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Steem的误会
4月,是Steem4周年,也是SteemCn新手村2周年的日子,村长举办线上征文活动,让大家谈谈Steem往事。
正巧,我前些日子刚写过一篇《steem往事》,从慕名而来,失望而去,到好奇回归,这个心路历程,倒像是为这次主题征文定制似的。
我和Steem也就这点寡淡的交集,也不会写程序开发什么Dapp,参与这个征文,怕是太水了。
不过,Steeman的自我修养第一条①说,“参与是最大的美德”。不管了,为了共贺社区周年庆,我就厚着脸皮水一篇,写写我对Steem的误会。
误会一:steemit是去中心化平台
回归steem,刚好目睹了可能是steem历史上最大的变局,steem社区因为权力和利益之争而分家,一拨人用硬分叉的方法,催生了一条叫Hive的新链,很多持有SP的用户,在这条凭空复制的链上,被空投了一份“价值”甚至超过原始资产的厚礼,而另一部分不支持分裂的用户,则被列入了空投的排除名单。这条新链降生后,得到了超出了很多人预期的拥趸、祝福和咒诅。
在这个过程中,我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Steem政变》,还有一篇《Hive的去中心化是最大的笑话》,惊诧于区块链江湖的权力和资本游戏,也为自己曾经信仰的区块链去中心化治理体系,在利益面前如此不堪一击而伤感。
事后想来,也为自己的幼稚而晒笑。Steem的确是一条去中心化的链,但是steemit,以及许许多多基于此构建的Dapp,本质上仍是中心化权力体系下的产物,只是一个有一点区块链基因的博客平台和内容社区,它们和传统的博客并无本质的不同,把它们想象成去中心化的平台,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误解。
Hive是中心化的,他们可以拉黑“敌对”账号,不予空投,同样,Steemit也是中心化,针锋相对的,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Steemit已经完成了一次软分叉,目的就是冻结Hive主要发起人的steem资产。江湖恩怨,江湖决。
在这个过程,最让我感动的是,steemCN新手村在这场变局中的表现。
Steem分叉后,中文区几位大佬拉了个节点cn-witnesses,想要竞选Steem的TOP20见证人,在社区争取大家投票的时候,cn-witnesses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理念、价值观和抱负阐述,还做出了很具体的承诺,其中有一条:
当见证人身份要做「重大决策」时,cn-witnesses会发起所有华人博主「一人一票投票方式」作决定 (不接受小号投票)
“重大决策”很快到来。Steem要软分叉冻结Hive发起人的账号,cn-witnesses怎么投票?几位主事者通过中文社区,发起群内匿名民主投票,征求所有人的意见。很多人显然还没有准备好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力,或放弃,或声称让发起人代表,米高反复提醒大家,独立思考,独立表决,甚至提示大家不要將投票意向公佈出來,以免影响别人的判断。这种认真、严谨的态度让人感佩。这是一帮真正遵循内心价值做事的人。
误会二:Steemit是内容平台
米高最近向新人介绍Steem时,喜欢拿我据例子。他说我是,“对steem最破三观的人”。
米高也许是对的。最近一段时间在steemit上的写作经历,特别是加入SteemCN新手村后,和大家的一些交流,让我对Steem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认知。
我最初对steem产生兴趣,就是因为当时的宣传说,这是一个依靠区块链的价值网络,实现内容激励的平台。
我的本职工作在一家传统报业集团的网络媒体部门,这几年,所有的媒体人都在寻找媒体转型的出路,和大家一样,我也常常为自己所在行业的未来担忧,努力思考并寻找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2018年的时候,因为比特币的疯涨,区块链成为解决很多问题的良药,“区块链+”是当时的时尚。在那种背景下,我很自然的把关注的焦点转到了区块链,steem作为第一个内容区块链项目,Steemit更是运营得风生水起,让我对利用区块链改造传统媒体,构建基于内容激励的媒体价值闭环,这样一个设想,报以无限的憧憬。我当时在朋友圈里这样期许:
steemit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通过虚拟货币实现激励的社交写作平台,目前steemit中文社区有很多技术大牛,沟通很好,文章质量也不差,有博客时代那种淳朴的气质。steemit最大的特地就是写文章赚取稿费完全基于区块链透明运作,很多文章动辄有几百美元的收益,我感觉博客的春天又要回来了。
而传统的老牌社区天涯论坛也在考虑区块链化,推出“天涯钻”,自称为“全球原创内容与知识分享平台”而打造。用户使用“天涯钻”可以为帖子“冲榜”,即花钱买钻来为帖子进行版块内置顶,影响内容的排序,和Steemit的逻辑并无二致。
但是,进入steemit的体验,令我困惑,在steemit写作,不管使出多大的劲,始终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收入。
我在Steemit上的文章,基本上都如石沉大海。“动辄有几百美元的收益”那只是别人的传说,和我没一毛钱关系。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就是这个意思。
Steemit并不追求天下大同,它的规则是鼓励“阶级”差别的,从“小鱼”,到“海豚”,到“大鲸”,施行的是一种有差异的民主,各个层级,权力差异巨大,虽然人人都可“点赞”,但是你的赞不同于别人的赞,你的赞可能是0收益,而“大鲸”的一个赞则可以有数美元之多,一切只凭你手中有多少SP说话。
这样的“内容激励模式”真的适合传统媒体吗?我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经历持续的失望后,终于有一天,我失去了耐心,没有再继续更新我的Steemit账号。
这次回归Steemit后,通过和米高等人的交流,我突然明白,说Steemit是一个内容平台,可能就是个美丽的误会。
表面看,Steemit的设计逻辑,是可以通过价值激励,鼓励作者创作优质内容,获得读者的点赞,而获得价值,而读者也可以通过点赞,也即所谓的“策展”获得回报,从而挖掘出有价值的内容。形成良性循环。
但是,BM在设计Steemit这套复杂而严密的激励规则的时候,恰恰没有考虑最重要的变量,人性。
人性天然会寻找利益最大路径,而不是系统最优路径。在Steemit这个体系中,显然,抱团互赞的成本收益比要远大于写一篇优质文章。同理,买赞就会存在利益空间。这样一路演化下去,Steemit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玩法,买赞,跟赞,代理,租赁,搬砖,灌水,而唯独没有演化出通过价值激励生产优质内容,形成内容生态的局面。
所以,米高说,“用steem,要放下內容平台的觀念。Steem不止是內容平台,標籤也不只是標籤,是用來啟動一些「東西」的按鈕。”这是一个很多外人很难发现的洞见。
那么,为什么要在steemit上写作?
Steemit不是一个单纯的内容平台,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投资平台。
和传统内容平台的区别是,我们需要通过投入金钱购买SP,或者投入时间,运营个人IP,才有可能在这个平台获得可预期的稳定回报。
和常规的投资平台的区别是,我们除了投入金钱,持有它的股份(SP),获得回报外,还需要投入时间,运营自己的社交网络,使自己成为一个可信赖的节点,获得外部持续友好的协作,才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是一个社交化的投资平台。
所以,Steemit本质上是一个以内容输出为载体的投资社交平台。
在这个平台写作,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内容,金钱,还要协作、信任和友谊。
在Steemit写作,不要有过高的期待,期望一夜暴富,期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大。你大可把它当作你的日常,一个博客,一个朋友互动的社区,你的每一次输出,虽然不能为你带来可观的财富,但会为你极累社交货币。
一起见证历史。
本文为“新手村两周年纪念 X 全球社区庆祝Steem四周年活动”而作,也邀请你参加这个活动。
注①:我杜撰的,不要信。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