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第一天:關於孤獨
如果孤獨有等級,那最深刻那一級,對我來說,是接近午夜時分,一個人拖著行李,在一個完全不認識的城市。身邊沒有認識的人,就連想問個「這裡可以坐嗎?」都害怕說不出口。那種時候,連「自己是誰」都有點說不清了。
這種孤獨,不是因為身邊沒人,而是即使有人,可以感覺到他們也聽不懂你、也看不見你。 那種感覺,不是難過,也不是真的覺得傷感,而是空掉的感覺,像腦子被按了暫停鍵,身體還在,心卻不知道飄去哪。
至於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看電影,那都只是「有點孤單」的等級。有時候這個年紀裡,需要那種「有點孤單」的moment。我甚至開始想要學習「獨旅」,雖然那也是一種習慣的過程。
真正的孤獨,是你離開了語言、離開了熟悉的日常,甚至離開了被人需要的那種感覺,只剩下你自己,要對自己證明你還活著。
我記得1994年,那年我二十出頭,第一次在波士頓。旅館是臨時找的,一間冷冷清清的小房間。我坐在床上,什麼也沒做,只覺得那晚特別難熬,像身體有一種想被觸碰、想被抱住的渴望。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個晚上。後來我才明白,那叫「想被取暖的孤寂」。
現在這個年紀,有時候我反而需要一點孤獨,但只要想到「孤獨」這個詞,最先浮現腦海的,還是波士頓那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