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 | 理想人生的定義
大概是臺灣家庭的傳統教育,如果問我怎樣算是理想人生?第一個想到的念頭是當老師、醫生、律師、會計師,有一個體面的工作,賺到很多錢,結婚、生子,家庭和諧,頤養天年?
我知道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只是習慣依照社會價值觀,思考該怎麼得到一個社會認同的標準答案。但如果今天是問我對理想人生的定義,我還真說不出個所以然,於是我做了一件事:
「請用約50字描述理想人生」
「理想人生是健康的身體、充實的心靈、穩定的財務,能與摯愛的人共享時光,追求熱愛的事物,同時在困難中持續成長,留下有意義的影響,並在平凡中找到幸福的力量。」
這是我問ChatGPT得到的答案,跟我以為的答案,非常不一樣。
原來我以為的臺灣社會價值觀,不是標準答案?原來大家認同的理想人生是這樣的嗎?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呢?
我還不確定我喜不喜歡我現在的工作,但我想要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想要探索這個世界發生的人事物,為什麼會發生?為什麼大家會這麼想?能不能找到一個大家都滿意的最佳解?想要持續做自己喜歡的事,近期最快樂、最有成就感的是打排球,還想花時間練習攝影以及心理學的知識;最後,找到一個我愛的、也愛我的人,讓我安心的人,可以盡情分享日常瑣事,願意傾聽我的感受,願意直接表達她的想法、願意溝通,願意和我一起生活。