。在这本书里,他讲述了自己在一个hillbilly家庭如何挣扎着长大,参军,读大学,然后进入耶鲁法学院,最终走出铁锈带小镇的故事。万斯的祖父母在年轻的时候,由南方的肯塔基私奔到正在大兴工业的俄亥俄,在新的环境,通过在工厂就职,他们面子上过上了稳定相对富足的生活,但里子里,他们还是传统的美国南方家庭:易怒的父母会在商店因为店员对自己儿子无礼而大打出手,酗酒的父亲,频繁的家暴。这使得他们的子女都早早的离开了家。有的子女离开家后顺利过上了更平稳的生活,而有的,比如万斯的母亲,却陷入了新的深渊。万斯的母亲未成年怀孕,不得不放弃大学,然后不断的结婚离婚。这令万斯和他的姐姐的儿时时光始终缺乏一个稳定的爸爸的角色。更糟糕的是他的母亲后来还沾染上了毒品,情绪不稳定到曾经被警察带走,还在工作的医院偷药以至于被辞退。万幸的是万斯的祖父母收留了他,给他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支持他更努力的学习。万斯高中毕业后先去海军参军,重塑了他的性格和毅力,然后去俄亥俄州立念书,然后最终还进入了顶级的耶鲁法学院,遇到了未来的妻子也获得了法律界的入场券。

这本书让我想起Educated中Tara的经历:受过较少教育的父母,充满暴力冲突的家庭,迷茫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周围人的帮助,走出了困境,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但对比Tara比较独特的家庭环境,这本书更多的是以自己的成长背景为例,讨论了一些对于铁锈带的家庭的普遍性。万斯最后更是想试图去思考要如何改善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现有的一些政策的质疑。

我不得不承认在看书前我是带着比较高的期待的,毕竟作者是美国历史上以来前三年轻的副总统。然后读完我是有一点失望的。

首先我觉得万斯在这个书里并不够诚恳。一则是在他如何进入耶鲁的。这其实是他的“成功”故事里最大的一个跳跃,但他对于这个过程的描述及其简短与模糊。二则是他对于自己情感生活的叙述更像是塑造了一个人设。在书的末尾,他画了比较大的篇幅来描写他在和他现在的老婆的相处中如何受到自己家庭背景的影响,又如何被对方所感化而一点点进步的。但通过文中很多地方,其实是可以看出,usha并不是他的第一个女友。于是这些描述就更像是一种为了目的而精心设计的桥段。虽然作者并没有着任何笔墨描写自己的心理,但能感觉到他有自己功利与野心的那一面。在这样一个自传中,他选择隐匿来塑造一个完美无辜的向上爬的底层人。

其次是关于万斯对于铁锈带底层人民每况愈下的生存状态的思考有些太停留在表层。万斯在文中的大意是,在文化上,这些人不再以勤劳为荣,他们选择吃福利埋怨政府,而不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他认为铁锈带的孩子们最大的问题是不稳定的家庭,而这很难通过政府来改变。我不知道万斯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在做什么工作,或者是否已经有野心要进入美国政坛。但他这里的思考感觉在避重就轻。不稳定的家庭,越来越懒惰的人们,最大的归因应该是下行且没有出路的经济。虽然他在前半部分有描述middletown的最大厂的变迁,但这些在书的下半卷戛然而止,不再有任何描述与思考。而这反而是我相信大部分人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原因。

看完本书,我更倾向于相信万斯是一个标准的“政治家”:他能够给自己描摹一个令人惊讶并叹息的背景,讲述一个底层小子靠自己向上爬的故事。他一定擅长与人来往,却并没有过人的才能或观点来反思自己的成长故事。又或许,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他早早的选择了把会引起冲突的观点隐匿。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