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i薰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si薰|焦慮共存|讓別人贏

si薰
·
一個微小的用語改變,會對我們的未來產生巨大的差別,而且從書中可知,贏的關鍵,不是因為你最強大,而是因為你們的「局」最和諧。我第一次看這本書得到很啓示,言論的爭辯,贏又如何?輸又如何?都只是大家情商太低,反而造成團隊更像散沙,這不是有效溝通,讓別人贏,不代表就是讓自己輸。

今天有新同事報到,老闆中午和近期加入的同事們餐敘,同事和老闆聊起她最近很焦慮,她還說和我有聊到面對焦慮的問題,老闆笑著說,她找錯人問,我那麼樂觀,每次辦活動都玩的很瘋狂,怎麼會焦慮憂鬱。


我總是笑著說,我上下班本來就會完全不ㄧ樣,下班後的我馬上變成另一個自己,無論做什麼,ㄧ定要開心的玩,完全Fun輕鬆,像個孩子ㄧ樣,擁有赤子之心,到那兒都很享受當下的氛圍,做什麼都很投入忘我,這或許成了自己的ㄧ種感染力,我也很喜歡這樣單純的自己,笑開懷的自己,我的活力又回來了,喜歡這樣的感覺 。


用「感恩的心」去面對所有的問題,會讓自己的心,學會轉念,很多情況,內心不再要求「贏」,反而讓問題更容易解決,老闆早上總會放上ㄧ些鼓勵勵志的短文,有時看到真會有共鳴。

跟誰爭,爭贏都是輸

跟顧客爭,你贏了,顧客走了。

跟同事爭,你贏了,團隊散了。

跟家人爭,你贏了,親情沒了。

跟朋友爭,你贏了,朋友少了。

跟愛人爭,你贏了,感情淡了。

不如跟自己爭,把自己做大做強,這才是真正的贏家。



這理念跟「讓別人贏」這本書,有異曲同工之妙,自以為是的爭贏,只不是讓自己輸掉更多,得繞人處且饒人,不要得理不饒人,多些寬容大肚,少了針鋒相對,ㄧ切就會平順多了,當我們不再只用自己角度看待事情,而是把眼界提高,經常把「大家」和「我們」掛在嘴邊,我們的內心才會更傾向思考全局,顧慮到每個人是否能夠達成雙贏、多贏、共贏。


一個微小的用語改變,會對我們的未來產生巨大的差別,而且從書中可知,贏的關鍵,不是因為你最強大,而是因為你們的「局」最和諧。我第一次看這本書得到很啓示,言論的爭辯,贏又如何?輸又如何?都只是大家情商太低,反而造成團隊更像散沙,這不是有效溝通,讓別人贏,不代表就是讓自己輸。



博客來

書名:讓別人贏-在人生多重角色中,55個修練與覺察的智慧

作者:黃冠華

商業周刊出版

這本書讓自己在轉職歸零,新人期間改變自己喜歡爭辯的壞習慣,不願在言論上輸,卻讓自己的職場生存之路,更艱辛,焦慮感在工作中,總是不經意來報到,找尋適合自己的方法來釋放壓力,當壓力減緩時,焦慮感就會跟著減緩,許多時候,個人的執念會讓自己更容易陷入焦慮,聽不見別人的聲音。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