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閲讀這些書對你有什麽意義?

有些朋友看著我每個月都買書,房間也堆滿書,時常問我問題就那幾個;[你買了那麽多書,看的完嗎?]、[看了那麽多書,有學到什麽嗎?]、[閲讀這些書籍對你有意義嗎?]、[這些書能改變你的生活嗎?]、[一直買書。你看的完嗎?沒看完不就浪費嗎?]
以前面對這些問題,我會極力的說,吸收一些人生經驗、寫作技巧啊,幫我度過一些難關什麽的。
但現在我的統一回答就是,“買書看書就是一個嗜好,一個打發時間的嗜好。”
就跟喜歡追劇、看電影、聼音樂、打電動、打球運動等,閲讀就是一個很平常不過的嗜好之一。
除了讀課本、工具書、旅游攻略、食譜等這類書籍,因當下需要而對我們有幫忙外,很多書籍,比如閲讀推理小説、懸疑小説、言情小説、旅游文學、鷄湯書籍等,在閲讀的當下就是當著消遣時光,可能會讀到一些章節的時候,會共情一會兒,但很多時候是沒有什麽感覺的,不過它會有後續的影響。
就如中國著名的律師羅翔説過;[讀書就像吃飯,吃下去時沒有發麽感覺,但是每一口都會化作養分支撐著你的身體。]
閲讀書籍當下並沒有給我很多的收穫或者收入,除非我去當一名讀書博主,出了名有很大的粉絲量,才能吃到紅利。但卻還是不知不覺的改變我的習慣,比如讓我覺得自己也能寫作,寫文章會比較有邏輯性,比較能將腦裏的一些想法化爲文字。
而在看許多文字、文章及書籍后,潛移默化的吸收一些東西,接納自己。
但也不要覺得看了一本成功人士的傳記、一本鷄湯書籍就覺得自己能複製他人的成功或者被療愈,對我來説那是不可能的。
如何讀書最好呢,我也不懂。中國著名作家余華說過:[我們不要去都一些沒法粘貼(複製)的成功書,假如你要是讀了一堆成功學方面的書,你又不能粘貼的話,那麽就不是你讀過的書,也不是你走過的路了,走上社會后的一些人,可能某種焦慮,他就想讀一些能夠讓自己找到出路的一些書,其實那些書往往沒有出路的,或者是寫書的那個人他出去了,讀那些書的那個人,你出不去了,所以很多書是對一個人有用,對大部分人沒用。其實我的經驗是,盡量去讀一些看起來沒用的書,比如一些哲學類的書、一些文學、藝術類的書,看一些好的電影、聼一些好的音樂,沒有實用價值的,但慢慢慢慢的會改變你,它會塑造你,然後在你面對某一個事物的態度也會發生變化,你在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你也會發生變化,你可能會做出一個對自己更合適的一個選擇。]
而買書不一定要看完,我有在2020年買的書籍,到現在還沒有讀,目前手上有超過60本最近幾年買的紙質書籍還沒有閲讀,在加上電子書,應該有近150本還沒閲讀。
買書是爲了讓自己心情愉快,買了並擁有自己想要的書籍,會很開心的,偶爾看看摸摸這些書的封面,會很滿足,有療愈的成分在,那就足夠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