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1、2个人的公司,如何做到年利润100万以上?
大家好,我是林安。
前几天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一个公司只有两三个人,每年利润会有100万以上,这些公司都是做什么的?什么模式?”
本来以为这个问题轮不到我来回答,但回忆了一下我自由职业以后采访的形形色色的人,意外地发现其中年薪过百万的还真不在少数,而且他们都符合“只有一两个人规模”的这种设定。
所以就整理了一下这些人的案例,为了方便阅读,我将他们做了一个分类,也算是自己对“小规模、高盈利”商业模式的一种思考学习。
顺便分享给大家~
一、资源人脉型
在我采访过的人中,有2个从公司辞职后做到年入百万以上的,他们中有的人是连工作室都没有的自由职业者/斜杠“中年”,有的和朋友一起合伙注册了公司,但总的来说,规模都不超过3个人。
先说第一个人吧:
1.邰晓明
我第一家公司的部门总经理,在广告公关行业做了12年,离职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年薪百万、在北京有房产的人了。
属于既有原始资本积累,又有资源人脉的人。
他在35岁那年迎来了职业天花板,也就是很多人所谓的“中年危机”:
部门业绩开始放缓,个人成长出现停滞,家里发生意外变故,感情生活也并不顺利。
所有压力之下他曾一度抑郁到想自杀。
焦虑了大概2-3年后,2017年,他和太太决定生孩子,但觉得北京的环境太糟糕,于是辞职卖了北京的房子,一起搬到了加拿大。
从此开启了加拿大房屋改造+私人定制旅游+加拿大鹅羽绒服代购的“斜杠生涯”。
除此之外,他还会利用国内外的人脉资源做一些资源对接的工作,年收入不仅破百万,还比上一份工作翻了几倍。
大概说一下他的几块收入来源:
1.加拿大房屋改造:
之所以会去加拿大,是因为他太太的家人在2000年就全家移民了加拿大,在那里有一定的基础。
2012-2017年间,邰晓明和太太去了很多次加拿大,调研在当地可以做的事情,最后确定了房地产投资,也就是旧房改造再出售。
以比较低的价格买入一栋陈旧的房子,经过翻新改造后,再以比较高的价格卖出。
举个例子,2016年,邰晓明花140万加币在温哥华买了一栋旧宅,花1-2年时间推倒重建再销售,最终以264万加币的价格卖出,净利润20万加币。
去年采访他的时候,他手上还有3-4处投资的旧房仍在改造之中。
2.私人订制旅游:
2018年是中国和加拿大的旅游年,随着去加拿大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邰晓明想到了一个赚钱的项目“地接司导”。
客源主要来自他的朋友圈和自媒体账号,提供的服务是:开车接送,定制路线陪玩,有时也提供住宿、移民、生子、投资置业咨询等增值服务。
邰晓明和去加拿大旅游的客人
每位客人一天的收费是500-600加币,在旅游旺季,基本上每个月都能接个几单。
3.加拿大鹅羽绒服代购:
加拿大鹅羽绒服有阵子在国内很火,那时有很多朋友问晓明能不能代购,嗅到商机后,他开始在冬天专门代购加拿大鹅羽绒服。
客源基本来自朋友圈,一个冬天卖了100多件羽绒服,赚了20万左右人民币。
给你们看一下加拿大鹅羽绒服的价格,国内官网是这样的:
加拿大鹅羽绒服价格一般都在5000~1万元左右,号称 “御寒神器”,也号称是这世界上最温暖的羽绒服, 可御寒零下 30 度的气候。
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卖这么贵的原因。
在这里多说一句:我知道有些朋友也在朋友圈代购加拿大鹅,却因为太贵卖不出去几件,为什么晓明可以卖出去那么多?
答案是朋友圈里的人群不一样。
晓明之前在国内的职场身份是上市公关公司的部门总经理,接触的人群消费能力自然都不低。
所以他的盈利模式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可借鉴性不高,因为大部分人没有这样的起点和原始资本、人脉的积累。
大家吸取对自己有用的部分,看看就好哈。
2.杨芊
前互联网大厂体育频道主编,现体育自媒体创始人,经营业务除了自媒体公司外,还有部分体育广告的资源对接。
辞职全职做自媒体前,杨芊已经在体育媒体这个垂直领域工作了8年多,积累了很多这个领域的人脉和资源,比如一些体育明星和球员的代理广告,一些体育品牌的甲方资源。
辞职后,他决定和一个认识多年的自由撰稿人一起做一个体育类的自媒体新号。
正巧那时撰稿人朋友服务的公众号要停更了,在那个号的最后一篇文章里,他们告诉读者:
“再见了朋友们,如果以后还想看我们的文章,就来我们的新号xxx吧。”
于是,他们的新号有了第一批几万粉丝,只花了2天时间。
此后,杨芊和撰稿人朋友的分工很明确,擅长资源对接的杨芊负责商务和销售的部分,撰稿人朋友负责写内容。
就这样合作了4个月,他们的公众号进入了行业前十,辞职后三个月的公众号利润就有50万,主要来自广告。
加上杨芊还为其他体育品牌和赛事做服务,所以离职后的三个月,一家2个人的体育自媒体公司,利润差不多100万。
这是2017年的事情了,今年他们公众号的体量又增长了很多,而且他们在文章之外还新增了视频,现在的年利润应该有几百万了吧。
给大家总结一下:同样是做自媒体,为什么人家的自媒体说起来就起来,说赚钱就赚钱?
首先很关键的一点:杨芊在起步阶段就有渠道资源免费引流,省去了公众号的冷启动、积累原始粉丝这一步。
第二,他们的内容足够垂直,目标用户明确且内容持续输出能力很强。
不论是杨芊还是他的合伙撰稿人,都在体育领域拥有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杨芊积累了足够多的资源和人脉,撰稿人积累了足够强的选题和输出内容的能力。
在和杨芊合伙做自媒体以前,那位撰稿人一直在给一些体育媒体平台按照千字80元的收费供稿,说实话这个收费在行业内很低,但撰稿人也坚持写了很多年,只因为喜欢写。
撰稿人的这种坚持,也体现在了杨芊的自媒体账号能够保持高质量日更上。
所以人家的成功总结起来很简单:原始资源+人脉积累+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的能力。
但这三点,要做好哪一点,都需要多年经验的积累,都不容易。
当然,找到能力互补、性格合拍的合伙人也很关键,但这点就可遇不可求了。
二、时间人力型
1.马华兴
前通信国企研究总监,30岁辞职创业转型互联网,没赚到什么钱、公司发展得也并不如意后,退出公司开始做独立职业咨询师,是畅销书作者古典的公司“新精英”网站上比较早入驻的咨询师之一。
在此期间,他还出版过几本职场发展类书籍。这些都是他过往经历的背书,为他接下去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一般情况下,一名职业咨询师做一次咨询价格在500-2000元左右。
如果只做咨询,他们的年薪大概在十几万,但咨询师一般还会出去做培训,这是另外一笔比较大的收入来源之一,做得比较好的职业咨询师,年薪40-50万不是问题。
但想要进入这一行门槛却比较高。
不仅需要一个很好的过往背景背书,比如知名外企或国企的管理层职级、人力资源总监或知名高校的老师、某一行业的专家等,还要擅长与人沟通且喜欢与人聊天。
马华兴过往的职业经历,都正好符合这些标准,而且他在国企时积攒了很多与客户沟通、对外宣讲的经验,也喜欢与人聊天,表达欲旺盛。
他先系统学习了职业咨询的所有知识,然后从企业培训做起,先后去一些企业或高校做职业规划的理念、知识、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2018年,马华兴在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邀请下,给他们的企业管理者进行了半年多的职业发展咨询和培训服务。
2019年,他发现越来越多企业对管理者的培训需求增强,于是与另一名职业咨询师合作开了一个“职业发展管理师”的线下认证班,帮助那些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管理和培训员工的职业发展。
不到一年时间,这个认证班就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了六期,盈利100万左右。
和前面那两位资源型的比起来,马华兴这100多万的盈利赚得并不容易,本质上还是在卖时间。
不同的是,他利用过往的种种经历和认证为自己背书,比如出书、积累咨询案例、去知名企业做宣讲等等,从单纯地赚C端一对一的钱,扩展到了赚B端一对多的钱。
不仅提高了自己单位时间内的收入,还增加了自己在行业内的名气和讲师地位。
最终做到了在付出同样时间的情况下,得到更高的收入。
2.方文
同样是做培训卖时间赚钱,方文的经历就比较曲折了。
方文是一个在上海教小学生写字的书法老师,在年入百万之前,他有过长达7年无业的“啃老”经历。
从小,他就在书法上得过不少奖,一直以优等生的形象出现在学校邻里间。
但是大学毕业成为一名美术老师后,他不到一年就选择了辞职,进入了当时收入更高,却已经开始有倒闭潮倾向的广告行业。
进入广告业的几年时间里,方文开始了不断被裁员、找工作、失业的循环中。
最后他把赌注都放在了中国股市上,到2007年股市的泡沫破裂,方文见证了6214点的暴跌,家里的24万被他炒成了6万。此后,就是他长达7年的“啃老时光”。
七年后,他的孩子都已经上幼儿园了,出于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被老师问“你的爸爸做什么工作?”时,出现“我的爸爸没有工作”这样的答案,他才开始捡起小时候写书法的爱好,尝试开班教一些住在家附近的小学生写硬笔字。
最开始,他从亲戚家的小孩教起。
后来由于在一个网上的写字论坛里发表了一篇分享自己多年书法学习经验的帖子,被吧主设置为了“置顶精华帖”,开始有源源不断的家长加他QQ咨询书法的事,因此转化了第一笔比较大的订单,教10个幼儿园的孩子写字。
那之后,他的写字课从家里搬到了外面租下的教室,学生也在家长们一传一的口碑传播中不断变多。
比较幸运的是,方文的口碑在家长间传播的时间段,正巧是微信朋友圈刚刚盛行的时间,互联网的杠杆传播帮助他积累了足够多的客源。
他现在周一到周末的课都是排满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几百个学生在排队等着上他的课。
在他之前,他身边努力奋斗了十年的钢琴老师,年收入也才30-40万,而他只花了3-4年的时间就年薪百万了。
当然,他的写字课效果足够好是一个前提。
可能有人好奇一个传统的写字班老师,怎么可能做到年薪百万?
我算过他的收入:按照一个班20个学生算,一周开15个班,每名学生一个月300元教学费,月收入就有10万了,这样一年就有120万流水。
方文现在没有注册公司,也没有员工,因此没有公司税务方面的费用,也没有人力成本,唯一的成本是租用的教室场地和打印教材的费用。哪怕扣除这些费用,一年100万也绰绰有余。
其实他现在还是家教形式,唯一的风险在于可能会被人举报被查,所以将来他还是会注册一家公司,以公司的名义运营这个写字班。
方文为什么能做成今天这样,其实还有很多细节,单篇文章的字数有限我就不展开了,感兴趣的可以在文末找到完整版文章链接看一看。
从他身上,我学到的是:
1.靠技能赚钱,还是要在垂直领域有高于大多数同行水平的一技之长
2.一对多的线下培训行业依旧是赚钱的,只要你有办法吸引到足够多的客源
3.无论是创业还是推广,时机很重要。哪怕现在有人用同样的方式复制方文的培训班模式,大概率也做不到他那样成功。
因为微信朋友圈刚刚盛行的时期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再有。
三、流量型
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2019年什么平台的流量最可观。
没错,就是——抖音短视频。
去年,我采访了不少粉丝百万级别的抖音达人,这些人中的很多人都是普通人,只因为乘上了短视频的快车,在1-2内做到了流量快速变现,从而实现年收入破百万。
抖音短视频最常见的变现方式有2种:
1.电商导流:
这种适合那些有自己的淘宝店和抖音商店的人,多拍一些和自己的店铺产品相关性高的视频,从而进行导流。如果你的粉丝数量和粘性都不错,导流效果是很可观的。
举个例子:之前采访过的一对在江苏连云港卖海鲜的90后兄妹。2018年底兄妹俩辞去了大城市的工作回乡创业拍短视频,哥哥当摄影师,妹妹出镜当模特。
他们的视频内容也很单一,几乎全是妹妹在海边吃海鲜的片段,有些甚至是卖海鲜产品的硬广。
但是他们设立了固定的人设和人物形象,视频风格也偏夸张,很容易在视频流中快速给人留下印象,很快就吸引了一批粉丝的关注。
海鲜货源也不愁,因为他们的爸爸一直在家乡做线下海鲜批发的生意,可以为他们筛选货源,所以他们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卖出一些海鲜产品。
再加上连云港已经形成了海鲜产业链,包装和物流都很便宜,这些加在一起可以省很多钱。因此他们的海鲜即使价格很低(99元海鲜大礼包),他们也仍有利润空间。
平时,抖音给他们带去的日均流水有10万,如果有一支视频上了热门,后台就会爆单,那就是几百上千万的流量,可能会接到几千个订单,一天的流水可能就有上百万,平均每月的流水额可以破300万。
现在,兄妹两人在家乡合伙开了公司,爸爸帮他们选货。其余员工都是在老家找的大学生和一些无业村民,以兼职的形式帮他们打包发货。
2.广告:
在短视频里植入某些产品的广告,也是抖音里比较常见的变现方式之一。
广告植入有一部分按照导流结果进行分销,一般一些淘宝小品牌和微商多使用这种方式。
我之前采访过一个做搞笑动画的抖音达人,就是靠这种方式获取收入的。
他以一家三口的形象为漫画主角,创造了一系列搞笑段子,以此为基础吸引了1000多万粉丝,然后再通过在漫画里植入一些产品的形式,进行导流获取收入。
还有一种是创意广告的软植入,按照一支视频多少钱的价格买断。一般比较有钱的大品牌会使用这种方式。
我之前采访过一个舞蹈领域的抖音达人杨豆豆,她接广告是按照一个粉丝2分钱来算的(抖音接广告好像普遍这个价格),她有300多万粉丝,也就是接一条视频广告6万多。
我听说去年她用在抖音接广告赚的钱,在沈阳买了一套房。
当然靠流量赚钱不止抖音这一个平台,现在只要是一些高流量、开放型平台,粉丝积累到一定量级,基本都有流量和粉丝变现的商业模式。
目前我知道的变现比较快的几个平台:微博、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属于封闭平台,对新人不太友好)。
现在大多数广告主还是比较愿意在这些平台花钱投广告的。
其实知乎也算开放型、大流量平台,不过个人感觉在帮助平台大号变现这块,知乎还需努力。
总的来说,想纯靠自媒体流量做到年入百万还是挺难的。
最难的是对目标受众喜好度的超强感知力(知道网友们喜欢看什么,什么样的内容能火),以及熬过无人问津的起步期,面对惨淡数据也能坚持下去的毅力。
前几天看到有人感慨李佳琦刚开始做直播时,直播间很长一段时间无人问津,互动区里都是小助理在刷留言、炒气氛。
突然就觉得没有一个“流量级网红”的成长之路是不坎坷的。大家太容易看见一个人努力的结果,而忽视他努力的过程了。
其实我采访过的这几个人,大家能做到年入百万,背后都有一个没提到的共通点:
在自己擅长和热爱的垂直领域坚持输出。
看一看你身边有多少人能在不赚钱的垂直领域上坚持至少一年吧,这个才是最难的。
最后我想说,分享这些不是为了让大家都去复制别人的“成功之路”,就像我前几天在网上说的:
新的一年,不管大家的目标是赚多少钱,希望都能在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上持续努力。
加油~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会客厅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个不上班的人」,持续调研跟踪自由职业、数字游民、远程办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众号/小红书/b站:林安的会客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